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局(渭南高新区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本建设方面保障。业务范围:建筑业管理、房地产管理、物业管理、保障性住房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 |
住所 | 渭南高新区崇业路16号创业大厦307 | |
法定代表人 | 许靖晖 | |
开办资金 | 2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21.5万元 | 1763.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局(渭南高新区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政务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在监项目87个,总面积约497.36万㎡;今年以来发放施工许可证23个;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32件,共4780套商品房,预售面积57.27万㎡;办理预售商品房网签备案6080宗,共72.43万㎡;办理一手房首次转移交易948户,二手房交易过户485宗;收取专项维修基金2017万元;召开工程项目招投标资格预审会议15次,开标19次;招投标备案19项;出具建筑节能监督报告6份;全区用水总户400余户,供水总量已达630万吨。目前7家项目被评为市级文明工地,2家项目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3家项目均已完成省级文明工地验收;2021年创建市级节水型小区2个,均已通过验收、授牌。聚焦城市建设安全,紧盯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领域,突出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通过组织举办全市文明工地现场观摩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月暨安全生产万里行、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演练、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 建筑工地防汛应急救援演练和新《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宣贯培训会等各类活动,不断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治,切实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管理,从严从细实施隐患排查整治,全面防范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目前下发整改通知单131份,发放暂时停止施工通知单23份,发放违法行为告知书11份,消除各类隐患1300余条次,组织项目竣工联合验收6次,阶段验收203次,现我区累计7家项目被评为市级文明工地,2家项目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为加快区内建筑业总部企业发展壮大,吸引市域外建筑业企业落地建设,制定印发了《渭南高新区关于推动建筑业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在税收奖补、资助晋升、环境保障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支持,持续推动建筑业总部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建筑企业35家,28家已正常运营,其中,一级资质4家,二级资质12家。同时为中建一局丝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华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渭南中秦国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免费提供20余间,共约15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依托12345热线、市长信箱、书记留言等平台,对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中介、物业服务企业等领域紧盯不放,靶向整治,直面存在的房地产延期交房、物业公司规范化管理、违约赔偿、房屋预售合同网签备案等,切实解决房地产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年共回复民生问题快速响应平台等投诉问题560余件,办结率100%。对15家在建房地产企业和37家房产中介经纪公司进行查处,责令其全面整改违规销售、黑中介及违规开展业务等问题。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投资1.29亿元,全面打通了崇业路南延、中联南街、崇业三路、胜利大街、中联大道等断头路,新增城市道路里程近4公里,彻底改善了群众出行环境;投资近1亿元,先后完成了东风大街、新盛路、朝阳大街、石泉路等路段积水点改造,敷设雨水管道约9公里,提前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有效解决了部分城市内涝问题;投资700万元,完成了中联南街、胜利大街、新区西路、广汽物流园周边等绿化林带建设,新增绿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2.投资2245万元,完成了老管委会家属院、良田办家属院、工行家属院、税务局家属院、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家属院、渭南市统计局家属院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共改造22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8.0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715户,不断完善了小区基础设施,优化了人居环境。3.2021年4月26日起,我区正式开始受理省住建厅下放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资质审批业务。最大程度上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理过程,加快行政审批进度,今年6月份,施工许可证已在全区实行“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4.加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按照全面摸底、分类排查、重点整治、压茬推进的原则,完成671户农村经营自建房排查鉴定、52户农房抗震改造、538户低收入群体四类对象房屋排查鉴定等工作,全力保障农村住房安全,不断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坚持以安全、优质、高效、文明供水为目标,以绩效管理、精细管理为抓手,加强城市供水管网及水源地巡查维护,按期完成了自来水厂水质改造提升工程,实现了群众不仅“有水喝”,更要“喝好水”的目标并已于7月19日正式启用,同时育红路老厂新增日处理能力1200吨除铁锰滤站一座。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部分建设项目推进缓慢。因各城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周期长,大多城建项目涉及征迁,征地拆迁难度大,同时受雨水汛期、环保督察等工作影响,个别项目施工进度较慢。(二)建筑市场管理工作压力增大。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今年以来极端天气频繁,建设工程安全隐患较大;二是违反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未完善施工许可手续先开工或边施工边办理报建手续问题依然存在。(三)房地物业方面调处有限。今年以来房地产延期交房、物业公司规范化管理、违约赔偿等方面投诉较多。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处理能力有限,还有个别项目信访投诉问题仍得不到有效解决,还需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或者通过司法途径予以解决。改进措施:持续加大对项目工程的推进力度,积极协调各方单位,做好协同发展工作。(二)持续开展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合力,加强建筑市场和现场监管的联动。(三)加大房地产领域管控,严格要求开发企业依法依规开发建设,倒逼企业责任落实,保障房地产领域市场平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2022年计划投资1.18亿元,实施黄河路、华山大街、新盛一路、支二路、穆家路、西环线北延下穿高铁等道路排水及配套工程,预计新增道路长度约3.74公里;投资5000万元,实施崇业路与敬贤街十字绿化提升工程及乐天大街绿化提升工程,预计绿化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582.11万元,实施高新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12个小区,共854户,总建筑面积约9.81万平方米。二是狠抓建设安全整治。按照省市工作安排,扎实做好城市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尾工作;持续开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平台建设,协助企业做好建筑业企业资质换证工作;三是强化房产物业监管。将开发企业违规行为纳入陕西省房地产市场诚信评价监管平台“黑名单”,加快与自然资源、公安、财政、民政等部门联网,通过人脸识别、信息共享等手段,自动核验交易当事人和房屋是否具备房屋网签备案条件等,不断推动网签备案系统联网;加强资金监管及房地产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对资金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银行,依据相关规定三年内禁止承揽监管业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