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第一医院

榆林市第一医院

发布时间: 2022-03-15 10:32
单位名称 榆林市第一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临床诊疗与护理、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陕西省绥德县文化路59号
法定代表人 冯丙东
开办资金 84715.8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榆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9282.07万元 84280.7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第一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257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市卫健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党建工作全面加强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备案“三重一大”事项205件;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学习,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共开展了学习和实践活动49次;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接收预备党员12人,预备党员转正13人;推进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收集整理“四不一任性”相关问题1152条,查处典型案例3起并上报市卫健委,促进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二、医院管理不断规范一是人事管理方面,引进专业技术人员90名,护理人员62名。完成了914名正式职工机关养老保险系统信息录入工作;二是财务管理方面,完善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成立了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医院经济管理年活动;三是医保政策全面落实,成立贯标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了15项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赋码、映射匹配、系统测试等工作。三、医疗质量不断提升一是医疗管理得到加强;二是护理服务更加优质;三是门诊管理日趋规范;四是院感防控不断强化;五是药事管理成效明显。四、科研教学成绩显著全年获得省级科研成果7项,市级科学技术奖9项,市级科技成果10项,发明专利68项。获批省级科研项目2项,市高新区科研项目9项,市级青年人才托举工程4项。发表学术论文559篇,其中SCI论文15篇。五、综合保障持续加强一是基础建设方面;二是设备投入方面;三是信息化建设方面;四是安全生产方面;五是文化建设方面。六、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严格落实预检分诊、首诊负责、闭环管理等工作制度,建成全市唯一万人核酸检测基地,全年完成核酸采集136213人次,核酸检测1384573人份,接种疫苗54399针次,接诊发热患者6613人次。七、乡村振兴和对口支援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二是完成了医院对口支援任务;三是完成了大病患者救治工作。八、医疗保障任务出色完成圆满完成上级领导来榆考察、十四运、残特奥会等各类医疗保障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工作,全年两院区共完成各类医疗保障75次。九、取得的主要效益1.经济效益2021年医院收入总额114135.96万元,同比减少1672.04万元,减幅1.44%。其中:财政拨款7804.64万元,同比减少5428.8万元,减幅41.02%;医疗收入105979.26万元,同比增加3740.67万元,增幅3.66%;其他收入352.06万元,同比增加16.1万元,增幅4.79%;接诊门急诊患者830469人次,同比增加17.59%;出院患者52604人次,同比增加6.66%;完成各类住院手术23571人次,同比增加18.72%;床位使用率72.38%,同比增加1.39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9.94天,同比减少0.52天;门急诊次均费用398.79元,同比增加2.41%;住院次均费用13584.2元,同比减少7.09%。2.社会效益(1)医院重新选派驻绥德县中角镇庙沟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并与原驻村人员开展“传帮带”交接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开展对佳县县医院、绥德县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根据受援医院实际需求,派驻高年资主治医师驻点支援。全年共接诊患者6370人次,完成手术41例,举办学术讲座30次,同时选派院感、检验、护理专业专家开展疫情防控指导;榆林院区收治全市各县区农村贫困人口25种大病患者合计912人次,绥德院区收治全市各县区农村贫困人口30种大病患者合计894人次,其中两院区指导帮扶的绥德县、子洲县、佳县、府谷县合计1259人次。(2)组建68人的整建制医疗队,接管西安市胸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病区,选派17名医护人员支援西安,参与咸阳机场、院前急救、集中隔离点的疫情防控,选派712名护理人员进驻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卫生健康服务,协助完成核酸采集、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十、目前医院存在的问题1.医疗技术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高层次技术人才匮乏,优势学科群建设推进缓慢,区域影响力不强。2.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较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3.医院精细化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滞后,医疗、医保、物价、设备维修、后勤保障等精细化管理水平低,加之医院历史债务较多,疫情防控支出大,运行成本较高,医院运营压力较大,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4.医院文化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职工执行力不强,主动服务意识较弱。十一、整改措施1.大力提升医疗技术核心竞争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力度推进优势学科建设工作。2.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3.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一是抓好信息化建设;二是规范医疗设备管理;三是强化医疗保障管理;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五是加强后勤服务管理。4.强化医院文化建设。十二、下一步工作计划1.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以党史学习教育、干部作风整顿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制度作用,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工作要求,持续整顿“四风”,加强行风建设,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完成指令性任务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工作要求,对标对表,完成2022年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开展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做好“两巩固、五创建”“一城四创”等创建工作,配合完成全市医疗保障和应急救援任务。3.坚持问题导向,完成医院发展重点工作(1)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国家、省、市的工作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完善发热门诊设施设备,加强预检分诊和病区管控,强化人员培训,实施发热患者闭环管理,确保院感事件零发生。(2)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加强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做好国家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神经内科的建设工作;肝胆外科、心血管内科做好省级重点专科中期验收和终期验收工作;推进妇产、护理、麻醉、重症、呼吸等优势学科申报省、市重点专科。(3)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落实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注重住院病历质量管理,提高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和完成率。落实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推行多学科诊疗。(4)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评价、反馈、追踪护理质量问题;鼓励各护理单元开展创新护理服务举措;建立护理岗位管理和护士分层级管理体系;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强化患者疾病健康知识宣教,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5)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加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日常教学质量督查。(6)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特别是绥德院区的人才引进。科学核定临床医技科室人员职数,优化全院人员配置。解决未入编正式职工编制手续,推动退休职工、在职正式职工养老统筹缴纳工作。(7)加强医院运营管理。加强预算监督和考评,持续完成经济管理年活动中各项重点工作;充分利用新设备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加强收费管理,完善医疗、护理、医保、价格等多部门联合检查机制,坚决杜绝违规收费行为;扩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招生范围;加强设备、卫生材料管理,降低库存,节约成本;开展节能减耗活动,推进高效节能设施的安装,普及节能减耗知识。(8)加快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强化医疗保障管理,规范医疗设备管理,加强后勤保障管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压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