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强化政策落实,促进稳岗就业。我中心坚持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为重点,扎实工作,履行职责,有力推动各项就业政策落细落实。今年共受理脱贫劳动力交通补贴资料5期300余人,发放交通补贴12.5万余元;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63人;完成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67人;为2045名就业、失业、创业人员办理《就业创业证》;通过创业指导、基地创建、政策扶持等形式创建社区工厂1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27人,创建扶贫基地2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55人;同时,全面完成了苏陕劳务协作各项工作任务,组织贫困劳动力赴江苏务工135人,赴省外务工118人,就地就近务工199人。2.依托劳务输出,带动农民就业。为进一步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就业中心通过加大劳务品牌扶持力度、宣传力度,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劳动力输出政策,实现精准输出。今年“点对点”集中输送14批次407名务工人员赴江苏、安徽、西安等地务工;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劳动力输出政策,有针对性的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等工作,充分实现稳岗就业。今年以来,集中发布岗位信息16期,先后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1场,参会企业百余家,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涉及电子制造、餐饮服务、机械加工等热门行业,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3.强化创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就业中心始终把农民工创业培训作为解决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努力提高农民工自身“造血”功能,增强进入就业创业市场竞争力。以本县产业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送培训下乡、开展专家面对面讲座活动、实行创业能手“传、帮、带”等方式,引导农民工围绕农村市场找出路,提高他们就业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今年先后在金峪镇、路井镇等地组织创业培训班8期,培训200人;完成苏陕职业技能培训9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0人;协助人社局完成苏陕协作项目企业员工通用素质培训4期130人。4.优化创贷环境,激发创业活力。不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条件,提高了小微企业贴息比例,简化了贷款手续,缩短了放款时间,不断提高创贷工作质量和时效,推动大众创业带动群众就业。截至目前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发放217户2746万元,其中个贷发放216户2446万元,为1家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陕西侨诺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00万元并给予贴息。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实现就业267人,带动就业692人,极大地推动了各类群体稳定就业。5.加强数据监测,夯实服务基础。一是对监测村实行周报表制,每周按时督促指导基层保障站上报并整理数据报市局。二是制定了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指导城关街道办环北社区、古莘社区开展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三是为合阳县创业指导服务团聘任了15名创业专家,为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指导和高质量服务,促进就业创业人员成功创业。四是开展“双创”评选活动,通过资料审核、实地考察评审创业标杆10名,创业之星57名。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就业中心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为己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88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万人,发放交通补贴12.5万余元;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63人;完成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67人;为2045名就业、失业、创业人员办理《就业创业证》;通过创业指导、基地创建、政策扶持等形式创建社区工厂1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27人,创建扶贫基地2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55人;“点对点”集中输送14批次407名务工人员赴江苏、安徽、西安等地务工。同时,全面完成了苏陕劳务协作各项工作任务,组织贫困劳动力赴江苏务工135人,赴省外务工118人,就地就近务工199人。先后在金峪镇、路井镇等地组织创业培训班8期,培训200人;完成苏陕职业技能培训9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0人;协助人社局完成苏陕协作项目企业员工通用素质培训4期130人。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发放217户2746万元,其中个贷发放216户2446万元,为1家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陕西侨诺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00万元并给予贴息。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实现就业267人,带动就业692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创业就业信息供求不畅,还存在宣传“盲点”,就业优惠政策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群众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创业培训师资力量薄弱,资深讲师储备短缺,部分创业培训讲师的专业性不强,专注度不很高,授课效果不突出。培训后的跟踪指导服务做得不够,培训后续支持服务做得不到位。3.反担保难的问题突出。创业担保贷款反担保方式主要是财政供给人员反担保,相当一部分借款人员因找不到担保人而放弃贷款。整改措施:1.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在做好灵活就业人员补贴申报和《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好专项宣传活动,深入街道、村(社区)开展面对面直接宣传,确保宣传见实效。同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适当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充分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结合我县劳务输实际,下半年将有针对性的增加培训内容,切实提高输出人员综合素质,打造我县劳务输出品牌。同时,做好创业培训人员的培训后续支持服务,挖掘树立创业典型,进行宣传树模带头致富。3.进一步激发就业创业活力。以创业贷款为抓手,积极创建2个担保贷款信用村,解决群众担保难的问题,抓好贷款回收工作和跟踪服务工作,确保资金“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聚焦政策落实,提升就业源动力。坚持以“优化就业、服务民生”为重点,狠抓政策落实。一是按时按量完成考核指标任务。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36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二是内外联动深化苏陕劳务协作。加强苏陕扶贫协作,加大扶贫基地、社区工厂培育扶持力度,全年组织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100人以上,组织贫困人口到省外就业人数不少于80人,到江苏结对地区就业人数不少于40人。三是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媒体,发挥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作用,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高群众对就业政策的知晓率。2.聚焦转移就业,强化引擎增动力。积极为用工单位和就业困难人员牵线搭桥,促进转移就业。一是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依托苏陕劳务协作,加大对外对接力度,寻找劳务合作伙伴,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帮助更多的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失地农民就业。二是适时组织招聘活动。认真开展“春风行动”,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在线上线下发布岗位信息,适时适地开展招聘活动,今年计划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0场以上。三是培育壮大劳务品牌。结合县情,挖掘培育劳务品牌,不断提升劳务品牌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示范带动就业创业。四是扎实开展“点对点”输转。唱响、唱亮“你走我就送”口号,按照“成熟一批,输送一批”的工作思路,及时做好农民工外出务工各项服务工作,全力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3.聚焦创新创业,激发活力添动力。全面落实创业政策,营造“敢创业、能创业、创好业”的良好氛围,鼓励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一是扎实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扩大创业培训群体范围、完善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后续跟踪指导,提升培训人员就业能力,全年组织开展创业培训人数不低于200人次。二是加大创业项目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通过政策宣传再加力、贷款手续再简化、放款时间再缩短等硬核举措,支持鼓励大众创业,全年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考察并认定2个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三是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探索创新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工作方式方法,发挥指导团作用,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