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起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负责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负责全县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电影放映、营业性演出、文化艺术品经营、文化艺术培训、文物经营、新闻出版物、音像制品、印刷、广播电视等经营活动的管理。 | |
住所 | 吴起县文化大楼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罗会军 | |
开办资金 | 3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吴起县文体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万元 | 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吴起县文化和旅游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开展业务情况。(一)、理论学习有效提升。2021年,以学习党史教育为契机,共组织开展学习培训25余次,成功举办“我为党旗添彩,争当最美文化市场从业者”主题演讲比赛,开展文化市场综合培训4次,累计参会人员达600余人次。信息宣传有效提升。新开通抖音平台,同时加强与各级宣传媒体协调联络。先后在延安日报、吴起融媒体等重要媒体发布执法动态10余篇。累计推送报道综合执法信息300余条。市场监管有效加强。2021年,相继开展各项主要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检查经营场所1086余家次,联合执法检查20余次,查处经营乱象20次,责令停业整改1家,给予行政处罚22家,收缴违法所得60余万元。疫情防控有效落实。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继续坚持室内室外“五条措施”。全县文化市场均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停业,全体执法人员24小时值守包联小区,认真对落实测温、查验健康码等措施。其他工作稳步推进。党建、精神文明创建、平安建设、执法改革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受到了各级的奖励与好评。其中,2021年8月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评为2020年度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021年3月被吴起县委、县政府评为2020年度全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21年3月,刘艳丽同志被吴起县妇女联合会评为2020年度吴起县“好媳妇”荣誉称号。2021年5月,王亚飞同志被评为第九届“十佳青年卫士”荣誉称号。2021年,在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考评中,吴起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获得全市排名第一。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县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部门要求和先进市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执法队伍急需加强;二是办案能力还需提高;三是执法改革比较缓慢。接下来,吴起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将不断加快职能整合,规范运行机制,提高人员素质,为推动文旅事业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整改措施。一是结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积极向县级部门增加执法人员编制;二是加大执法业务工作宣传;三是加强联合检查执法力度,积极协商各相关文化市场责任单位,强化责任,提高协同管理能力;四是明确“扫黄打非”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基层站点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普法宣传,提高舆论氛围。2022年,我们要适应市场发展动态转变,探索普法宣传重点采取“线上线下”的新模式。既要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日进行区域性普法宣传,又要充分利用大队公众号、今日头条号、抖音等宣传新媒介,将执法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向社会各界宣传报道。同时,要完善更新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公众,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共同营造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守法经营、规范经营、文明经营的良好氛围。(二)、加强法规培训,规范经营秩序。一是继续坚持每季度召开文化市场大型培训工作,切实熟悉掌握每季度文化市场行业动态,并针对性开展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二是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加大市场人员守法意识、经营意识、安全意识;三是对文化、文物、广电出版物等公共场所人员聚集的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守法经营自觉性。四是开展文化市场消防安全演练,各经营场所要高度重视安全意识,组织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活动,提高从业者应急水平和逃生能力。(三)加强案件办理,提高执法能力。依托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移动执法APP等平台进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检查、案件办理等,实现案件从受理、处置到结案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增强网上办公的透明度和实效性。同时,执法人员要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实现对全县文化市场、演出市场、歌舞娱乐市场、广播影视市场、图书音像市场等网上实时监控;完善执法流程,为执法环节提供遵循依据和运行内控机制,有效防止执法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强化执法效力,实现由“查办一般性案件”向“查办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转变,实现新领域案件零突破局面,确保人均办案不低于3件,力争办案能力走在全市前列。(四)加强执法检查,提高守法意识。一是继续做好文化市场日常检查、随机抽查、联合检查工作,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登记不规范、超时营业等违法经营活动;严厉打击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曲库违禁歌曲等违规行为;加大对文化、文物、广电和出版物等市场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经营活动。二是继续做好文化市场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文化市场寒暑期期间、校园周边、冬季安全、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精神文明等专项整治行动,提高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三是继续做好文化市场单项检查转变为联合执法检查,积极协调沟通相关责任单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违法经营行为,依法根据职责进行行政处罚,确保文化市场树立守法经营意识。(五)加强平台管理,提高监管质量。一是继续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系统的推行和落实,全面落实“文网卫士”的统一上线管运营监管,维护更新全县文化市场监管平台。二是做好监管服务、扫黄打非、信用监管等平台的信息报送与执法检查录入工作。在做好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办的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安排执法人员将执法检查数据和执法办案数据及时录入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确保报送及时,数据准确。三是规范执法档案管理,建设办公OA系统,推进信息化、高效率的办公流程制度,打造智能化市场监管队伍和高效能的市场监管机制。四是继续做好文化市场视频监管平台升级维护,建立健全《网吧监管岗位职责》、《视频监管日常工作制度》,实行24小时专房、专人、专机管理,充分发挥出监管平台对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监管作用,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了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六)加强结对交流,提高业务范围。根据(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株洲市与延安市张家界市与延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对口交流协作》(2021-2023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排,积极配合全市对口交流协作工作安排和目标要求,以禁止内容类、网络文化、旅游市场案件办理进行“以案施训”培训活动;以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及规范化建设培训班进行专题授课和交流研讨;以提高执法办案能力为重点,总结提高现场培训、驻场学习、以案施训、案卷评查等基础模式,以培育、锻炼执法专业人才、业务骨干为重点,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监管水平。(七)加强扫黄打非,提高市场素质。围绕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为重点,按照省、市、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重要节假日“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打击“三假”和侵权盗版行为;深入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严厉打击政治性有害出版活动;组织开展护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护苗绿书签宣传活动,坚决打击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和重点打击民族宗教类非法出版活动。(八)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水平。一是全体执法人员要严格遵守《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形成执法人员自律机制;二是开展集体和自学文化市场法律法规提升班,制定学习安排,每周至少开展不低于2次学习目标;三是增强平台培训课程和考试学习,全体执法人员要认真学习培训内容,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提高实战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责任强、能力强、作风强”的高素质执法队伍。四是做好行政执法持证上岗和执法证件换发工作,确保行政检查亮证执法。(九)推动执法改革,促进装备配备。为深入推进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目前,人员划转已全部到位。按照省、市有关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服装和标志配发相关文件要求,配合省市县完成综合执法改革,确保各项工作高效透明有成效,吴起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配备执法服装,完善执法体系,确保文化市场监管能力有效提升。(十)统筹各项业务,发挥职能服务。认真梳理和完善文化市场各项监督管理事项,有序推进党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等常态化工作,积极推进“扫黄打非”网格管理全覆盖,健全文旅市场诚信建设及“黑名单”管理体系;积极发挥全县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的作用和全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落实公安、工商、消防等文化市场管理协作机制。加强联系沟通、信息流动、资源共享,形成对文化市场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促进全县文化市场有序繁荣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8月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评为2020年度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021年3月被吴起县委、县政府评为2020年度全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21年3月,刘艳丽同志被吴起县妇女联合会评为2020年度吴起县“好媳妇”荣誉称号。2021年5月,王亚飞同志被评为第九届“十佳青年卫士”荣誉称号。2021年,在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考评中,吴起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获得全市排名第一。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