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高新区应急管理局(渭南高新区安全生产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应急管理,为高新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应急管理,减灾救灾等。 | |
住所 | 陕西省渭南高新区崇业路16号308室 | |
法定代表人 | 李培红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6万元 | 24.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明确目标,层层夯实工作责任。围绕应急管理工作特点,科学研判、统筹推进,确保各项责任落实落细落地。一是党工委委员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防汛工作3次,组织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季度、年度工作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19次,部署我区各阶段重点工作。二是结合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年度工作要点,与各相关部门签订2021年度目标责任书,逐级压实工作责任。三是根据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分工调整,制定高新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促使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安全举措。充分发挥安委办综合协调职能,着眼于安全发展大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效督促各成员单位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围绕春节、全国“两会”“五一”、国庆、“十四运”等重点时段,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先后29次带队深入区内重点领域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二是明确重点,细化任务,印发各类文件72份,指导督促各行业部门和企业不断夯实安全责任。三是扎实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阶段各项任务,制定任务措施清单(共462项任务),明确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联合督查室对全区各行业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督促各单位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攻坚任务落实落地。四是完成47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评估工作,提前3个月完成市级下达的全年工作任务。五是在十四运和残特奥会期间,细化6项重点工作措施,加大对重点企业检查力度,有效保障十四运和残特奥会顺利举办。(三)强化措施,深入精准治理隐患。根据安全生产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一是紧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领域,开展“隐患大排查、问题大整治”行动、特殊作业和反“三违”专项整治、工贸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执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百日整治等专项行动,全年共排查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企业185家次,排查治理各类问题隐患700余项,完成整改620余项,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3人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21份,立案调查4起,行政处罚35.5万元,责令企业停产整顿1家,有效净化了全区生产安全环境。二是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两轮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工作,全覆盖检查全区12处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问题隐患和火灾隐患31项。三是及时督办省市各类督查检查反馈我区的64项问题隐患,目前,64项问题隐患及1项市级挂牌督办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并完成销号。四是针对“渭化集团二甲醚装置区和充装站南侧距姚家村委会等生产经营场所安全距离不足”的重大安全隐患,协调组织渭化集团、良田街道和姚家村相关人员召开安全隐患整改协调会10余次,指导渭化集团与姚家村签订相关地块租赁合同,搬离区域内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四)主动作为,有效防控灾害风险。结合全区实际,查短板、补漏洞、强举措,积极应对各类灾害挑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做好预防预备工作,修订《高新区2021年防汛应急预案》《重大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及时增补防汛抢险物资21种,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7支730人,为安全度汛提供保障;开展火险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和野外火源治理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队伍培训演练。二是指挥汛期救灾抢险工作,全年累计组织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12次。尤其是9月19日,及时启动渭河Ⅳ级防洪应急响应应对渭河第1号洪水,组织撤离滩区生产生活群众89户201人;9月26日,为迎接渭河第2号洪水,启动渭河Ⅳ级防洪应急响应,9月27日,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示,升级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组织撤离滩区生产生活群众74户154人,组织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巡堤查险,确保大堤安全;10月5日,及时启动渭河Ⅳ级防洪应急响应应对渭河第3号洪水。经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渭河洪水顺利过境。三是及时做好灾情统计救助工作,统筹安排全区2020-2021年冬春救助工作,救助受灾群众244户835人,下拨救灾资金17.13万元;做好3次洪涝灾害的核灾报灾工作,拨付救灾资金13.8万元,提供应急物资及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等临时生活困难。四是扎实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按时完成风险普查应急系统清查及调查工作。(五)加强宣教,严把应急值守关口。坚持把强化宣传教育和加强应急值守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多种形式提高应对事故及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一是组织参加全市“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和“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组织开展高新区第20个“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00余人次,全力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2•23”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企业全员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评估工作、防汛抢险知识等专题培训5次,组织各部门、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学习新《安全生产法》,有效提高各部门、各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严格履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按时报告应急值守情况,做好突发事件、事故、灾害信息的上报,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处置。二、社会效益情况:2021年,应急管理局统筹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渭河第1号、2号、3号洪水顺利过境,各项考核指标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内。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立不牢。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流于形式,日常管理与制度要求存在“两张皮”现象。(二)行业部门抓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不足。个别单位对本行业领域存在的重大风险辨识不清,检查不出隐患、发现不了问题,零立案、零处罚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三)防汛巡堤查险责任不明确。巡堤查险工作责任制不健全,区级部门巡堤查险任务和责任区段不明确。改进措施;(一)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观念宣传,树牢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压实企业责任人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结合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年度工作要点,与各相关部门签订2021年度目标责任书,逐级压实工作责任。(三)健全巡提查险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保证安全度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巩固提升,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阶段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回头看”,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集中消除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整治一批重点难点问题。二是严格执法,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对企业涉及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点对点安全会诊、上门服务;对发现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严查重处、露头就打”,通过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做好防汛备汛、隐患排查整治、值班值守和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推进我区3个气象自动监测站点的建设工作,牵头负责落实我区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四是摸清底数,提升自然灾害防控能力。完成高新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