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档案馆

咸阳市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2-03-11 15:58
单位名称 咸阳市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管利用档案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收集市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档案资料;整理鉴定、划控开放馆藏档案史料;档案编研、公布、出版、参与修史编志;档案信息化及数字档案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住所 咸阳市咸通南路
法定代表人 谭建岐
开办资金 15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咸阳市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3万元 11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情况:(一)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情况。接收案卷级档案1433卷(其中咸阳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875卷)、文件级档案23839件。制定了《电子档案移交与接受办法》,接收疫情档案电子目录3834条、电子档案25幅。发布档案资料征集公告2期,征集旬邑县珍贵革命历史资料296件;接收市民群众捐赠图书资料19册,接收市政府办公室获得荣誉及对外交往的实物档案47件。接收扶贫档案3538件、照片档案60张、数码照片73组321张、视频档案资料26.9GB;接收疫情防控档案129件。馆藏数量和结构进一步丰富。(二)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情况。档案鉴定7200余卷。制定了《创建人民满意服务窗口实施方案》,高标准服务查档用档,做好电话查询、异地跨馆代查、预约查询等,服务群众查档用档更加便捷。今年接待查档咨询利用617人次,调阅档案4266卷件。未出现投诉事件。加大档案鉴定开放工作力度,5月份,印发《关于向社会开放第五批档案工作的通知》,按程序公布第五批开放档案,开放25个全宗4431卷文书档案。加快档案解密划控,制定《咸阳市档案馆到期文书档案开放鉴定和涉密文件解密工作方案》,8份开始集中力量开展档案解密,已解密划控档案7200余卷。上半年,对档案西库图书资料进行了进行分类整理,共计24879册,对新馆实物档案、名人档案等进行清点,实现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查档利用效率。(三)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情况。目标任务安全大检查4次,消防、防汛培训演练各1次,已开展安全检查12次、消防培训演练2次、防汛培训演练1次。修订了《消防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在节假日、防汛关键时期,馆领导带队深入档案库房开展安全检查12次。库房管理员认真落实“十防”措施,做好出入库登统计,每天对库房进行安全巡查,明确专人利用档案库房智能中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对管库安全实时监控管理。年初对库房防虫药、消防器材进行了更换,对监控设备进行了升级维护,新增摄像头2个,实现馆库监控全覆盖,对现有密集架进行了全面检修维护。开展消防培训应急演练2次、防汛应急演练1次、数字化加工安全保密培训2次。明确专人每天对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硬件设施设备、网络、电路等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修订了《信息发布审批单》,严格审批流程,规范信息上网制度,保证信息安全。建立了档案服务外包安全监管机制,存量档案数字化加工进行分区管理,每天对数字加工室开展安全保密巡查。(四)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目标任务完成全文档案数字化加工60万幅,已完成65万幅。8月份,完成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单位申报,9月份,被省档案局确定为全省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单位。现已提出《数字档案馆创建意见》,编制了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方案、可研报告及项目建议书,已向市级相关领导呈报了相关资料,当前正在进行报批和立项。为全面提升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邀请专家对全馆人员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业务培训4次。坚持“统筹规划、急用优先、重要优先”原则,制定了《馆藏档案全宗分级数字化方案》《咸阳市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流程规范》,加快推进馆藏档案存量数字化。今年全文档案数字化扫描65万幅,超额完成60万幅目标任务。2019年以来,累计数字化10622卷,3827件,共计198.7万幅全文档案数字化,目前馆藏档案目录电子化率达95%,纸质档案数字化率15%。二、取得社会效益情况:(一)档案服务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深挖馆藏红色档案资源,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党史档案展览进行升级改造,6月下旬建成咸阳市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展览和党员党性体检中心。6月24日起,分批次接待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参观学习,投入管理员、讲解员、保安保洁等10余名工作人员,做好参观引导、展览现场管护、服务接待、政治体检等工作,让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史、感悟思想,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成员全面接受了政治体检,11月23日起,启动普通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党性教育体检。截止目前,共接待党性(政治)体检169场次,累计34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学习教育,下一步将向启动党史档案展览馆向普通群众开放,让全市人民学习感悟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档案宣传工作情况。目标任务网站更新信息120条,开展“大学习、小课堂”授课6次,现已更新信息300多条,开展授课活动9次。今年,以“6·9国际档案日”为契机,举办了档案宣传进机关、档案直播宣传、“百家档案馆红色档案诵读”展播、发布走进档案倡议、举办档案开放日等系列宣传活动。特别是档案宣传进机关活动,通过挖掘馆藏红色资源,举办主题档案展,在市级四大家机关巡回展出,市委书记杨长亚,市委副书记、市长卫华,市委副书记吕来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柱国等市级领导现场参观,对咸阳档案工作给予了肯定。加强干部业务能力建设,结合档案业务能力提升,开展“大学习、小课堂”授课9次。加强档案信息网、微信公众号运营维护,网站更新信息300余条,年访问量超5万人次,6月份微信公众号重新开通以来,发布各类信息150多条。今年,市档案馆再次被表彰为“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1.利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档案主题展览项目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史党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2.档案利用情况表明,档案的查询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我馆便捷、高效、优质的档案公共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3.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本地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历史节点,精心选题、创新载体,打造一批档案文化精品,充分发档案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4.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做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等工作,充分抓好民生等档案的业务指导工作,把档案管好、用活,最终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三、存在问题一是数字档案馆建设还处于项目报批起步阶段,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口比较大,还需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二是馆藏量与标准还有差距,结构还比较单一,还需要下大力气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四、整改措施1.经过核算资金缺口,提请市委市政领导决议,追加数字档案馆建设费用。2.着力建设档案资源,加强档案征集鉴定划控力度。丰富馆藏档案门类,拓宽档案收集范围,加强对电子、声像、实物等各种载体档案的收集。同时加强执法、依法接收到期未进馆档案,确保应收尽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抢救,建立名人档案等音像录制。狠抓档案编研、著述工作。继续做好档案开放划控、鉴定、服务利用工作。利用展览、多媒体等形式路径,加强档案宣传教育。五、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咸阳市档案馆将继续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以创建数字档案馆为主线,以档案基础业务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为重点,立足“政治建馆、业务立馆”,围绕“做强馆内、做优馆外,做实基础业务、做精核心业务”工作思路,继续加强档案“治理、资源、利用、安全”体系建设,奋力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