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长城路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

榆林市榆阳区长城路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3-14 14:3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长城路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区域内畜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控、检疫畜禽良种繁育改良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指导、服务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指导
住所 榆林市长城中路26号
法定代表人 王智峰
开办资金 15.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畜牧兽医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56万元 15.5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长城路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变更了法人及单位名称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业务情况(一)动物疫病防控1、动物疫病防控强制免疫。区畜牧兽医局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动员会后,我站立即行动,主动对接辖区办事处,组织召开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会,由副站长包片,业务干部包村,严格按照“属地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疫病防控原则,参照《榆林市2021年重大动物免疫方案》要求,对区域内H5+H7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羊牛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强制免疫,对猪瘟、猪蓝耳病进行全面免疫,并在今年初与辖区规模场户(养鸡场3户、牛场9户、养猪场5户、养羊场8户、注册鹿场1户)签订了《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合同书》,对这些养殖场义务提供技术指导,并派专人对其防疫进行监督。切实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圆满完成了春秋两季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全年畜禽免疫密度和耳标配带率达到了100%,抗体合格率95%以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区域内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2、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加强辖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我站积极普及防控知识,做好污染源控制、疫情监测、养殖场巡查等联防联控工作,坚持一日排查、一报告制度,与各生猪养殖场签订《动物调出调入责任书》和《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合同书》,大力清理不规范养殖场。在巡查中对养殖场进行现场消毒指导,坚决取缔泔水饲喂动物,对畜禽粪便未规范处理的养殖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要求规范处理好污染源,同时要求养殖场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强化疫情预防。全年累计排查养殖场户50多场次,免费发放培训宣传资料2000余份,一年来区域内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二)畜产品质量安全1、产地检疫。2021年我站严格按照动物检疫法相关规定,做到票证相符,无违规开票、隔山开票,禁止不检疫出证现象。利用智慧动监系统使追溯体系进一步完善。检疫或调出调入种畜必须存留贩运车辆备案信息、养殖场户身份证信息、检疫动物照片和影像资料、标识信息等,宠物必须具有免疫证明,并存留复印件。2、组织区域内养殖场户、饲料兽药经营主体共计120人次召开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培训会,培训内容包括动物防疫、检疫法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畜禽养殖投入品、兽药休药期等有关内容。并组织人员多次深入实地,对辖区饲料兽药生产销售企业、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收购储运企业、经纪人等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实地就禁限用兽药管理、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落实畜牧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落实低毒兽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行兽药良好生产和规范经营等进行了现场指导培训。全年累计分发养殖、生产档案50份、宣传资料1600余份。3、进一步完善智慧动检系统:今年我站组织全体干部多次参加智慧动检操作培训,并结合秋季集中动物防疫备案养殖场户67户。通过智慧动检系统完成耳标发放及免疫信息,初步形成免疫信息电子化。(三)种畜禽资源普查全区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培训会议后,我站立即行动,成立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及时对接区畜牧技术推广站,组织辖区长城办和朝阳办的40多位普查员进行会议和现场培训。联合办事处历时一个月对辖区涉农村组进行入户普查,于10月初全面完成辖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及数据整理和上报工作。其中长城办普查养殖场户37户,羊子存栏1058只、种公羊15只、能繁母羊507只,牛存栏41头、能繁母牛25头,猪存栏107头、种公猪1头、能繁母猪12头,陕北毛驴存栏38头、种公驴4头、能繁母驴25头,意蜂160箱,骆驼6头;朝阳办普查养殖场户145户,羊子存栏3823只、种公羊76只、能繁母羊1722只,牛存栏634头、能繁母牛282头,猪存栏548头、能繁母猪81头,禽类28288羽,佳米驴49头、种公驴3头、能繁母驴9头,意蜂970箱、梅花鹿66头。在普查期间我站普查进度和精准度一直排名全区前列,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四)业务学习及宣传培训一是组织干部职工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系统学习了党史、《动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政策方针和技术规范,累计全年每人撰写业务笔记、政治笔记各1万字以上、学习心得体会4篇。二是8月份组织全体站员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9月份组织技术干部进行现场采血打针等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三是针对我辖区14个行政村部分养殖户进行了养殖实用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及无害化处理方法培训,全年累计配培训2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觉防疫意识健康养殖意识。四是动员全站干部职工就我区域及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等投递新闻稿件10多篇。(五)加强制度建设1、制定《榆林市榆阳区长城路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岗位职责及各项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考勤制度,并专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2、制定《动物耳标使用管理制度》、《动物防疫档案管理制度》、《长城路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推行养殖业黑名单管理机制》、《兽药管理制度》、《动物养殖场兽用药品休药期制度》等制度,全面实施健康养殖,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六)指令性工作及站容站貌建设1、配合局机关及上级业务部门完成畜牧产业项目、产业扶贫、污染源普查、养殖小区流行病学调查、畜禽统计、犬只狂犬免疫、布病扑杀及非正常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等指令性工作。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抽调技术干部1名,积极配合主管局负责的集中隔离酒店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单位进出人员的扫码、测温、登记工作,确保疫情防控落到实处。3、利用工作经费全面翻新了单位院子、疏通了下水,室内塑料扣板贴墙、更换窗户等工程,极大改善了站容站貌。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确保我区域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我区域养殖户的经济效益。2、有效的杜绝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我区域内没有发生过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3、切实培养了我区域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养殖户。4、通过一年的坚持学习,使我站干部在政治、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上不断提升,为我区域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存在问题1、中心城区禁养区内个别外来户零星养殖牛、羊等有死灰复燃现象。2、城郊、城乡结合部不规范、不卫生的畜禽养殖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环境。3、动物产地检疫当中因我站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所限,运畜车辆无法进入,给养殖户畜禽产地检疫带来不便。四、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区畜牧兽医局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具体工作安排,我站继续以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常规工作为重点,以其他指令性工作为主线,积极开展站务建设,不断加强干部职工自身政治业务素养,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意识,扎实推进区域内养殖业绿色、健康、稳步发展。1、认真搞好春秋两季动物强制免疫工作,重点做好以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畜禽免疫密度和耳标配带率达到100%,抗体合格率100%,畜禽养殖档案登记100%,区域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2、认真开展产地检疫等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按照动物检疫法相关规定,做到票证相符,无违规开票、隔山开票,禁止不检疫出证现象;全面做好畜禽调运备案、兽药饲料添加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监管工作,确保产地检疫率达到100%,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率也达到100%,区域内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3、认真开展产业扶贫巩固等其他指令性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区域内畜禽养殖数量,并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档案。主动对接区域内办事处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确保每月2次实地到户指导畜牧产业脱贫户畜禽健康养殖起到实效。全力实施好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效完成主管局和区域内办事处交办的其他指令性工作。4、认真开展站容站貌建设和本站的管理工作,开展单位外墙微修工程,不断改善单位办公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制度管理人、责任约束人,全力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职工队伍。5、认真开展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及宣传培训工作,以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系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和畜牧兽医业务知识,全年每人撰写业务、政治笔记各1万字以上、心得体会4篇、个人年终总结1份,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深入辖区养殖户就养殖实用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及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宣传培训,全面增强他们的自觉防疫意识健康养殖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