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临渭区>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
发布时间:
2022-03-15 16:09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成人提供中专学历教育服务。负责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培训。组织实施全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编写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教材;利用媒体宣传、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渭河大桥东南
法定代表人
杜永庆
开办资金
72.4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16万元
28.69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1年3月变更举办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2021年7月变更法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2021年,我校围绕主要业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任务,一是按照培育要求严把入口关遴选学员,确定培育对象;二是结合区域产业实际确定开设猕猴桃、葡萄专业三个班级并通过摸底调研,了解学员培训需求,结合培育规范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三是结合培训内容,精心选择培训教师和培训教材;四是培训公共课采取集中教学的大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用学员身边熟悉的案例引导,逐步深入灌输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五是田间课堂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将专业课教学设置在田间基地,引起学员兴趣。授课时,先是在园区集中讲解专业理论,没有围墙的通风环境也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其次,依据产业当前管理要点在产业园区进行现场教学,学员问题不断,请教指导,现场答疑解惑,解决了学员棘手难点问题,现场直观性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最后是学员实训,学员现场操作,教师对修剪、水肥管理等技术现场指导,学员收获满满;六是线下统一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相结合。除综合素养课、专业理论课、实训课等线下学习之外,充分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等平台,加强线上培训力度,设置了线上学习20学时,学员运用手机观看各类实用技术视频完成线上教学任务;七是强化宣传报道,提高宣传影响力,每次培训后及时总结,提供报道信息,内容图文并茂,丰富新颖,可读性强。已有近二十篇报道发布于临渭区政府网、华人头条等网站,点击率高,提升了我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影响力,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通过异地交流教学,开阔学员眼界,增长学员见识。组织学员到杨凌百恒有机猕猴桃果园、菲格无花果庄园、中国以色列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和渭北葡萄产业园等地观摩交流学习,让学员见识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提升了理念,拓宽了思路,他们将带着新的感触投入农业生产,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为实施乡村振兴助力;二是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为学员推介技术服务和答疑解惑。根据农时农事发布作务销售信息,供学员学习采纳。今年秋淋季节,及时发布防灾减灾措施、湿玉米收购信息、先进高效的作务技术、不良天气应对信息等,要求班主任发布在班级群,供学员学习参考,解决了学员产业中的燃眉之急;三是联合金融部门,解决职业农民贷款难题。为了促进职业农民产业发展,我们与邮储银行多次协调,达成“职业农民贷”的合作协议,主要是面向已取得初、中、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人员发放贷款。对已通过审核的职业农民发放10—20万不等贷款,解了职业农民的燃眉之急,为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和辐射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提供资金保障。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由于受疫情影响,培训工作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已经安排好的培训计划因疫情被紧急叫停,线下教学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今后在培训工作中要紧盯疫情形势,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紧锣密鼓安排线下培育内容,以期按时完成培育任务。2、为了达到村村有,学员中有些种植作物与班级主设产业不一致,影响学员学习积极性。我校将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因地制宜开设专业,严把学员关,确保学员产业和专业一致,提升学员热情,确保培训效果。四、2022年工作计划:1、做好已取得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证书学员的跟踪服务,使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区域产业。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2022高素质农民培训线上教学,理论授课、实践指导、认定管理、跟踪服务、政策扶持等工作,为我区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提供及临渭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3、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