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307国道王圈梁超限运输检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超限检测、认定;督促当事人对超限运输车辆采取卸载、分装。 | |
住所 | 陕西省定边县盐场堡王圈梁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李静 | |
开办资金 | 686.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公路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7.7万元 | 63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307国道王圈梁超限运输检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4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12月19日对举办单位和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榆林市公路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治超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站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汇情况报如下: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持续巩固“四基四化”建设成果基层站所规范化管理方面:一是强化盲区治理工作。积极联合辖区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以307国道靖边至彭滩、244国道杨井至彭滩段为重点,不断加大巡查管控力度。采取节点位置24小时管控、重点路段不间断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超限车辆短途驳载、绕行等违法行为。全年与交警部门开展4次联合治超专项行动,查处违法超限车辆86辆.二是严格落实“一超四究”和“黑名单”制度。积极同定边县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原运管)沟通协调,召开联动座谈会2次,完善联动机制,促进了“一超四究”和“黑名单”制度的有效落实。三是强化源头排查。多次深入辖区各企业与其负责人面谈,现场向他们宣讲《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奖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强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和相关责任主体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与各企业签订了《超限运输车辆管理协议》,积极实施预防性管理,进一步压缩违法超限车辆的生存空间。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方面:一是大力开展站区后园建设。动员全站干部职工,更换后园碱性土壤约800余方,栽植各类树木100余棵、各类花卉2000余株.二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定期集中开展站区周围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通过划分责任卫生区、日常督查,使站区环境显著改善。三是开展亮化美化工程,对站区办公楼、检测大棚、围墙等进行亮化美化,有效提升了站区外观形象。四是为职工会议室配备了新式高清投影仪,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学习效率。五是经过多方协调,按时完成了燃煤锅炉气化改造工程;启动了办公楼及附属设施外墙粉刷工程。六是整合职工宿舍,为每间宿舍配备了电视机,升级改造无线WIFI网络,进一步改善职工住宿环境,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基层站所执法队伍职业化建设方面:一是加强治超人员培训教育。我站对业务知识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汇总,开展重点培训,确保每名执法人员都能学懂吃透。坚持准军事化管理,由站内退伍军人定期组织开展队列队形、交通指挥手势、内务整理等方面的培训。全年开展业务知识集中培训4次,考试考核4次,准军事化集中训练2次,“岗位练兵”及执法技能比武活动1次,促进了治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深入推进路警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11月10日,我站与定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召开了联动治超工作座谈会。主要围绕“9.21”治超新政实施以来,路警联合执法工作成效,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座谈。双方就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加强信息畅通共享,处置突发事件,严厉打击夜间超限超载车辆,盲区流动稽查等工作进行了讨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路警联动治超工作协议》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超限超载联合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层站所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定期检查维护电子卡口抓拍系统,确保有效的违法信息及时推送到交警信息网络平台,形成网络监管的处罚程序。二是定期开展治超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培训,确保每名治超人员都能规范熟练操作系统。三是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得到全面应用,完善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操作,使大批量的文件迅速有效的传阅,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执法宣传工作深入人心今年,我站以“路政宣传月”活动以及《陕西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宣传贯彻、扫黑除恶宣传工作为重点,广泛宣传违法超限运输的危害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常识,征集涉黑涉恶线索,积极引导群众树立法制意识。一是在检测大厅长期设立政策宣传点,接受广大群众咨询,答疑解惑。二是在办公楼门厅位置增设LED显示屏一块,对治超政策进行滚动宣传;三是在“路政宣传月”期间,我站积极联合定边交警大队、定边段路政大队、绥定高速路政、宁夏盐池执法大队等部门开展联合宣传活动。通过开展网络在线直播、召开座谈会、送法进企业、货运场源头走访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了宣传效率。全年共出动宣传车辆60辆次,宣传人员15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4046份,悬挂宣传横幅38条,在各类媒体刊载通讯报道119篇。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群众知法、守法、护法意识,同时也为治超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三)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今年春节期间以及10月份新冠疫情点状散发以来,我站积极配合定边县政府开展陕、宁、蒙省界疫情防控工作。在两次疫情防控期间,我站不仅配合开展交通疏导、健康码查验等工作,而且还承担着疫情检查站四十人的用餐保障。广大治超人员在疫情防控一线顶风冒雪、认真负责、无私奉献,得到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一致肯定。二是完善制度。修订完善了《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等三项制度,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做到了科学精准防控。(四)安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安全工作时时讲、事事抓、处处排查工作原则。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年初与各班队负责人和车辆驾驶员签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工作中严格要求规范指挥车辆,要求各检测班外勤人员一律着安全防护背心,不得强行拦车、追车,稽查人员上路不开带病车,上下班开车系好安全带。二是强化安全教育。每月定期召开安全工作、培训会议,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2次。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活动,全年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12次,共消除安全生产隐患12处;组织应急演练活动2次(包含消防安全演练、交通应急保畅演练、交通事故救援演练)。(五)党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取得新成绩(一)强化组织建设。结合治超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党支部《议事决策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工作制度共3项;改造了党员活动室,制作党建宣传栏10块,营造了浓厚的党建学习氛围;按时足额收缴党费,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人;按时召开党员大会及支部会议,认真讨论党建各项工作,保障了支部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开展专题学习。我站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重点,以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采取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的学习活动,努力提升党员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水平。(三)深入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一是及时动员部署。按照局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站行动迅速,安排紧凑,发动充分。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王圈梁超限站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方案》,坚持党员干部全覆盖、在职职工全覆盖。通过动员部署,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二是深入查摆问题。紧紧围绕“四不一任性”整顿重点,通过设立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认真受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二、取得得主要效益一年来,我站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以推进路警联合执法制度化常态化为重点,持续深化“四基四化”建设成果,着力加强行业法制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截止本年12月31日,我站共检测车辆1791270辆,其中超限车辆218辆,分载各类货物5380.31吨;向交警部门移交超限车辆218辆,交警部门罚款198300元,扣分1065分;向运管部门抄告“一超四罚黑名单”车辆218辆,超限率稳定控制在0.1%以下。路警联合执法工作有序稳步推进,为今后的长效治超工作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2021年我站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治超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没有新鲜血液输入,管理岗位存在选人用人困难。二是治超人员整体年龄偏大,缺乏创新精神,工作思维不活跃。三是治超人员职业病问题凸显。由于长期从事治超工作,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一线治超人员脑梗、心梗、脑供血不足等疾病,望引起局领导的关注。四、整改措施(一)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宗旨意识与服务意识。(二)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技能和业务水平,确保其胜任新时期治超工作任务。(三)进一步加强同公安交警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落实工作责任,推动路警联合执法工作深入有序开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品。尽快完善超限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规范运行。进一步完善执法人员考核制度,并严格落实。(二)强化盲区治理,坚决遏制违法超限运输反弹势头。(三)强化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积极联合辖区交警、运管、路政大队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四)继续落实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坚持每天至少训练1小时,定期开展集中训练,全面提高治超队伍综合素质,提升执法形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深入推动治超联合执法工作常态化开展,进一步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努力开创治超工作新局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