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安康市>
安康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安康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2-03-15 10:03
单位名称
安康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辖区辐射环境安全和群众辐射环境合法权益。辐射工作单位日常管理和环境监察放射源和电磁辐射申报登记辐射环境定期检测参与辐射环境<事故/投诉/纠纷>调查处理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13号
法定代表人
刘媚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全力做好辐射环境监管工作,保持环境优良。1.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国税局对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规范涉辐企业和单位日常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安全。2.开展2021年度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执法检查活动。3.联合市卫健委开展医疗机构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处置情况排查统计工作。4.牵头编制《安康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于11月20日经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5.开展2个国控点位水样采集、送样(按季度开展);大气电离辐射环境监测气溶胶、气碘采样(按月开展)和十四运辐射环境监测保障任务;按要求完成安康新建3处大气电离辐射环境监测自动站选址工作。6.对辖区纳入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名录的伴生放射性矿开展环境辐射监测工作。7.开展“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管理系统”年度数据质量核查工作。8.落实辐射类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9.联合安康市中心医院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演练。10.妥善处理应对辐射环境投诉。11.深入开展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12.深入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二)不断加强固体(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工作。1.按时完成2021年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现场核查工作、固废污染信息公告发布等工作。2.积极开展危险废物执法检查,确保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3.扎实开展固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4.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做到了危险废物来源可寻、去向可查,全程监管,风险可控。5.积极主动做好固废监管中的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6.持续深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工作。(三)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成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落实中、省、市放管服改革要求,梳理完成涉辐射类、固废(危废)类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化信息;承接省厅委托市级开展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等行政审批事项,制定事项办理流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工作职责,我站负责全市辐射环境监管和固体(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工作,2021年,重点核技术应用单位年检查率达到100%;废弃放射源收贮率达到100%。全市有核技术应用单位96家,组织开展辐射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78人次,检查核技术应用单位110家次,制作现场检查记录105份,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6份。全市2021年以前废弃放射源全部收贮,废弃放射源收贮率100%。1处电离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2处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运行正常,监测数据与省辐射站联网并实时上传。2021年,我市全年未发生辐射环境事故,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危险废物环境安全,固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效果显著,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考核通过省级核查。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单位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辐射环境监管、监测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二)改进措施:一是合理分配工作,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二是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加强辐射环境现场监测与应急监测培训,提高辐射环境监管、监测能力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做好日常固废环境管理工作,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强化源头防控、污染治理、循环利用,持续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水平。(二)推动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制度改革,落实“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持续提升危险废物“三个能力”。(三)持续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加强医疗废物处置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两个100%”工作要求(即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和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废水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推动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补短板建设,提升优化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四)推进“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推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组织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环境监管,持续推进废塑料加工制品生产、使用及利用行业环境整治。(五)健全全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加强辐射监测能力建设,增强辐射环境监测水平。(六)进一步提高我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防范化解辐射安全隐患,保障辖区核与辐射安全可控。(七)全面深入开展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八)持续深入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