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陕西胜利山律师事务所

陕西胜利山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 2022-03-15 10:57
单位名称 陕西胜利山律师事务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权益与法律公正。诉讼代理、调解仲裁代理、非诉讼当事人法律服务、法律顾问服务、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文书服务。
住所 吴起县政法大楼7楼
法定代表人 刘戈
开办资金 8.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起县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胜利山律师事务所.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在司法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律师队伍建设(1)认真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结合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和律师工作特点、实际,采取多形式学习,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按照学习安排表的必学内容,安排每周固定学习一次,其余时间自学,不断加强政治、党史和业务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学党史”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红色教育,于3月23日组织律师所全体人员到吴起革命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并组织党员在中央长征胜利纪念园前,共同宣读入党誓词。于4月15日学习参观照金革命纪念馆并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活动。(3)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在“干部作风加强年”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开展“纪律作风巩固年”教育活动。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通过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的扎实开展,提高行政效能的长效机制、常态化运行,更为改善法律服务工作发展环境再添一份力。(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3月15日,4月14日分别以消费者权益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在司法局的统一安排下,陕西胜利山律师事务所组织全体律师在吴起县长征广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悬挂横幅,设立律师咨询服务台,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手册、民法典亮点解读宣传单、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手册、律师事务所职能宣传单等宣传资料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律师便民服务联系卡,为群众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服务,吸引了大批群众。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900余份,发放律师便民服务联系卡500余张,解答群众咨询40余人次。(三)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治体检”、“法律进校园”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律师积极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沿街商铺等开展法律讲座、发放法律宣传资料,不断营造良好的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共组织律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治体检”“法律进校园”系列活动10余次,发放陕西胜利山律师事务所职能、民法典书籍、法律知识宣传资料5000余份、“我为群众办实事”律师便民服务联系卡600张、水杯宣传品50余份、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意见征求表95份,其中92份无意见建议、3份有意见建议,根据意见建议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将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四)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1)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积极参与基层乡村社会治理,推进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走实走深,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开展,按照吴起县司法局关于《“百名干警进千家、知民情、解民忧”送法下乡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营造全民“学法、懂法、用法”法治氛围,4月10日、4月12日、7月1日、7月8日分别组织律师深入五谷城镇四合堡村、枣树湾社区、老城区社区、宗圪堵社区、五谷城镇五谷城、风寺、马连城、四合堡、百草沟等村开展“法律进乡村”、“送法进社区”活动。活动通过开展法律专题讲座、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我为群众办实事”律师便民服务联系卡、现场解答、入户走访等方式,以民法典中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常识为重点宣传内容,向群众普及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劳动权益维护等法律知识,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为群众送法送温暖。活动共发放《民法典》书籍50余本、民法典专题宣传单、印有法治元素的宣传品共计3000余份、“我为群众办实事”律师便民服务联系卡200余张、解答法律咨询30人次。(2)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陕西胜利山律师事务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5月11日上午组织全体职工深入五谷城镇马连城村,走进贫困户家中,宣传《吴起县2021年扶农惠农七条措施》及相关法律知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法律的需求、期盼和愿望,进行了零距离的帮助和服务,并为他们送去了法律书籍,洗衣粉、洗洁精、金龙油等生活用品。(3)做好对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工作。我所一直把做好对群众法律援助工作,特别是对做好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工作作为落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我所在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和咨询工作,解答当事人咨询过程中,耐心细致、咨询者非常满意,做到了全部免费咨询。(五)严格律师收费管理我所认真执行市物价局、市司法局《关于律师事务所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及律师服务指导性收费标准的通知》,把收费标准公示上墙。(六)案件办理情况2021年份本所律师共承办案件79件,其中法律援助案件60件(刑事案件44件,涉黑案件1件,民事案件15件),解答法律咨询130余次,完成收费一万三千元。二、存在的问题(一)县域律师业务收入偏低由于是国资律师,收支两条线,只有固定的国家财政工资,办理业务时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收取费用。执业环境的经济落后、业务单一,业务收费也往往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很多民事案件收费尚达不到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二)律师执业观念相对滞后长期形成的“国字号”观念仍在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国资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资所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缺乏紧迫感,缺乏增加积累和考虑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三)律所发展缺乏动力国资所在人事、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自主管理权较少,内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高,缺乏自律管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缺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国资所的人才特别是骨干律师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三、整改措施(一)鼓励和引进律师人才一是建议司法考试改革后继续保留优惠政策,以解决贫困地区律师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参考外省及周边城市引进律师人才经验,制定可行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县内优秀大学生参加司法考试,吸引他们从事律师工作。三是提升律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打造一支“品牌化、专业化”的律师队伍。(二)转变管理模式一是规范国资所的内部管理,进一步搞活内部运行机制。二是改革国资所人事制度,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用人、分配、考核奖励等办法,逐步形成符合国资所自身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和实行聘用管理的人事管理体制。三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实现国资律所市场化,或者采取合伙所的管理模式,以更好地管理律所的日常工作和提高律师的责任感,做到“引进来”、“留得住”。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加强队伍建设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并将学习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同时积极鼓励律师参加省、市、县级各项培训,不断提升律师的业务能力水平,使更好发挥律师职能,不断壮大律师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纪律作风建设。(二)继续做好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继续组织律师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法律帮扶,充分发挥律师在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论证、法律顾问、诉讼代理等方面职能作用,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提供精准普惠、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提供面对面法律帮扶,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帮助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三)进一步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根据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的要求,不断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着力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切实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促进社区居委会民主决策,依法办事,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好基层和谐稳定,不断推动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四)继续开展“法治体检”,助力吴起经济发展继续做好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工作,组织律师公益法律(志愿者)服务团不定期为民营企业提供免费全面“法治体检”,实地走访,深入重点民营企业、个体商户“一对一”提供“法治体检”服务,进行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吴起经济发展添砖增瓦。(五)加强律师公益志愿团提供法律服务工作为充分发挥律师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继续鼓励、引导律师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公益法律服务,调动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践行为民宗旨,着力服务和保障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树立律师队伍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提升律师职业社会认可度、满意度、美誉度。(六)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和引导律师为吴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发挥政府参谋助手和顾问智库作用。进一步发挥律师职业的积极作用,为本县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