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渭南市人力资源市场)

渭南市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渭南市人力资源市场)

发布时间: 2022-03-14 14:34
单位名称 渭南市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渭南市人力资源市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各类流动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档案保管、人事和社保代理、人力资源交流、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就业创业指导、就业见习、创业服务等。
住所 渭南市车雷街69号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东配楼二层
法定代表人 马会斌
开办资金 25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9.62万元 22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中心在市人社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强化服务,认真做好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2、强化责任,创新服务,认真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代理各项服务工作。3、按照省市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活动;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及跟踪服务工作;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服务工作。二、社会效益情况。1、目前档案室库存各类流动人员档案70109余份,2021年接收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565份,办理提档手续768份,办理机要邮寄档案284份,协助入学、入伍、入职政审39人次,出具政审材料22份;为存档人员查询并复印入党材料等275余人次,协助提审退休人员档案559份;开具调档函、存档证明103份;接受各项咨询和档案查询服务2173次,完成档案信息系统录入1.7万余份。2、灵活就业人员代理服务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线下同时受理业务。一年来审核灵活就业人员档案1620份;审核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856人;完成代理人员医疗保险的征缴3071人;做好代理人员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办理退休人员资料审核上报764人,办理退休证28个;办理独生子女补助金资料审核上报199人;审核死亡人员一次性抚恤金84人;特殊工种入库信息登记64人;审核上报卫生类护士资格报名及工程类评审资料共280人;接待电话咨询2425次,回复群众投诉事项14件。3、按照省市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2021年我们共组织开展现场招聘会5场,网络招聘会15场。共计参会单位2210家,提供就业岗位64296个,累计入场求职136834人,经洽谈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9727人。4、2021年全市共认定见习单位387家,参加就业见习共1587人,其中市直单位参加见习263人;拨付2020年见习补贴共计89.2万元。完成了四个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项目的资料收集、申报审批、实地考察等工作,已下拨贷款20万元。印发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8000册。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各项工作任务都能够按照上级要求和规定按时完成,但缺乏创新性,存在工作标准不高的问题,有些工作与兄弟地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改进措施:本年度内要加强管理,完善内设机构,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加强人员学习培训力度,努力争取各项业务在全省前列。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理顺内设科室职能,明确人员责任,完善各项制度,保障工作开展;2、加强档案管理,按照全省安排部署,加快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3、创新服务方法,方便办事群众,进一步做好灵活就业人员代理服务线上办理工作;4、继续搭建好就业招聘平台,根据市内疫情防控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5、加大宣传省、市就业创业政策,指导各县人才中心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就业跟踪服务、青年见习等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我市各类重点求职群体实现就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