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参与实施中省市县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项目和奖补政策兑现;运营维护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县石雕产业发展工作。 | |
住所 | 绥德县名州镇小街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慧 | |
开办资金 | 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工业商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1.4万元 | 40.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0年绥德县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以来,我中心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围绕“疫情防控,服务中小企业、行业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通过务实的作风,切实认真服务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下面就我中心2021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2022年的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一、2021年开展业务活动(一)“散乱污”工作情况一是2021年1、6、9月安排各镇对辖区的工业企业进行地毯式摸排,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同时建立核查督查台账。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9次组织人员深入各镇和企业加大督查检查力度,“散乱污”工业企业集中整治工作逐步转为常态化管理。二是按照一企一策的整治原则,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对“散乱污”工业企业做到发现一家整治一家,确保措施到位,取缔彻底、台账完善。之前列入整改认定标准的8户企业(4户取缔,4户提升改造)按照要求,依法依规,不打折扣完成整改,4户取缔企业做到“两断三清”,4户改造升级企业完善了相关手续,并在绥德县政府网站进行了整改公示,2021年7月完成了销号材料的上报,同时加大日常的检查监管力度,坚决杜绝清理取缔的企业死灰复燃。三是对于省生态厅榆林督察局在2020年11月的检查督查中,发现绥德县源泰木业有限公司整改不到位,现场杂乱,生产车间未全部密闭问题。绥德县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在接到反馈的问题清单后,高度重视,按照问题清单及时对企业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确定整改时限,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随时关注企业整改情况,全面推进问题整改,目前该企业已经按要求完成整改。市委环保督察组在今年督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绥德县王艳军石材加工厂沉淀池由于冬季冻裂,造成渗漏,我们及时给企业提出先整改、后开工的要求,目前该企业沉淀池渗漏问题也已经完成整改。(二)石雕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目前我县共有石雕加工企业43个、个体和摊点40个,从业人员1200多人(含季节工),这些石雕企业主要集中在四十铺镇、薛家河镇和名州镇的刘家湾村等210国道沿线村庄,基本上都是小微企业,厂房基本以租赁为主。绥德石雕产业是我县的特色产业,它的发展对于转移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安排工作人员每季度对县域内中小企业进行扫黑除恶、乱象治理、安全隐患(消防安全、日常生产安全)反恐排查工作。(四)预警监测工作针对原来预警监测企业在上报数据的过程中出现的不报,逾期申报,申报错误多的问题,我们在9月份对原来的预警监测企业进行调整,省平台和工信部平台目前各录入监测企业30户,确保了预警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为进一步解决我县中小企业人才短缺问题,根据榆林市工信局《关于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中心根据主管局制定的《实施办法》,配合主管局完成了高校毕业生进民企工作任务。这项工作共为13户企业选聘申报优秀大学生17人,这其中有脱贫岗位1个,有效缓解了企业用人需求。(二)宣传效应显著。2021年5月9日,西安美术学院37名雕塑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绥德,在我县国家级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鲍武文的“非物质文化传习所”开启了为期半个月的石雕课程实地教学活动。绥德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安排我中心积极配合,为美院师生开展石雕工艺学术研究提供支持,为校企对接合作全力协调。为我县石雕艺术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三、存在得问题由于主客观多重原因,我县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存在自身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化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从发展环境上来说,我县中小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整体规模小。全县2800多个企业,多为“土生土长”的小微企业,很少有外部投资的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总产值较低,整体市场竞争力还较弱。二是工业薄弱。与榆林北部县区比较,我县缺少资源型企业支撑,工业以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主,其他制造业近年虽有突破,但也处于起步阶段;而作为我县工业主要构成部分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也多为初级加工企业,处于产业链底端,获利能力较弱。我县是杂粮产区,但在酒、醋等生产方面还没有一家正规企业。三是石雕企业“小散乱”的问题。石雕产业园区建设滞后,四十铺镇“石雕文化走廊”零散办厂、单打独斗的现状仍未彻底改观。四普遍投入不足,目前虽有绥德汉馍片、天鹏饲料、兰花花杂粮等几个在周边省市区域市场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但还尚未形成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产品。五是对县域经济贡献小。我县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产值营业收入低的原因,加之多数工业企业为涉农免税企业,导致中小企业对政府财政收入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十分有限。六是发展环境有待改善。近年来,我县发展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服务和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诸如工作机制不畅通、从业人员能力不强等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四、改进措施(一)服务好企业的项目申报、实施、资金的兑付。抓好“县中小微企业升级工程”,努力扩大服务面,提升服务业绩。加强政企互通互助,不断激发企业动力活力,形成帮扶强大合力,争取2022多家企业实现小升规。(二)利用各种网站、微信等手段大力宣传,举办各类形式的活动,并开辟新的宣传途径,主动走出去参加各类展销活动;积极宣传平台,扩大平台知晓度,提高平台服务面。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做好石雕企业的规范化、产业化的服务工作。合理规划石雕企业产业园区建设,企业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为我县形成一个特有品牌、特色产业的发展服务。(二)加强平台管理服务,做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严格按照考核指标做好各个平台服务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按照新理念、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培育引进优质服务机构,充实平台服务力量。(三)加大政策落实服务,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抓政策落实”活动,帮助企业了解、吃透、用好政策;建立和创造企业紧缺人才引进平台。(四)改善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水平。邀请知名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为我县中小企业系统工作人员及中小企业负责人讲解关于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战略;提高平台培训能力和质量,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运营水平,计划完成各类培训6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参与实施中省市县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项目和奖补政策兑现;运营维护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县石雕产业发展工作。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