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水情旱情监测预警,水利工程防洪、抗旱调度,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组织洪水影响评价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永乐大道1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霍彦雄 | |
开办资金 | 1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4.7万元 | 5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今年水雨情、汛情、灾情基本情况 2021年降雨419.9mm。1-5月雨水较往年偏丰;6-7月较往年平均偏少40%,县气象局发布高温天气预警信号多达12次;8月全县遭遇严重旱情,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0986公顷;10月遭遇秋淋天气,2-6日全县普降上百毫米雨。入汛后大理河最大流量11.2m³/s,8月5日出现断流,持续15天;无定河最大流量67.5m³/s(9月6日),未出现断流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情况我中心山洪灾害项目共建设自动监测站16处(其中自动雨量站10处,自动水雨站6处),视频监测站3处,无线预警广播427套,简易雨量站610处,简易水位站205处,于2013年、2016年分两期建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在应对历次降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应对2017年“7.26”洪灾时,自动监测站上传的实时数据为县防指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1、2021年1月4日至4月20日,我中心历时31天、出动领导干部115人次,对全县所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共检查了571个自然村,494处简易雨量站,125处简易水位站,368处无线预警广播。通过检查,基本摸清了我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的运行情况,为后续的设备移址、升级改造和运行管理维护提供了依据。2、2021年5月1日至6月12日,我中心安排有资质、有经验的维护公司对所有无线预警广播、简易水位报警器、简易雨量报警器进行维护。对安装不规范的设备重新进行安装,安装在个人家中的设备全部移至村委会。及时撤回报废的、损毁的、淘汰的设备。对所有无线预警广播设备建档立卡管理,一站一卡,一站一号,并对设备张贴标识卡,规范管理。目前有329套无线预警广播、100处简易水位站、264处简易雨量站运行正常,淘汰或报废无线预警广播98套、简易水位站105处,简易雨量站346处。3、2021年5月1日至5月5日,我中心积极与省上委托的自动监测站维护公司进行沟通,及时对故障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对7处站点更换了RTU设备,更换后设备运行稳定;对因通信网络升级,导致设备运行异常的2处站点进行了迁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目前我中心16处自动监测站全部运行正常。4、义合镇和芋则沟是我县的防汛重点地段,今年我中心在义合镇社区和芋则沟村各安装一套大功率预警设备,增大了预警覆盖面。5、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职责移交县应急管理局负责后,我中心协助县防汛办实现视频会商系统共享,并承担视频会商系统多点控制器和各镇的视频会商系统的网络运行和设备维护工作,确保了防汛视频会议系统的正常召开。(二)防汛抢险物资维护保养情况2021年初,根据中省市关于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清查工作的文件精神,我中心及时对防汛物资进行了大清理,并登记录入国家应急资源管理平台。2021年6月中旬,我中心对“7.26”收回的19台挖掘机、16台装载机、2辆翻斗车等抢险机械进行了移库、保养、维修、清洗、编号;库房安装名称标识牌并增设2台摄像装备,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落实了管护人员和抢险机械应急驾驶人员,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确保接到指令,应急抢险物资随时拉的出、用的上。(三)值班值守情况1、2021年进入汛期后,我中心将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职能移交县应急管理局负责,对前期工作进行了交接,并在中心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派出3名业务骨干协助指导县应急管理局全面开展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业务。2、汛期,我中心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带班领导由县水利局副局长或主任科员担任,值班人员由水防中心6人和河库服务站5人组成。值班人员除了负责雨情、水情、山洪灾害等的监测任务,还要及时报送雨水情、工情和防御动态信息,工作量大任务重,因此遇暴雨或极端天气情况,中心全体人员立即到岗,分工协作,密切监测雷达云图和监测预警平台,及时启动无线预警广播,发布预警信息。我中心共接省市县气象部门的天气公报和预警信号186余次,接收省市县文件150个,收到信息后我中心及时通过电话、传真、QQ群和微信群发布预警。据统计,入汛以来我中心共发布预警70次,启动预警广播40次,发布预警短信16244条,预警信息涉及相关责任人472人。(四)群策群防体系建设1、及时修订完善县镇村预案。汛前,我中心及时对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进行修订,并要求各镇、各村完善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报水旱灾害防治中心备案。共备案全部16个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334个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将各镇山洪灾害预案统一装订成册,交由相关镇和部门备案。2、参与并协助防汛应急演练。2021年7月,我中心派出副主任1名、业务骨干1名协助县城市管理局和县应急管理局举办“绥德县2021年防汛应急演练”,主要负责脚本、方案的审核,协助前期影像的摄制、剪辑,以及演练现场协调等工作。同时,我中心负责演练期间防汛警报的启动工作。3、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宣传。我中心利用“3.22世界水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维护检查以及各类大型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00余册,宣传画300余张,进一步加强了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4、现场培训镇村两级责任人。我中心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维护时,现场对镇、村两级责任人进行镇级视频会商系统、简易雨量站、简易水位站、无线预警广播及人工预警设备的操作使用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群的自防自救水平。(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一是疫情防控;二是扫黑除恶;三是脱贫攻坚工作;四是联系社区。2021年,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协助,认真履职尽责,平安度汛,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水旱灾害多发,水旱灾害防御还有短板和薄弱环节。一是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防洪排涝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升级改造跟不上,运维经费、改造经费不足;三是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人员不足,办公设备老化,经费少;四是物资储备没有固定仓库,现有物资分三处存储,无法集中规范化管理,“7.26”回收部分抢险机械设备物资只能租赁场地;五是水旱灾害防治宣传力度不够,要提高广大群众的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宣传形式、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类上做更多的投入。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积极探索监测预警设备升级改造方案;(二)加强山洪灾害片区管理,目前山洪灾害划分4个片区管理,落实4个负责人,既要联络镇村干部,还要对设备检查,对接第三方实施维护维修,工作量较大。(三)进一步做好山洪灾害宣传和监测预警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值守工作;(五)积极争取水旱灾害防治资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1月被榆林市人民政府评为“2021年度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