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平利县> 平利县洛河镇公共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平利县洛河镇公共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发布时间: 2022-03-11 17:47
单位名称 平利县洛河镇公共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辖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镇、村道路管护;环境卫生、供水供电;城乡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农家书屋规范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科技推广,广播影视,科普培训等公共事业服务工作。
住所 平利县洛河镇洛河街村
法定代表人 肖辉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平利县洛河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3万元 1.9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平利县洛河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环卫及“两场”运行工作 为切实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强化各村、各单位环境卫生责任意识,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一是实行领导包片,单位包段,个人包户的责任制度,与集镇住户、个体户、县驻镇及镇属各单位签订洛河镇门前“四包”责任书,实行包卫生管理、包绿化管理、包秩序管理、包公用设施管理;二是通过政府采购,将洛河镇集镇环卫保洁及垃圾清运承包给平利县莲花社区服务中心,其负责洛河集镇、洛河街社区、11个村的垃圾清运工作,以及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掩埋处理工作;三是新配置1个垃圾清运车、26个垃圾收集箱和400个垃圾桶,并对使用的进行日常清洗、维修与更换。 购买消杀药品约每年约10000元,春冬对垃圾填埋场每周进行一次蚊蝇消杀,夏秋两季每天进行一次蚊蝇消杀。四是通过争取上级资金,苏陕协作资金100万元用于垃圾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对“两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整改后“两场”均能按照要求正常运行;丰坝村污水管网工程80万元,该项目可将安坝村、丰坝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极大程度的改善了黄洋河流域的生态环境。2、农村公路养管工作农村公路管养是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办管护镇级公路共3条共44.9公里,分别为三白路、城洛路、南水路,落实了14名管护员进行日常管护;村级四级路52.05公里,落实了13名护路员进行管护。以道路养护为中心,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紧紧围绕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了公路管理养护职能,扎扎实实把全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农路养护的责任机制。年初就与各村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同时与养护承包人签订了养护合同书,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二是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农路养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广播、标语、宣传等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干部和村民养路、护路的意识和自觉性,公路沿线住户村民乱丢垃圾、乱堆乱放等不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村民对道路的建、管、养意识普遍提高。三是强化养护效果,大力改善路况,始终以强化养护效果为手段,以大力改善路况为目的,狠抓全面养护,使重点路段路容、路况有了新的改观。坚持把预防性、经常性和及时性养护作为养护工作的重点,对发现的病害路段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及时报告,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处理修复解决,对路障随时发现随时清除。3、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及工程验收工作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对镇内各绿化带及花坛进行修剪,并对缺株的绿化带进行补植,保障了绿化树木的景观效果和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清理树挂物、捆绑铁丝等杂物,彻底清除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有效地改善了道路两旁绿化环境质量,提高了绿化生长态势。对加强对集镇乱摆乱放现象的监督与管理,规范外来摊贩的摆放地点,禁止随意在集镇范围内摆摊经营;加强对集镇范围内乱停现象的管理,督促乱停的车辆尽快开离。加强工程的管理。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要想管理好工程项目就必须将质量问题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在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督,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并严格按照工程施工量对工程进行验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卫工作:通过一年多的综合整治,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得到了增强,集镇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提高,镇村卫生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为我镇打造优美田园小镇出一份力。农村公路工作:农村公路是我们贫困山区主要交通网络的“神经末梢”,对山区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及工程验收工作: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保护好公共设施,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工程质量严格监管、验收,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促进了镇域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村民环卫意识不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各界的环卫意识有所提高,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环卫意识仍然较差,仍存在随意糟蹋环境卫生、破坏公共基础设施、乱堆乱放、随手扔垃圾、破坏果皮箱等不文明现象。2、农村公路管护不当,养护不及时。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路面等级不断提高和改善,管养里程不断增加,养护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改进措施:1、继续深化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把环境卫生整治与各项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继续深入开展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在各片区管辖范围内树立示范样板,分片分区全面推进,并坚持四个原则:一是目标任务不变,二是整治力度不减,三是监管力度从严,四是工作责任落实。将环卫保洁范围从主要道路伸延至闲置地、边角地、插花地,重点解决好村与村结合部及周边的“脏乱差”问题。2、继续提高环卫、绿化、基础设施管养能力。一是坚持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做好镇村级公路的巡查登记,及时掌握道路的维修情况,加强路灯照明、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厕等市场化养护项目的监管、运行维护等,每月进行考核;二是坚持做好环卫保洁工作。进一步创新环卫保洁监督检查方式,依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权责,加强对环卫保洁承包物业公司的督促检查,提升环卫保洁质量;进一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公厕和垃圾转运站管理落实到位。3、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环卫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素质是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镇容环境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主动走出去,沉下来,深入最基层,主动到学校、社区,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唤起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参与,增强村民公共环境卫生意识和对自身行为的规范。我们还要创新思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网络作用,增强环卫宣传厚度和力度。同时高度重视传统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关注群众投诉,对一些有悖于环境卫生和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和揭露,引导村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管理。4、加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必须要以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和通力协作为前提。我单位要积极搭台,主动加强和其他单位、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合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下步工作打算1、环卫工作:在2021年的工作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到有安排、有督促、有检查,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集镇及各村环境卫生巡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环境卫生不留死角、改善集镇的乱摆乱放现象,加大对物业公司、社区的管理力度,使社区、物业公司两大主体有事干、有责任感,彻底改善集镇环境。继续实行“领导包片、单位包段、个人包户”目标责任制,与集镇住户、个体户、县驻镇及镇属各单位签门前“四包”责任书,对环境卫生做到常态化管理,完成县双创办交办的其他工作。2、环保工作:①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会议、标语、广播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使环保知识、环保政策人人皆知,户户皆晓;②加强项目环保登记制度。辖区内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新建、改建项目申报率、环评率“三同时”执行率达100%;③加强环保信访处理工作,及时做好环保信访、污染纠纷和上级环保部门转办的信访处理工作,结案率达100%,做到无越级上访、群体上访;④加强厂矿企业及各村(社区)的环境保护监管,加强污染源管理,督促单位达标排放;⑤做好环保日常性工作:做好环保档案整理保存工作,规范环保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对污染较重的企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做好环保信息采集、反馈工作,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工作。3、农村公路养管工作:按照“建管养并重,全面协调发展”和“村道村养”的养护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统一领导、以村为主、分级负责、全面管养”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实现“有路必养,保障畅通”的目标。与各村签村级公路养护承揽协议书,同时各村与养护人员签订养管合同,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整洁,加强日常巡查,做好巡查记录,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做好农村公路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更新管理台账等资料,对水毁路及时上报及时修复,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宣传,完成上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4、做好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保护好公共设施,完成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5、完成镇政府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