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文化馆

富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2-03-16 09:14
单位名称 富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管理,业余文艺创作组织,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大众科普资料编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相关文化产业经营。
住所 富县文化楼3楼
法定代表人 徐传荣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文体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3万元 58.6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以来,我馆在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和大力支持下,全面抓好免费开放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群众辅导和培训工作,着力抓好非遗申报和保护工作,各项业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免费开放工作常态化开展一是积极举办寒暑假艺术培训班。元月份免费开办了少儿书法,声乐、舞蹈培训班各一期,共培训学员80余人。二是利用署期举办少儿培训班5期其中音乐班2个、舞蹈班2个班,书法班1个,培训学员120人。指派业务人员深入到乡镇、社区、广场,对群众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进行辅导。三是全面做到服务免费、场地免费。通过电话预约,微信平台预约等形式,将文化馆现有的文化活动阵、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多功能厅和非遗展室免费向群众开放。对来馆活动的文艺团免费进行业务指导,免费提供音响设备和饮用水,方便了群众提高服务质量。抓好春节文化活动搞好春联义写活动。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推动文化发展。使群众过一个祥和喜庆的春节,我馆于春节前定开展一次“送春联、送万福、进万家”的活动,组织书法爱好者书写对联2万多幅字,书写“福”字5万多个,免费送进群众手中,以促进了我县书法艺术发展,营造祥和喜庆的春节氛围。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活动。组织开展了剪纸、黑陶、薰画作品线上展,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县民间艺人鲁跃芳老师的熏画作品受到了关注和好评。三、组织各项文化活动1、线上参加延安市第七届业务干部技能大赛活动的作品获奖较多。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在抗击疫情工作中,我馆积极组织业务人员参加了延安艺术中心线上举办第七届延安市群文系统业务干部(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技能大赛,取得了丰硕的成绩。3月份市艺术中心为我馆颁发了荣誉证书。我馆选送美术作品荣获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辅导奖1个。舞蹈作品荣获三等奖3个、优秀辅导奖1个、优秀创作奖1个。此次大赛作品的获奖,大大提高了基层群众文艺创作的积极性,为繁荣我县群众文艺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体现出了文化馆较强的文艺创作能力和专业素质。2、开展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县群众文化活动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根据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通知精神,于4月份至9月份在全县开展文化惠民文艺演出。共计8和乡镇,演出每个乡镇共计64场。3、是组织参加第五届延安市广场舞大赛活动,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带动我县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我馆组织参加延安市第五届广场舞大赛活动,并获得三等奖。4、参加“庆祝建党100周年-延安市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活动。征集作品50多幅分别参加全市民间艺术展和书法、摄影、美术展。5、5月23日,第二届延安市农民工诗歌朗诵大赛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剧院隆重举行,全市共十九个代表队参加本次比赛。我馆选送的由何伟朗诵的《相信未来》获表演类一等奖,由徐莉、段绪等朗诵的《百年辉煌》获表演类二等奖,富县文化馆荣获优秀组织奖。6、2021年暑期,我们面向社会,成功举办了少儿艺术免费培训班,开设了少儿舞蹈21个、少儿合唱乐班2个老师由本单位业务干部承担。共培训学员80人次,授课60多节,举办了结业典礼,总结培训工作经验,并对20名优秀学员进行了表彰奖励。我馆积极安排措施、统筹安排,确保培训班有效运转,使这次培训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和广大群众的好评。我们对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奖励,培训期虽短,我们取得了圆满成功。学党史专题演出活动演出2021年6月23日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化馆组织策划了一台以党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晚会在城区巡回演出5场,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热烈欢迎。8、2021年创作作品有歌曲《蒲公英》、《爱我新鄜州》,《陕北女子一朵花》、小品《请老师》、小戏《撞破婚》等作品。四、加强非遗保护工作1、开展第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普查工作。4月份对全县各乡镇、街道办及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对传承人选进行登记、完善资料信息、了解个人传承情况,并将具有代表性、成绩较为突出的初步确定为县级非遗传承人选。对全县各乡镇、社区、街道办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召开了非遗保护及传承座谈会,进一步深入调研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现状及今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措施。本次普查共走访群众300余人,录制民间老艺人珍贵影像资料5段。通过走访群众、个人申报、组织推荐、专家委员会评审,拟报富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6人,并从县级非遗项目中筛选出“秦直古酒”、“摆路鼓”等作为今年的市级非遗申报项目。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2、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每个孩子提供更好、更有意义的成长平台,分别于城关学习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我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薰画、霸王鞭、黑陶、泥塑等项目纳入学生课外学习中来,以增强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王志刚,为学生带来泥塑的特色课程深受群众欢迎。王志刚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泥塑的发展史,使学生们了解到富县泥塑的历史、现状和价值,从而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魅力。 通过王志刚老师的现场讲解、示范、操作,使学生们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让非遗更加接近生活。最后.3、今年的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富县非遗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实现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6月11日上午,由富县文化馆组织举办的“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非遗宣传活动在沙梁富瑞步行街举行,富县文化馆在沙梁富瑞步行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同时组织“巧手手工艺品合作社”的手工艺人开展向市民做荷包、送荷包活动。4、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由富县文化馆组织富县特色非遗项目进驻延安市红街景区。活动共组织了富县非遗文化产品薰画、黑陶、泥塑、彩色剪纸等多种非遗产品项目进行展示,为游客带来一场传统文化与唯美风景的盛宴展示。申报市级非遗项目六项,认真扎实做好各项申报材料整理,申报书的制作,申报片的拍摄工作,确保申报顺利通过,待定申批。非遗黄河流域资料整理县文化馆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全县各乡镇、村组及15个传习所,广泛开展“黄河流域”资料整理工作,共整理非遗项目100项,纸质档案208盒、图片920张、文字资料35.5万,助力扶贫视频资料12小时,收集到实物820多件。7、配合市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撰写,提供文字、图片等资料。五、总分馆制工作稳步推进在去年建成4个分馆的基础上,今年将完成其余4个乡镇分馆建设工作,目前正在制作制度,下一步将指派业务干部指导分馆开展文化活动。六、积极抓好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今年以来,我馆紧紧围绕“创先争优”、“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学党章、讲党性、弘扬延安精神”及“学报告、促落实”推动富县高质量发展党建月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学、比、查、看、评等形式,狠抓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开展学习教育以来,我馆认真贯彻落实部署要求,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集中精力学党史、读原著、悟思想,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知行合一。中央和省委动员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后,第一时间结合实际做出系统安排,确保紧跟中央和省委步伐,以实际行动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加强巡回指导,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统筹推进。注重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谋划开展多角度、全方位、多形式的宣讲宣传。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改进作风、解决问题、为民办事、推动发展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七、存在的问题2021年来我馆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制约群众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单位人员老龄化,40岁以下仅有2人。二是编导、编剧、策划等专业人才缺乏,不能适应当前工作要求。三是活动场所不达标。目前仅有的办公及群众活动场地,无室外活动场所,很难达到三级馆标准。四是无演出团体,因此文化馆承担群众文化、非遗、文艺演出三块工作任务,压力较大。2022年3月15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