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城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宜川县城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3-11 16:06
单位名称 宜川县城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棚户区改造提供管理和服务。制定全县棚户区改造总体规划;协调处理城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筹措、管理和使用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监督和管理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工作;回迁安置建设、竣工验收和回迁工作。
住所 宜川县丹州镇街道办北关街社区迎宾大道236号
法定代表人 段振华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城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办在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年初工作会议总体部署,结合我办实际,抓好各项基础工作,坚持稳步推进,细化管理,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我单位高度重视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树牢民生为本导向,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始终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现在就我县老旧小区改造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进展情况(一)项目争取情况。我县申报2019年、2020年、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5个涉及老旧小区36个。目前,下达改造项目14个涉及小区31个,其中2019年下达改造项目7个7个小区,2020年下达改造项目5个项目6个小区,2021年下达改造项目2个18个小区。目前,所有下达改造小区全部开工建设,其中2019年、2020年改造小区全部完工,2021年完工小区10个,正在建设小区8个,累计下达中央预算内专项补助资金2997万元,下达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80万元。(二)治违治乱情况。目前,下达改造的小区涉及违建柴炭房17处,改造中已经拆除柴炭房1007平米。(三)开工竣工情况。2019年、2020年涉改小区全部竣工,2021年七郎山片区10个小区已竣工,2021年北关片区8个小区预计2022年10月底前竣工。(四)完成投资情况。2019年完成7个项目7个小区,完成投资3003万元;2020年完成5个项目6个小区,完成投资2638.5万元;2021年已完成1个项目10个小区,其余8个小区正在建设当中,完成总投资796万元,预计2022年10月底前竣工,完成剩余工程量。(五)手续办理情况。为切实解决老旧小区改造手续办理困难,宜川县政府结合陕西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文物局《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陕建发〔2021〕1034号)、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延安市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条措施>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出台了《宜川县人民政府专项问题会议纪要》(第7号),分类别对涉改老旧小区中有土地证、无土地证、土地用途非住宅、涉改面积扩大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由涉改老旧小区主体单位出具意见后,办理用地、规划和施工许可手续。(六)质量安全情况。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工程监管作为保障老旧小区改造质量的关键点,通过招标确定施工企业,并派驻项目监理以及邀请小区居民代表、楼区长担任“监督员”,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督促施工企业加强施工管理、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工程质量,全力将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成精品工程、满意工程和民心工程,确保让群众住得安心、放心、舒心。(七)项目储备情况。我县依据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我们采取社区摸排、住建审核的方式,完成了宜川县老旧小区改造“四清一责任”清单和台账,编制了宜川县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规划。(八)组织机构情况。我们按照“政府统筹、街道负责、部门联动、社区包抓”的工作思路,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住建、经发、财政、城管、自然资源、行政审批、丹州街道等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住建局,牵头负责老旧小区改造的计划制定、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纠纷调解等工作,并明确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协调统筹,住建部门负责业务指导,丹州街道办负责项目实施,各社区负责联络配合,全面构建了“责任明确、分工明晰、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确保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顺利实施。(九)物业管理情况。按照“老旧小区改造到哪里,物业管理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单体规模小、户数少的实际,确定由丹州街道办联合县物业服务中心在各老旧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采取推向市场一批、企业托管一批、兜底管理一批、社区代管一批的“四个一批”方式,给予业主委员会聘用物业自主权,引进了一批管理理念新、服务质量高的物业服务企业,实行物业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构建了“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长态管理机制,避免出现“前改后乱”,确保了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十)创新工作情况。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管线运营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我们按照“分片包干、牵头实施、共建共享”的原则,明确了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燃气、供热、供水等运营单位支持配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职责,为解决老旧小区管线更换、整理、落地、进槽、入户、智能化改造等提供了保障,有效降低了火灾隐患,也得到了省发改督查检查组的肯定。二、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城市老旧小区大都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导致小区居民日常生活面临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比如,小区道路维护不足,路面坑坑洼洼,路灯缺失,影响居民出行;私搭乱建挤压侵占市政管线和消防通道,造成安全隐患;小区雨水污水混流,房屋前后下水管道破损,堵塞严重,基本丧失城市防洪功能,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每到汛期,能否确保老旧小区安全度汛,成为政府不放心、群众感到痛心的老大难问题。老旧小区的居民迫切希望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对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努力改善住用和环境条件,并建立健全正规有序的管理机制,以形成小区维护管理的良性循环。项目建设能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实际问题,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老旧小区改造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可以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大幅拉动投资。这种投资看得见摸得着,是真正的惠民工程、民生工程。三、主要工作措施(一)围绕改造困难,研究出台改造政策。由于老旧小区建设年代久远,涉改老旧小区土地手续不全、楼房施工图等建设手续遗失,造成涉改老旧小区用地、规划、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办理困难重重,为切实解决老旧小区改造手续办理困难,宜川县政府结合陕西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文物局《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陕建发〔2021〕1034号)、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延安市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条措施>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出台了《宜川县人民政府专项问题会议纪要》(第7号),为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效能,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存在的问题,高质量推进我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政策依据。(二)围绕改造目标,理清改造工作思路。坚持把因地制宜作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着力点,坚持因区施策,立足实际、反复论证,研究确立了“完善功能补短板、改善设施优环境、群众受益得实惠”的改造工作思路,坚持“一区一策、一区一案、全面提升”的改造路径,将环境整治、管网改造、道路整修、安防技防、消防通道、消防设施、屋顶改造、楼体粉饰和停车扩容等整合设计、同步推进,让小区居民一别过去“墙倒路陷、管线乱串、雨污渗漏、垃圾满院”的旧苦生活,住上了“设施配套化、院落有亮化、楼体有美化”的甜美生活,实现了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完善和群众满意度“双升级”。(三)围绕改造核心,确定改造工作重点。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的切入点,做到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群众全过程参与、全工序监督。一是在项目实施前,秉承先调研、后设计原则,通过入区讲政策、入户询民意、微信沟通、座谈定方案的办法,保证改造项目设计既符合政策要求又满足群众期望。二是在项目实施中,积极争取管线单位支持,清理、整理小区楼外院内蛛网式管线,确保小区“气、暖、水、电、消防”一次改造到位。三是聚焦排水难、行路难、照明难等群众“急切愁盼”的问题,把化粪池扩容、雨污分流排放、围墙拆除改建、道路硬化、屋顶改造、安防设置、消防通道和设施等项目作为改造重点,使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四)围绕改造内容,强化改造工程质量。坚持把工程监管作为保障老旧小区改造质量的关键点,严格对照改造工程实施清单,分类实施内外墙体粉刷、环境整治,以及路灯、消防、安防、绿化、供排水、停车场、供电供暖、健身器材等设施配套,补齐了功能短板,消除了安全隐患,优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同时,通过招标确定施工企业,并派驻项目监理,邀请小区居民代表、楼区长担任“监督员”,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督促施工企业加强施工管理、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工程质量,努力将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成精品工程、满意工程和民心工程,确保让群众住得安心、放心、舒心。(五)围绕改造成效,建立常态管理机制。坚持把长效管护作为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效的落脚点,老旧小区改造“改”是措施,“管”是核心。我们把实施完成的老旧小区管护、管理作为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建立了社区领导、居委会监管、业委会负责、物业服务的“四位一体”管理体制,采取物业直管、社区代管、业主轮管等多种的办法,使改造小区实现了事有人管、服务升级的改造目标,构建了“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长态管理机制,避免出现“前改后乱”,确保了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得到巩固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