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培养高中学历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业务范围:机械加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学历教育以及相关职业培训。 | |
住所 | 合阳县城关镇官庄村 | |
法定代表人 | 陈海军 | |
开办资金 | 194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04.69万元 | 4361.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职教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登记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开展业务情况1.匠心育人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主题升旗、主题教育、主题班会为主阵地,以“课堂五分思政制”为主渠道,强化“守规矩、精技能、能吃苦、勇担当”四大品质的培养,使养成教育细节化、生活化、日常化。通过开展“洽川技工六个一”活动、葫芦工艺、书法、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校园开放、企业实践活动,把德育教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学校拓展到家庭、从课堂迁移到车间。通过学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加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觉醒、自勉教育,使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德育教育体系日臻完善。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抓手,重点抓好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引导,美术专业的写生实践,西餐专业的实训研学,康复专业的社区服务,机电专业的企业实践,电商专业的生产实训等实践活动,提升了专业素养,增强了专业自信,强化了行为自律。2.抓实常规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扎实落实个人自检、小组互检、教师巡检的“任务教学法”,逐步推进“项目教学法”;持续推行“四个五分”即“课前五分候课”“课后五分答疑”“课堂五分思政”“课间五分谈心”,把课堂组织与管理教育有效融合,使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实用化;前置“四岗管理”即领导带班岗、教务管理岗、安全维护岗、值周督导岗到前沿阵地,践行“四个一线”即情况了解到一线、督导检查到一线、问题解决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具体、细化教研工作,落实教研工作时段任务,明确工作室职责要求,坚持随听课即评课活动,教研教改氛围日渐浓厚,6项市县级课题结题,9项市县级课题立项,10多篇论文在市县获奖。2021年单招考试本科上线45人,升入本科38人,升入高职高专397人,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前列,为学校的发展又添一彩。3.建强队伍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紧扣“修师德、砺师艺、强师能、铸师魂”主题,对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落实“八项禁令”,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切实强化教师纪律规矩意识;严格常规考核,加强督察检查,用制度规范约束教师行为;树立标杆典型,用身边榜样感召、带动全体教师,坚守职业操守,落细落实常规,奉献担当作为。邀请省级职教专家惠均芳、李萍来校作职教政策解读、教师专业成长主题报告。加强校本培训,邀请企业派驻技师武彦卿为机电专业10余名教师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PLC和工业机器人课程的校本培训,考核优秀率85%以上,打破了机电专业后续发展的瓶颈。选派24人次参加国培,14人参加省培,企业顶岗实践20人次,投入各类培训资金30余万元,促使教师业务能力普遍提升,双师队伍日渐壮大,骨干精英不断涌现,25人次教师获得各类业务奖励。承办了渭南市首届中职英语、康复、电商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会,充分展示了职教师生的新精神、新风貌。4.优化服务营造高质量发展新环境尧头帮扶工作队持续做实“两联两包”工作,投资5万余元改善基础设施。先后深入大伏六、坊镇、灵泉、山阳等16个社区,持续开展技术技能培训2600人次,助力了乡村振兴,和谐了社会环境。扶贫案例《多措并举挖潜能、强化脱贫辐射力》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为环北社区投入资金3万余元,开展文化下乡、课后服务、志愿活动,传承经典文化,服务群众生活。“关雎文化苑”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5.做细安防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亮点学校健全完善学校安全运行机制,实施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安全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职责详实,措施有力。常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应急疏散演练、路口护学值班,定期举办法制报告会和消防、禁毒、传染病预防等知识讲座,安全教育进课堂、进车间、进宿舍,加大“三防”投入,充实人员力量,安全保卫职责再细化、制度再完善、巡查再全面、督查再落实、排查再规范、整改再及时;适时进行安全专题教育,常态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切实加强空白时段管理,真正做到了安全监管24小时无缝连接;定期开展校园卫生整治和保洁消杀工作,投资4万余元安装了安检测温门,用现代手段提升安全保卫、疫情防控能力,为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6.完善设施,创设高质量发展新基础注重软实力建设。新建党史文化墙、学校荣誉室、电子显示屏、校内宣传栏,持续做好党史国策的学习教育工作,持续做好师德师风的整治提升工作,持续做好文化氛围的精心营造工作,持续做好“三风一训”的内化领悟工作,打造育人好环境,传递职教好声音,塑造学校好形象;加强硬环境改造。添置景观苗木,维护花草树木,让育人环境赏心悦目。办公室、实训室安装空调,教学楼增设饮水设备,工作条件舒心安心。省、市技能大赛实训室建设加快推进,建成网络搭建室、录播室、电梯运行与维护专业等实训部室,所有教室安装了一体机和巡课系统,更好地服务教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办学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秋季招生793人,在校学生中,2019级741人,2020级589人,2021级793人;共计学生2123人,创下了建校以来在校学生最大数。2、校企合作成效明显。校企合作再深化,开始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共同致力立德树人的宽领域、深层次方向发展。日本留学继8名学生赴日后,三期班30余名学生正在进行日语集训,留学人数较前大幅增长,日语学习兴趣较前倍加浓厚;与中电协、京东联办的电子商务专业,40余名学生成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性实训操作;合阳职教1+X证书考点已经设立,160余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在这里培训考取,首次试行《办公自动化》证书考试,参加700余人,通过589人,通过率78.9%;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经验、做法在第二届西部职业教育论坛上交流。3、教研教改氛围浓厚。以“名师+”建设为新契机,掀起新一轮教研教改热潮,累计开展两次四轮校内名师大比拼活动,涌现出一批具有职教特色的名师,成立了肖妮娜名师工作室、张亚青名师工作室、侯莉名师工作室、王娜名师工作室,成立了渭南市陈海军名校长+工作室。4、服务地方能力更强。学校培训科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科教师亲力亲为,下乡培训,将最前沿的信息,最切合实际、最符合当地产业特色的技术带给群众,年培训人数达到2600人次,发放资料3000余份,助推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三、存在问题虽然学校工作取得了显著变化,但受基础条件及诸多因素制约,还存在明显问题和不足。1、学校发展空间狭小。目前学校占地39233平方米,学生2123名,生均18平方米,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不符合国家中职学校建设标准要求,也不利于学校后期发展。2、硬件设施相对滞后。标准化操场建设还不到位,操场仅有硬化的200米跑道,距离400米标准化要求差距很大;餐饮中心改造和师生公寓改造还没有完成;学位数不足,公寓楼容积不足;学校管网与城区管网不通,进水排污严重不畅。3、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随着学生数量增加,教师明显不足,专业教师特别是专业实训教师短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还需加强;年青教师数量偏少,后劲乏力。4、校企合作需深度融合。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尚需要进一步完善;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方法、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教学链、产业链和利益链的深度融合需要步伐加快;学生企业实践的质量效益、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四、后期工作设想1、持续优化办学条件。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争取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实现学校东扩南扩,早日启动标准化操场二期工程建设,配套实施校园管网建设工程。尽力想法推动,促使其尽快审批下达;启动实施综合楼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全面改善办学条件。2、持续加强专业建设。利用项目资金,把电子商务、平面设计专业建成省级精品专业;增开电梯运行与维护方向,建设相应的实训室,奠定机电专业市级骨干专业的雄厚基础;加强西餐烹饪、中医康复、航空服务专业建设,为打造区域特色专业添砖加瓦,推动学校长足发展。3、持续加强师资建设。全面加强教师作风建设和师德修养,争取县上人事支持,理顺招录通道,从源头上解决好专业教师短缺问题;争取资金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切实提高外聘教师的待遇、水平,让更多的能工巧匠走上讲台;加大培训投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强化教师培训,竭力解决教师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训能力不强的问题;推广“双师交互授课法”,完善校企人员合理流动机制,把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动态监管,建强专兼结合的技术团队;做实“校本名师大比拼”活动,培训提升转岗教师、新任教师、临聘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每期一轮,以师带徒,以老带新,让校本名师培养工程持续开花结果。4、持续提升内涵质量。坚持抓内涵、提质量,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健全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确保工作开展有依据、有标准,有要求、有时限、有考核,认真落实教学督导评估制度,强化质量监控,唱响“质量立校、技能强身”主旋律。面对新机遇、新征程,合阳职教人将以“抓内涵提质量促发展”为主线,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认真总结高水平示范校建设过程的宝贵经验,积极寻求各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谋求发展愿景,全力推进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合阳职业教育再添新彩,再谱新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