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学生服务中心(佳县学生资助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核、发放、回收工作;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后勤服务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路185号(教体局窑洞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志江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6万元 | 1.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党史学习,筑牢理想信念。 (一)全面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制定出台了《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1、深化党史理论学习。一是聚焦重点集中学。引导党员干部进行专题学习,确保学习全覆盖。二领导干部带头学。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召开专题会议带领全单位认真学习。 2、参观党史实践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组织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先后赴延川梁家沟、米脂杨家沟和佳县神泉堡等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学习,激励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高考期间搭建爱心助考点,为考生免费发放矿泉水、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今年发放助学贷款1415.52万元,助学金350.72万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制定出台了《佳县学生服务中心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查找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和任性用权等问题,通过问题整改、警示教育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有效推动。 二、加强政策宣传,传递教育好声音。 (一)散发各类宣传单,使教育政策深入民心。今年五月初,我中心工作人员对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进行有关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讲解,发放《致贫困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和《佳县2021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贷流程》3000份。我中心利用高考期间在佳中、一小和一中考场外对家长及考生散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撰写的《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高职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一览表》和《2021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通知》6000份,使家长和同学们知晓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解除了他们无法负担学费的后患之忧。 (二)利用佳县教育QQ群、佳县教育微信平台宣传各类教育帮扶政策。利用佳县教育QQ群将《致贫困学生的一封信》电子版下发各中心学校,及时张贴并散发到镇、村学生及家长手中。七月份,在佳县教育微信平台发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信息,让社会、学生和家长了解国家的有关助学贷款政策。 三、加强资助育人,落实惠民政策。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 为了进一步发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教育帮扶作用,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确保“应贷尽贷,好事办好”。八月至十月份,经过三个月紧张、有序的工作,我中心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为我县1741名大学生办理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贷款金额共计1415.52万元。根据榆林市中小学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关于调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额度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时在教育帮扶政策中将助学贷款金额进行了调整,本专科生,每人每年12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16000元。 (二)中央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资助情况 为了使更多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今年核拨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路费。学生服务中心通过本人申请、评审、公示,确定了170名贫困大学生为最终受助对象。其中资助省内院校录取的学生 140名,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的学生 30 名,每人1000元,现已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 2021年中央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教育助学项目继续在我县开展。通过本人申请、学校初审、主管部门复审,最终确定39名教师为资助对象,共计资助金额41万元。其中重点资助1人,资助金额3万元。 (三)从学前到中职的资助情况 2021年我县对适龄在园幼儿100%免除保教费。2021年共发放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43.54万元,资助人数1161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共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80.27万元,惠及3151人次。2555人次享受四类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助金额67.46万元。县财政均严格按文件要求的比例百分之百匹配资金,“一补”资金已全部下发到受助学生手中,无结余。普通高中共发放国家助学金50.6万元,惠及454人次。国家助学金现已通过银行卡的方式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中职共发放国家助学金8.85万元,惠及88人次。 (四)落实国家营养改善计划情况 本年享受营养餐学生9542人次,资助金额 386.85万元。 四、加强后勤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一)精心组织,落实了作业本、学具和校服的配发工作。2021年共发放作业本38.43万本,发放金额77万元;发放学具13493套,金额9960元;校服2552套,金额35万元。 (二)开展后勤管理与资助工作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学校业务人员业务能力。组织召开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议,并发放了由我单位汇编的《佳县学生服务工作指导手册》,120多名业务人员参加了培训,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加强督导,不断提高中小学后勤管理水平。本年度我中心集中组织了三次中小学(幼儿园)后勤管理与资助检查调研工作,采取实地查看资料、座谈了解、现场调查等方式进行,并下达了《佳县中小学(幼儿园)后勤与资助工作督导检查用表》,要求各学校对照存在问题逐条整改,并将整改报告上报。 (四)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做好中小学后勤管理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我单位召集各学校校(园)长对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进行详细部署,要求各学校对照《榆林市中小学后勤管理示范学校创建评估体系(试行)》指标,逐项逐条进行评估,并做好自评自查报告和得分情况。初步拟定创建示范学校四所,分别是王家砭中心小学、通镇中学、佳县中学和佳县第二幼儿园。 五、加强助贷款回收,弘扬感恩还贷。 2021年底本息到期的学生有 2159人,应收本息共计325.31万元。由于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学生联系困难大,工作任务重,范围广,结合工作实际,对应还款的学生采取了以下催收措施。 (一)在县城人口集中的地方张贴《2021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告知书》;利用移动短信平台为借款学生及家长群发还款通知短信,每周发两次;利用佳县教育QQ群将本年度应还款学生的信息表传至各乡镇联络员,并张贴到各乡镇的公告栏处,提醒借款学生按时还款。 (二)学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应催收借款学生或家长进行告知提醒。对于联系不上的学生,通过镇政府、村委会和社区积极配合,询问联系方式,直到还款为止。 (三)对应还本息的学生或家长散发支付宝还款流程宣传单3000余份,鼓励学生用支付宝还款。 六、加强财务纪律,做好财务管理。 今年,我中心对各项资助款严格管理,坚持严谨、公开的原则,保证专款专用,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切实做好各项资助款的发放工作。 七、取得的主要效益。 1、2021年我县对适龄在园幼儿100%免除保教费。 2、2021年共发放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43.54万元,资助人数1161人次。 3、义务教育阶段共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80.27万元,惠及3151人次。 4、2555人次享受四类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助金额67.46万元。普通高中共发放国家助学金50.6万元,惠及454人次。 5、国家助学金现已通过银行卡的方式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中职共发放国家助学金8.85万元,惠及88人次。 6、本年享受营养餐学生9542人次,资助金额 386.85万元。 精心组织,落实了作业本、学具和校服的配发工作。2021年共发放作业本38.43万本,发放金额77万元;发放学具13493套,金额9960元;校服2552套,金额35万元。 7、为了使更多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今年核拨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路费。 8、2021年中央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教育助学项目继续在我县开展。通过本人申请、学校初审、主管部门复审,最终确定39名教师为资助对象,共计资助金额41万元。其中重点资助1人,资助金额3万元。 八、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贷款容易还款难”,目前本单位存在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收困难的问题。 九、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单位通过打电话、QQ、微信、企业微信等网络平台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大学生能有充分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完善还款渠道,是还款方式多元化、灵活化。 十、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认真做好后勤管理与学生资助工作,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一)加强党建工作,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做好党建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上岗人员管理,规范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审批手续。 (二)加强教育资助,不断提升惠民水平。开展好2022年度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做好学生作业本、校服和学具的订购发放工作。 (三)加强后勤管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维修及食堂“明厨亮灶”工作。做好监管,保证“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高标准实施。着力改善餐饮环境,注重监控硬件设施的建设。创建文明宿舍,营造舒适、绿色、和谐的育人环境。 佳县学生服务中心 2022年3月7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