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中心血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保障身体健康提供安全有效血源。组织血源;采集血液;临床用血提供;血液质量保障;献血法宣传;《献血证》核发;献血专项资金管理;输血技术指导;业务培训。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北大街8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石兵 | |
开办资金 | 30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61万元 | 13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中心血站.公益 | 从业人数 6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站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血站全体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创新举措,全年采供血工作稳中有进,献血办采血一组获“全国血站系统表现突出采血班组”殊荣,站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圆满完成了委下达的各项年度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常态化疫情下血液采供工作安全有序稳中有进(一)血液采供量再创历史新高1.2021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采供血量再创历史最高,达到7.35吨。全年无偿献22516人次,同比减少2.17%,采血总量735.34万ml,同比增长5.56%,其中全血采集21794人次,同比减少3.59%,全血血量710.98万ml,同比增长3.98%,400ml采集率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机采血小板722人次,1218个治疗量,同比增长90.02%,所采集供应血液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2.临床血液供应更加有保障。全年为临床供应各类成分血液690.66万ml,较上年增长6.37%。其中红细胞类34511U,同比增长6.49%,血小板1209个治疗量,同比增长82.30%,血浆592.83万ml,同比增长11.03%,冷沉淀11348U,同比增长12.83%,洗涤红细胞702U,同比增长32.20%,全血4400ml,同比降低60.71%,成分血分离率达到99.49%,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3.积极支持兄弟血站血液调配任务。应省内兄弟血站请求,两次调出血液44400毫升,无调入血液。(二)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多措并举稳步提升血源1.加强应急采供血的培训和演练。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组织全员开展《延安市采供血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早查漏补缺提升预案的有效性。2.进一步推动《延安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落实。主动与各相关部门单位对接,落实各单位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承担的职责,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社会参与、公民自愿的无偿献血工作组织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3.严格按规范开展采供血工作。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我站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血站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及时将相关规范要求印发各业务室办并进行了培训。认真开展相关业务场所的环境消杀,全面推进扫码、预约献血,严格开展健康征询、血液14天的隔离和电话回访等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献血者和血液安全。4.持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在保留原有《延安日报》、延安电视、延安交通音乐广播台等传统媒体开设的“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专题栏目和血站微信公众号、卫健委官网等就媒体宣传招募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成分血献血宣传招募,丰富和调整献血纪念品品种,适时发起“战疫情,献热血,必定有我”的无偿献血倡议活动,取得超预期效果,群众献血意愿进一步提高,有力保障了血液的持续稳定供应。5.强化团体献血招募工作。在做好街头流动献血工作的同时,强化团体无偿献血工作,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将献血计划以市政府文件分配到各县区、各大系统和各事业单位,每月安排一个县的团体无偿献血,全年共组织团体献血17次,10306名团体献血者捐献275.35万毫升血液,占到采血总量的39.53%,疫情期间适当提升团体占比,有效地保障了我市血液持续供给能力。6.巩固和壮大稀有血型队伍。持续在工作中筛查稀有血型者,指定专人负责统一建档,并邀请其加入稀有血型QQ群和微信群,规范管理,定期跟踪。组织安排稀有血型献血者值班献血,保持稀有血型库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召集稀有血型应急队管理者和代表开展座谈,增进稀有血型献血者与血站的粘性,进一步提升了稀有血型供应保障能力。全年预约稀有血型献血者164人次,采集血液6.21万ml,预约成功率100%,保障了我市稀有血型患者用血需求。(三)全力做好血液全过程质量管控1.开展临床输血管理和血液安全专题培训。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结合临床输血管理现状,受市卫健委委托,由市血液管理质控中心和血站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线上视频直播方式举办组织了第七、第八两期临床输血质量安全专题培训,对全市二级以上用血医疗机构分管院长、医务科、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关科室医护工作者、市血液管理质控中心各专家委员和市中心血站业务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累计关注、在线收看、参训达到2.46万人次。2.开展血液专项督导检查,进一步规范输血科(血库)建设。受市卫健委委托,市血液安全质量控制中心抽调相关专家于11月份对全市20家开展临床输血业务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2021年延安市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进行督导检查。主要以上年度检查出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输血科规范化建设、临床输血管理和输血评估、评价和献血招募为主要内容,通过查现场、看资料、抽病历、提问题和座谈交流指导等方法进行督导检查并下发通报和整改意见书,进一步促进了临床输血的规范提升。3.开展输血科评估审验。受市卫健委委托,组织相关专家于9月份对洛川县骨科医院拟开展输血业务通过查看硬件设施设备、生物安全、人员资质、培训、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制度、文件资料、实验操作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审验并提交了审验意见书。4.严格按规定开展血液检测。坚持使用批批检验合格的试剂,坚持每项试验不同人两遍操作、每步试验有记录,坚持血液检验每板试验都有阴性、阳性、室内质控的参照,确保血液检测100%准确。同时实验室积极参加国家临检中心和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通过省血液质量办公室和市疾控中心发放的盲样考核,所有质评和考核结果100%合格,保证了血液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通过严格的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患者输注的每份血液100%符合质量标准。全年酶免检测总样本22541份,合格21881份,不合格632份,不合格率2.80%。其中转氨酶456份,乙肝29份,丙肝13份,艾滋48份,梅毒89份,共上报HIV35份;核酸检测总样本21939份,无反应21890份,有反应8份,其中HBV-DNA7份、HCV-RNA1份。5.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质控。充分利用血液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块,定期对塑料采血器材等原辅材料、离心机、等关键设备和洁净室等采供血环境进行空气细菌检测,共检测12批次,744点次,同时定期对采血人员手卫生进行检测,共检测12批次,均符合质量要求。对全血和成分血制品进行全程检测和抽检。抽检红细胞悬液、血浆等血液制品18批次共190袋,检测试剂、相关耗材、作业场所环境等43批次,均符合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对采供血相关强检设备定期分批送检,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同时监督血液采集、成分血制备过程和各项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督促限时整改。6.严格报废血液和医废管理。全年共报废各类成分血液31.55万ml,同比增长55.26%。其中因检测不合格报废25.08万ml,同比增长23.43%,其它原因不合格报废6.47万ml,较去年同期增长15.98%。总报废率为4.29%,较去年增长0.5个百分点。同时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配备专业人员和计算机,向宝塔区疾病控制中心按月网络直报数据,向市疾控中心送检艾滋血样35份,其中确诊阳性5份,不确定3份。医疗废物落实了专人负责管理,委托延安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统一集中处置,由处置中心定期上门回收,实验室废水经污水处理设备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排放的废水经市环保监测站检测,各项排放指标全部达标。二、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采供血工作保障能力得到提升(一)完善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血液管理信息化省域内互联互通。积极配合省血液系统联网工程,通过统一数据格式、规范网络接口、明确数据传输方式,如期实现全省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二)提升服务满意度1.我为群众办实事取得成效。将血小板采供工作列为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主要内容,克服资金困难,创新工作模式,开启街头招募采集血小板业务,显著改善了血小板供应,受到广大患者和用血医疗机构的普遍赞誉。2.持续做好服务患者和献血者“最后一公里”工作。指导各医院调整出具病历文书程序,在患者出院结算后,当天就可直接报销血费,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目标。全年直报血费157人次,返还血量12.57万ml,报销血费16.68万元。3.献血后及时跟踪反馈。共向632名检验有反应性的献血者电话反馈了检验结果,建议献血者到医院做进一步检验的温馨提示。向21881名献血者通过短信反馈血液检测结果、生日祝福、献血间隔提示等信息,充分尊重了献血者的知情权,得到广大献血者的好评。4.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和“三十条不准”。对所有服务窗口实行服务文明用语,挂牌上岗制度,开展“窗口单位满意度评价”测评工作,推行献血时给献血者倒一杯热糖水和语言关怀等服务,全年作风投诉为零。三、存在问题2021年我市血液采供工作安全平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我们克服困难,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一是血站搬迁工作实质性推动进行缓慢,现办公场所严重制约血站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二是血站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且引进困难,现有人员结构不够合理,梯队不全,影响长远发展;三是分配制度改革受资金来源等因素受阻,调动职工积极性道阻且长;四是临床血液管理和新输血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工作打算1.2021年,采血工作突破新高,采血量达到7.35吨,在2022年争取在创新高,在有突破。2.血小板启动预约模式,进一步保障血小板供应,加强血小板队伍建设。3.启动单位搬迁工作。4.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提升单位职工精神面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陕卫血站字[2021]第6号2021年2月10日至2024年2月1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