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负责全县设施农业发展工作,建设现代高效的农业园区。业务范围:负责全县设施农业发展和技术指导,指导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农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负责农业园区创建、运行管理和资产管理。负责基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 | |
住所 | 合阳县金水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敏侠 | |
开办资金 | 99.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5.61万元 | 95.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合阳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市考指标、十大创建任务和十项重点工作等目标,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大干快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绩。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设施农业(市考指标)发展平稳全县累计设施面积4.4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8055亩,大棚27150亩,中小棚8987亩。全年蔬菜产量26.9万吨,其中设施蔬菜产量6.93万吨,露地蔬菜产量19.97万吨,完成全年蔬菜产量目标任务的103%。荣获省级蔬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二)园区建设蓬勃发展按照“首位主导、龙头牵引、园区承载、要素聚集、整县推进”的思路,在全省率先启动中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机制,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在园区的示范应用。1.认真组织实施百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计划。制定《合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标准》,经主体申请、镇街推荐、县级审核等步骤,认定授牌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批85个。2.主动作为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围绕全县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筛选了金峪樱桃和中资国业牡丹两个主体,进行重点包装培育。两个产业园顺利通过答辩评审,获批创建第三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分别获得市级100万元资金。3.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进展有序。合阳县渭北葡萄产业园(合阳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考核认定,获得财政奖补资金500万元。按照省市相关项目要求,已编制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方案,并通过省厅审核。三个主体各项建设任务正在积极推进。4.积极争取创建省级三产融合园区1个。以中资国业油用牡丹园区为主体,围绕牡丹生产体系、牡丹深加工及配套产业体系、文旅休闲观光体系、营销物流体系四大体系建设。申请省级三产融合园区,已顺利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并批准创建。5.精心打造建设未来农业示范点1个。在全县现代农业园区范围内,以添缘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未来农业示范点进行打造。指导添缘园区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休闲观光功能配套,建设葡萄长廊、葡萄文化墙及园区观景台,持续开展农产品的绿色、有机生产,完善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安装无线传感器9台,摄像头108个,配套土壤温湿度、环境气象系统、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追溯系统、农业遥感大数据处理系统、病虫害预警、农业生产资料执法监管系统。实现田间种植的远程实时监控,并为农产品打上各自的“身份证”。(三)科技推广成绩斐然搭建“首席专家+首位产业+现代农业园区”技术支撑体系,推动专家入园入企,开展农业科技联合创新,为产业链配备科技服务团队,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加快技术成果转化落地。1.协调专家团队认真开展技术指导:组织西农大食品学院专家团队为添缘、红星社区、曙光红薯、太定村4家主体在农产品加工果干工艺、基地规划设计、无明矾粉条加工工艺、适宜本地区栽植的高产、高出粉率的淀粉型红薯品种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为中资国业、雨阳富硒、钰凝香、瑞禾农业4家企业解决农产品加工研发技术难题9个,为推动全县农产品加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依托试验基地、示范站所和专家工作站,广泛开展技术推广和示范培训:依托8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西农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郑州果树研究所合阳葡萄试验站以及全国葡萄协会刘俊会长合阳工作站,开展技术推广和示范户培训工作,结合主导产业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生态农业“六不用”、病虫害综合防治、设施栽培、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集成技术入园入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服务160余场次。(四)亮点工作推动有力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补助项目持续推进。按照省市《2021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脱贫户)+示范基地”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优先脱贫村,开展包村联户工作。2.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有序进展。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通过主体申报、镇街推荐、县级审核、公示等程序,确定由合阳县兴皇果蔬专业合作社、合阳县富源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合阳县三木家庭农场等11个主体实施,建设33个单体库,容积6660吨,总投资1433.8万元,申请财政补贴525万元。目前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3.“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平稳推进。扎实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对全县所有设施用地进行再排查、再整治,共排查主体103个,排查设施棚体5937个(其中设施棚体包括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小拱棚、避雨棚),总面积11020.17亩。并对全县138个主体的8283.12亩原已有设施农业用地手续进行了备案完善。(五)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21年我们通过优化服务,积极为客商解决用水、用电、用地等问题,招来誉秦农业有机粮食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年产150吨食用菌科技示范园项目、白灵现代农业园区(续建)等项目,招引资金82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5%。(六)驻村工作扎实认真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查漏补缺、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组织28名帮联干部深入黑池镇导基、富礼坊两村,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认真分析村情与脱贫户现状,制定包联村乡村振兴帮联规划和脱贫户帮联计划;同时,采取农业技术培训、多方争取惠农资金、调整产业结构、劳动力输出以及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多种形式技术培训等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为国家后评估打下坚实基础。荣获黑池镇优秀包联单位荣誉称号。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组织实施百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计划。制定《合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标准》,经主体申请、镇街推荐、县级审核等步骤,认定授牌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批85个。2.主动作为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围绕全县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筛选了金峪樱桃和中资国业牡丹两个主体,进行重点包装培育。两个产业园顺利通过答辩评审,获批创建第三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分别获得市级100万元资金。3.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进展有序。合阳县渭北葡萄产业园(合阳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考核认定,获得财政奖补资金500万元。按照省市相关项目要求,已编制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方案,并通过省厅审核。三个主体各项建设任务正在积极推进。4.积极争取创建省级三产融合园区1个。以中资国业油用牡丹园区为主体,围绕牡丹生产体系、牡丹深加工及配套产业体系、文旅休闲观光体系、营销物流体系四大体系建设。申请省级三产融合园区,已顺利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并批准创建。5.精心打造建设未来农业示范点1个。在全县现代农业园区范围内,以添缘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未来农业示范点进行打造。指导添缘园区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休闲观光功能配套,建设葡萄长廊、葡萄文化墙及园区观景台,持续开展农产品的绿色、有机生产,完善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安装无线传感器9台,摄像头108个,配套土壤温湿度、环境气象系统、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追溯系统、农业遥感大数据处理系统、病虫害预警、农业生产资料执法监管系统。实现田间种植的远程实时监控,并为农产品打上各自的“身份证”。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园区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科技创新不足,现代农业知识装备差,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2.受资金短缺制约,镇办在园区水电路林基础设施建设上配套难。(二)整改措施1.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优势,充分发挥“三团一队”的人才资源,开展技术培训,培育一批会管理、懂技术的专业能手。2.积极协调省市县涉农项目资金,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提质增效方面给予园区相应扶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强化党建引领,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二)、加强沟通,推进省市设施农业提升增效面积、蔬菜产量市考指标任务顺利完成。(三)主动对接,力争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指导路井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创建任务,力争通过市级认定;指导金峪樱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中资国业牡丹产业园按照年度创建工作任务,搞好规范化提升建设。(四)积极衔接,极力争取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五)积极申报2022年千亿级设施农业项目、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力度,确保招商引资任务全面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