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刘红刚 | |
开办资金 | 1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25万元 | 9.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于2021年2月22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张亚科变更为刘红刚。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基本医疗服务方面:截止今年年底,今年我院接诊门急诊患者20458人次,住院323人次,全年总收入34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及补助收入135万元;业务收入209万元,全年总支出321万元,其中医疗性支出222万元,公共卫生支出51.4万元。(二).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情况:辖区居民健康档案10021份,电子档案9896份,建档率98%:健康教育共举办宣传栏6期,开展12次健康咨询活动,受众人数1710人次,开展9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受众人数947人,发放宣传资料3009份;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累计接种1855针次,3岁以上新冠疫苗共计接种:13632剂次,其中加强共接种2425剂次,全年孕产妇45人,出生新生儿45人,住院分娩率、建卡率、产前检査全程率均为100%;65岁以上老年人共体检626人,体检率70%;本年内登记高血压患者763人,糖尿病患者95人;严重精神病患者59人,卫生监督协管单位基本情况,公共场所2家、学校5所。定期完成上级分配协管任务。(三)乡村振兴:(1)本辖区脱贫人口共计1146户4603人,其中大病患者86人,全部得到救助;慢病患者527人,完成签约服务,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这4种慢病每季度完成随访一次,系统录入100%;其他6种慢病每年度完成随访一次,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今年新增2户预警监测户,及时建立监测清单、台账,并且第一时间入户面对面完成随访。(2)针对住院脱贫人口提供一站式住院报销结算,做到脱贫人口免收住院押金,不产生非合规费用。使脱贫人口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保障身体健康。(四)强化防控责任、规范防控流程、提高防控能力、增强防控意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随着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复杂,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我院对医务人员及住院病人(陪人)定期核酸检测,对省外返回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健康监测等人员进行入户采核酸,截止12月底共采样1710余人次。同时为了进一步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12月21日上午,针对辖区内小学、初中、幼儿园等学校师生、教职工、街道办事处及辖区重点单位职工集中开展了全员核酸标本采样工作,共计采样948余份。配合陈仓医院进行2轮全镇全员核酸采样,圆满完成了任务。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及院感工作水平,多次参加防控培训,同时按照省市疫情培训相关要求,我全院职工通过“华医网”线上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院感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取得合格成绩。(五).深化医改落实“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举措,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1)加强学习,把“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落到实处,牢固树立“患者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我院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中医药项目发展,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和非药物疗法。检验、超声、放射业务检查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我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从而提高了我院医疗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2)认真查摆,找出存在问题对于作风和效能问题,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得我院干部职工队伍的工作作风、学习作风生活作风都有了明显的好转,在业务工作中,能沉下身、下基层、到一线,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通过强化岗位责任制度的落实,彻底整顿队伍存在的“懒”人、“懒”事、“拖”风。责任落实,结合医院的工作特点,紧紧围绕“改进医疗服务态度、提升群众就医感受”的目标,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扎实做好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医院行政效能建设。(六).中医药发展按照中西医并重、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医药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设置中医科、理疗科,开展中药饮片、针灸、牵引、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督脉灸、穴位贴敷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定期分派相关专业人员外出培训、学习,带回先进技术与疗法,学以致用,保障我辖区群众生命健康。(七)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我院组织全院职工积极学习贯彻依法行医制度,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把《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病历书写规范》等规范的学习列入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与管理,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八).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在区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2021年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建党一百周年系列讲话、习近平同志来陕考察讲话精神,深入落实责任,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严抓作风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之以恒遵守中央各项规定精神,我院坚持把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首要政治任务,党支部书记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传导主体责任,主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及时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及作风建设相关信息,突出重点,全面覆盖。提高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取得警示教育和宣传教育的实效。在医院门诊大厅和住院部大厅均设置投诉信箱,并由办公室对群众进行的投诉进行登记处理,不回避、不推诿,及时进行问题反应,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九)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加强廉政建设,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根据区卫健局要求,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全院职工学习文件精神,积极参与,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宗旨意识,热情服务患者和群众。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在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我院全面贯彻落实卫生计生各项政策、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政策,各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果,同时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医院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细化,绩效分配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职工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加强。2、医院中医适宜技术人才匮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和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3、受疫情影响,接诊患者受限,导致业务收入滞后今年因医保政策调整,患者自付费用过多,导致流失一部分病源流失。4、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低下,对医改、一体化管理等新生事物接受不够深入,同时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电脑实际操作困难,有畏难情绪。(二)改进措施1、加强医院管理,完善绩效分配方案。2、医院选派两位同志外出学习,从而满足医院发展和群众的服务需求。3、加强镇村一体化管理,加强乡村医生业务培训。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持续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完善行业作风建设相关制度,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学习,做到人人知晓制度,人人遵守制度。(二)强化监督,对全院职工的服务态度进行定期检査,对重点科室及窗口岗位的服务态度不定时抽查:对存在廉政风险岗位定期约谈。(三)强化考核,将行业作风建设工作纳入全员日常绩效考核,由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向服务对象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并给出评价,对病人不满意的评价做综合分析,由院长会同绩效考核工作小组进行复核,对工作作风存在问题的同志进行约谈,并将此次病人评价结作为当月绩效考核等次的依据。(四)落实安全维稳工作,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安全的环境保障。压实医疗安全责任,确保医疗质量,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定期组织全院职工进行业务学习,并组织相应考试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五)强化家庭医生慢病签约服务,夯实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建设,将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切实减轻群众就医;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真正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从根本上让群众减少医疗方面不必要的开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落实好国家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群众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指导,为全镇的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六)不断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保障辖区群众基本健康需求。不断加强全院职工业务学习,以“三基三严”为载体,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操作,提高业务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选送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七)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新冠疫苗接种,预检分诊制度,以实际行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2017年01月0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登记号:PDY10001061030411C220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