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体育馆
渭南市体育馆
发布时间:
2022-03-11 10:58
单位名称
渭南市体育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体育文化、经济发展。举办所有室内比赛、大中型文艺、杂技、模特表演演出,承办展览、展销及大型会议,体育文化服务、广告、宣传服务、租赁业务、业务培训等。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
法定代表人
刘峥民
开办资金
4800万元
经济来源
非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14.23万元
4345.31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馆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2021年在省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行业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高举发展旗帜,紧扣发展主题,坚定发展信心,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上下一盘棋,干群一条心,高度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在运营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为走好走实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2.项目管理情况。一是加强为项目监管,建立项目档案和工程日志,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变更等必须留有纸质档案并有相应人员签字确认,确保项目资料准确完整;二是项目施工建设中严格把控好材料出库以及各项费用支出关口,及时完善相关手续,避免和减少决算过程中各类调帐问题;三是从项目台账建立、施工现场监理、施工质量监督等方面细化管理流程,同时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确保安全无事故。3.降本增效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办公费同比下降30.%,非生产性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23%;为全年经营指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4.积极主动,勇于担当。在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前后,我馆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十四运会渭南执委会要求,对场馆周边进行整治,按照要求投入6万余对场馆南侧660平方墙体进行重新粉刷,并制作公益宣传广告300平方,为迎接十四运会营造浓厚氛围,展示渭南良好形象。5.持续开展广场舞、广播体操、全民健身等群众性活动和一村一品、特色文化体育产业等活动。6.加强安全工作,筑牢安全底线。一是年初签订《安全责任书》,夯实了安全责任,把抓安全、保安全的意识和要求贯穿于全年工作中;二是邀请消防培训机构专业教员,组织开展2次消防安全培训,增强了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事件处置能力;三是对灭火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并建立了消防器材管理台账,对重要场所消防器材和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年安全无事故。二、社会效益情况1、以服务社会大众社会效率为宗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更好的发挥体育馆的社会功能,体育馆着力改造的集体育运动、健身休闲的多功能场所,并大力开展市民喜爱运动健身项目,以提高公益形象,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2、场馆外围以高标准的绿化、亮化工程,成为渭南西大门的一处靓丽风景。3、创新工作,打造渭南新能源汽车展销中心和建立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为渭南市民选购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提供便捷服务。4、广场配置全彩LED大屏带音响,可播放实时新闻及文明城市宣传片等公益及商业性内容。通过合理规划,将场馆打造成渭南乃至陕西环境最好、功能齐全、服务最优的体育场馆。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工作创新力度不足,存在一些制约经营发展的突出问题:(1)运营管理工作制定化、规范化、持续化不够扎实。(2)运营项目和资产盘活局限性较大。2、整改措施(1)按照整改项目内容和要求,分别制定工作台账,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落实专人督办,切实把造改工作抓到实处、落到实处。(2)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和巨大的整改压力,以全民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运营能力,增加运营项目,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体育馆的运营工作,为我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下一步工作打算1.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拓宽经营管理渠道,动员全体职工,下大力气与社会工商企业、房地产行业及政府相关部门洽谈,争取多举办全民健身、商业性展览、会展等活动。2.要加大开发力度。由上级单位牵头,体育馆配合和负责具体实施,积极向城建、规划等相关部门申请,开发与体育相关的等项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3.要抓好日常经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巩固巳有经营项目,开发新的经营项目;同时,着力抓好内部管理、消防安全和设备维护等工作。4.进一步健全人才机制,稳定员工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同时严控管理岗位,畅通专业技术和技能型通道,建立内部人才评价体系,让绝大多数职工在适合自己的职业通道上发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