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

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5 10:35
单位名称 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羊产业技术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协调管理羊产业相关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羊肉品牌宣传。
住所 榆林市西人民路37号
法定代表人 南风
开办资金 123.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29万元 64.1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好科研项目工作1、完成《陕北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规范研究与示范》《肉羊生产综合技术生产集成与示范》两个项目的验收工作,其中《肉羊生产综合技术生产集成与示范》项目已经组织申报2020年度榆林市科学技术奖。2、组织申报榆林市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申报农业领域养殖项目3项,《湖羊及其杂交一代育肥性能试验研究》项目已获得立项,并开始实施。《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升》和《优质牧草生产与加工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个项目已提交市科技局审批。3、开展《榆林市开展创建肉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申报工作。该项目已完成数据、资料收集工作,并组织编制《榆林市开展创建肉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议书》,计划于年底前报省农业农村厅。4、组织申报国家专利。2021年申报国家专利4项,目前已有“一种畜牧业羊用牧草粉碎设备”、“一种便于拼接安装的种羊繁殖用栅栏”两项获得授权。(二)开展陕北白绒山羊绒细度分析今年共分析陕北白绒山羊羊绒细度452份,全市羊绒平均细度为16.98um。其中14.5um以下的23份,占总数的5.09%,14.5um-16um的103份,占总数的22.79%,16um以上的326份,占总数的72.12%。绒纤维较细是陕北白绒山羊最主要的优良特性之一,而从2021年的全市测量结果来看,14.5um以下的山羊所占比例太小,14.5um-16um所占比例也仅仅为22.79%,16um以上所占比例达到72.12%。(三)抓好畜牧产业调研组织开展了羊产业发展调研和全市羊产业集群数据调查统计工作。形成《榆林市山羊绒品质状况调研报告》《榆林市湖羊生产现状调研报告》2份调研报告,分别分析了产业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其中《榆林市山羊绒品质状况调研报告》已推荐申报2021年度“三农”工作优秀调研成果。(四)推进羊子“产业链”建设一是制定《榆林市羊子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二是重点围绕上游饲草饲料生产、加工、研发以及下游羊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补充一批空缺项目,吸引一批紧缺人才。三是开展绘制“四张图”工作,即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重点招商图,为实施产业链建设提供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更加明确的依据。四是指导31个千只以上规模养殖项目建成投产,119个肉羊养殖示范户建成运行。(五)榆林市羊产业发展研究院各项工作组建榆林市羊产业发展研究院,设立了工作机构,羊产业发展中心南风主任任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雨教授任首席科学家,并抽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院和羊产业发展中心科研人员组成技术研发组和技术推广组。研究院办公地点设在市羊产业发展中心,研究院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一是专家大院修缮,已完成设计、预算工作,现已上报申请实施政府采购。二是《榆林羊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拟定《榆林市羊产业发展研究院任务书》。三是完成湖羊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及分析工作,并设计出适用于榆林湖羊群体的基因芯片,为开展榆林市湖羊遗传学研究及分子育种提供了基本工具。四是已经与榆阳上河、神木长青、定边八福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3个试验场地。四是已组建2000只基础母羊的核心育种群。五是从延安志丹县引入东湖F1代种公羊46只,并利用基因芯片进行遗传测定。其他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实施。(六)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工作一是组建了遗传育种技术服务团队、养羊技术推广服务团队和品牌建设宣传团队。二是开展科研项目建设,培养青年人才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组织申报《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分析研究》《湖羊GHR和POMC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其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榆林市马铃薯茎叶青贮的初步研究》《舍饲条件下陕北白绒山羊与湖羊育肥效益比较研究》4个榆林市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均成功获得立项资助,已开始组织实施。三是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撰写科技论文。2021年,《氮磷互作对不同茬次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调查》《SymbioticPerformancesofThreeMesorhizobiumhuakuiiStrainsInoculatedtoChineseMilkVetchVarieties》3篇论文获榆林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不同稻茬土壤对紫云英根瘤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绢蒿荒漠主要植物幼苗发生的数量动态及其影响因素》2篇论文获榆林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榆林市饲草产业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湖羊养殖效益及技术要点探讨》《“新冠”疫情对榆林养羊业发展的影响及建议》4篇科技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七)高质量完成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羊肉保供任务。指导神木市长青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神木市旺洋农业有限公司专供养殖企业(基地)按照“专场专供、专圈饲养、专人监管、专线屠宰、专库存放、专车运输”的“六专”要求,为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专供肉羊2300只,以两个“零发生”,三个全覆盖和两个100%的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十四运”羊肉保供工作。(八)完成畜禽种质资源普查。积极指导督导12县区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提前完成了2021年的畜禽遗传资源录入工作。(九)抓好科技特派员及“三区”人才工作市科技局聘任10位中级以上科技人员为“三区”科技人才和市级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和市级科技特派员,分赴8个县市区,包村支企,指导产业发展、引进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共包抓12个乡村振兴村,服务10个养殖企业(场)。指导养殖场发展,引进优质种羊400只,开展培训18次,培训人数456人次,发放《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实用技术手册》、《榆林绒山羊养殖与繁育实用技术》等200余册,养羊、疾病预防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推广秸秆高效加工利用技术。目前全市依然较为严重的农作物秸秆浪费现象,或焚烧、或被直接还田。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还造成了资源的大大浪费。因此,重点推广秸秆高效加工利用技术。购买铡草揉丝机、割草机等机械设备,节约了大量劳动力,节约了人工成本,使养殖场(户)实现了机械化养殖,增加效益。2、开展羊子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分别从合理选址、布局规划、设施设备、饲养管理、营养调配、防疫条件建设、疫病防治、养殖技术等方面指导,创建羊子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0个。3、包抓联系责任制落到实处。我单位选派17名干部包抓6个县区市1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深入村户进行面对面对接,宣传中省市关于三农政策,开展调查研究,完成防涝抗旱、种植、养殖等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的收集汇总上报,以及所需技术服务和工作帮助。通过现场、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科研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4、助推全市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据调研统计,2021年羊产业总产值达129.93亿元。全市羊子饲养量达1231.91万只(存栏764.87万只,出栏467.04万只),同比增长30%;其中山羊饲养量1033.70万只(存栏646.20万只,出栏387.50万只);绵羊饲养量198.21万只(存栏118.67万只,出栏79.54万只)。全市湖羊饲养量31.45万只,同比增长23.82%。全市饲草面积达2457.10万亩,其中天然草地面积1376.6万亩,人工草地面积517.7万亩。研究制定了《2021年榆林市羊产业布局规划》《2021年榆林市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突出推广以湖羊为主的优良肉绵羊品种和肉毛兼用细毛羊品种;以已落地我市的中盛、中德合作应马安公司等企业为抓手,组建育种核心群;大力培育发展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扶持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千只规模肉羊养殖场;优化羊子屠宰加工布局,发展全产业链或形成产业联合体,为全市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存在的问题1、我单位上面没有省羊产业发展中心,下面没有县市区羊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业务上下对接有困难。2、随着羊子养殖规模的扩大,羊子饲草料的来源、研究、综合利用比较落后,羊粪的资源化、分级化经营没有得到重视,羊子的精细化、品牌化发展需要加强。3、工作经费严重缺乏,自今年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成立以来,虽然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羊产业工作全面展开,但由于工作经费少,致使部分工作衔接不紧密。4、市局下达羊子发展任务十分明确,但用于发展羊产业的资金分配不明确,严重阻碍羊产业的发展。四、整改措施1、加强技术培训,做到市、县、乡层层培训,主抓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且让每次的培训落到实处,让畜禽养殖户能接受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2、多措并举,搞好宣传推广工作。五、2021年工作计划1、进一步做好横山区响水镇沐浴沟村的乡村振兴工作。2、做好榆林市羊产业发展研究院各项工作。3、继续积极争取省市科研示范项目,派遣技术人员服务各县市区乡村振兴。4、抓好羊子标准化建设,羊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广、示范、应用等。5、积极开展羊产业技术培训2期。6、积极推广肉羊品牌,支持我市乡村振兴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