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体育中心

渭南市体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4 16:17
单位名称 渭南市体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支持体育发展,弘扬社会公益。为群众健身、体育竞赛、体育产业提供服务;承办各类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做好体育中心运营、设施维护、场地开放等。
住所 渭清路与乐天大街十字西北角
法定代表人 苑烨
开办资金 18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7万元 749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2021年以来,在市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团结、创新、担当、奉献”的体育精神为引领,以“放管服”(放手发展、科学管理、保障服务)”为抓手,围绕“12345”工作思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较好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四运赛事保障工作,申报了“陕西省现代城市体育综合体”。1.增强责任担当,圆满保障十四运赛事。围绕“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添彩”的总要求,以争创最佳赛区为目标,立足中心实际,全面完成了场馆升级改造工作,制定了中心赛事保障工作方案,成立中心十四运赛事综合协调组、场地运行组、场地器材组、安全保障组四个工作组,确保筹备保障工作衔接有序、有条不紊。在组委会、市执委会、竞委会及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了举重、足球项目测试赛、正赛各项筹备保障工作。2.聚焦精细管理,实现保障服务新高度。一年来,中心场馆累计开放362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全民健身日免费开放16天,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70小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户外健身场地全年免费开放,累计接待32万余人次,完成6160人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积极参与市十四运筹备工作,制定了渭南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场地运行部工作实施方案,全力保障了市十四运会开幕式场地安全搭建活动;保障了市体校游泳队、田径队、篮球队、羽毛球队等训练活动,已开展5项194场次赛事活动(其中体育赛事类活动33场,公益活动58场,会议培训75场,会展活动4场,考察调研观摩24次)。保障了2021陕西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陕西省群众足球超级联赛、渭南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成人组)篮球比赛、我要上全运系列比赛及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全民健身系列赛事。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中心充分利用媒体平台扩大宣传,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搭建健身文化交流平台,加大各类赛事、培训及场馆的宣传力度,普及健身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科学健身的知晓率、参与率,营造全民健身舆论氛围。2021年全年,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信息累计达169条,官方抖音发布信息累计达82条(其中十四运会17条,奥运专栏4条,赛事预告12条,疫情防控4条,场馆宣传45条)赛事直播9次,累计获赞1500余次,累计播放量50万次。2、中心在统筹发展和安全运营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节能降耗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平台实现精细化运营,有效降低了场馆能耗和管理成本。坚持提质增效,实现经济任务稳增长。中心围绕“抓增效、降能耗”,实行场馆“放管服”改革,全力以赴抓收入,全年累计完成经济目标任务。3、围绕中心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了场馆开放管理办法、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各类赛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制度机制。为深入落实中省市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聚焦便民利民,优化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温度,实施场馆“放管服”改革,有效解决了场馆管理粗放、服务质量不高、经济收入短板等问题,进一步激发场馆发展活力,破解场馆发展难题,解决场馆发展短板,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服务升级,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健康、和谐、温馨、有序的健身环境。4、为深入推进“运动是良医”的健康理念,倡导积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科学健身意识。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深入推行“六个一”活动,即与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市骨科医院专家保持良好关系,指导相关业务,建立了一个智库;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测试设备,优化测试系统,打造一个全面的监测平台;有计划的对市民进行体质测定,科学指导人们开展体育活动,开设好一个门诊;根据测试成绩经过科学的综合分析后,开出一个运动处方,并将结果上报上级国民体质监测主管部门;汇总汇编了2021年度成人、儿童测试数据,建立好一本台账;邀请市骨科医院骨科主任田宏强讲授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科学健身讲座。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2021年,虽然完成了目标任务,但在日常管理、运行和维护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活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制度规范化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运动设施维护和维修经费不足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等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完善组织架构,争取政策支持,切实抓紧落实时间节点等。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全力以赴,办一届精彩圆满的市十四运。围绕渭南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成立市体育中心赛事工作组;精心做好体育场塑胶跑道维修维护及三块天然草坪足球场地的养护监管工作;2.精细管理,用心用情做好体育服务。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围绕场馆“放管服”,加强中心水电气等节能降耗工作,严格控制运行成本;保障国民体质监测常态化的向市民开放,大力开展进社区、机关、学校、企业、乡镇等免费体测活动,持续深化“六个一”活动;3.以官方抖音、微信等自媒体为载体,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搭建健身文化交流平台,加大各类赛事、培训及场馆的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源,营造全民健身舆论氛围。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及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将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确保运行工作安全有序,重点做好电梯、锅炉、消防等设施设备的检修维护,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4.互利共赢,全力打造中心产业运营综合体。制定2022年体育产业运营管理办法及经济目标任务,并逐步分解至部门场馆,大力拓展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中考体育等体育培训业务;加强“后十四运”时代场馆利用率,打造赛事名城,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