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

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1 10:19
单位名称 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及教学。
住所 西安市丈八东路奥林匹克公园
法定代表人 张根学
开办资金 444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318.65万元 39527.24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 从业人数  7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的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坚持真学实做,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突出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阶段任务、学习重点、具体措施,组织开展“学百年党史、读红色经典”读书月、“学党史唱红歌”、微党课微故事微朗读微分享、参观汪锋故居纪念馆、观看经典红色影片《柳青》、研讨交流先进事迹等活动20余场次,召开党委班子及4个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全天候滚动播放党的历史题材音视频,列出的7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已全部办结,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精心组织实施,精彩圆满办好赛事。牢牢扛起十四运会现代五项项目办赛主体责任,系统谋划、精细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顺利完成十四运会现代五项正赛和测试赛阶段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办赛顶层设计。紧扣竞委会职能定位,切实找准现代五项筹办工作的关键点和创新点,先后制定了《测试赛工作方案》《现代五项项目决赛实施方案》《竞赛组织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力争使筹办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水平再上新高度。二是打造一流比赛场地。依据现代五项最新规则,按照赛时实用与赛后利用兼顾、固定场地与临建设施兼容原则科学规划,在国家现代五项协会的大力指导下,借鉴国外五项场地建设经验,充分融合竞赛流线、看台设置、辅助设备等因素,争取场地建设经费3200万元,历经两年圆满完成现代五项4.34万平方米决赛场、观众席位、功能设施建设任务,填补了国内现代五项“五合一”场地空白。三是夯实办赛人员队伍。在筹办人员不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积极协调中国现代五项运动协会、竞委会各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90人,按照组委会安排部署,完成竞委会16个处室组建,同步加大人员赛事相关技能培训力度,落实集中办公要求,确保现代五项项目竞委会正常运行。四是精细把控赛事组织。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赛事举办阶段指挥调度、志愿服务、竞赛组织、市场开发、反兴奋剂、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历经250余天共投入各类保障人员800余名,接待参赛代表队、技术官员518人次,出动安保力量2100人次、车辆180辆次,运输涉赛人员1371人次,圆满完成现代五项赛事举办任务,为中国现代五项协会、参赛运动队、技术官员、观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得到中国现代五项协会“教科书般模式”筹办赛事的高度肯定。(三)突出做实做细,全力保障备战训练。紧扣“参赛出彩”目标任务,聚力多方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园区各项目中心备战训练,实行备战期间值班轮换制度,先后投入240万元提升改造竞技体操馆供暖系统、投入517万元提升改造武管中心公寓楼,对园区动力设备、管网管线、场馆场地等维护检修200余次,实施园区整体供电增容工程,及时调整备战期间各训练场馆冷、暖气,澡水供应时间,多方协调科技八路改造项目单位错时施工,将工程建设对园区备战训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切实做实备战训练后勤保障,形成精诚团结、保障有力的工作局面,受到园区各单位一致好评,为园区各项目中心勇夺13枚金牌的优异成绩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抢抓历史机遇,全面提升园区环境。聚焦“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体育综合训练基地”战略定位,以举办十四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净化“五大工程”,在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2200万元实施覆盖南区整体的改造项目7个,将南区闲置20余年的垃圾堆放区改造建成十四运会现代五项项目比赛场地,新建园区大门、卫生间、路灯、监控等配套设施,常态化做好园区40余万平米绿植、道路养护清洁,架设南北区通行人行天桥两座,对北区科技八路沿线建筑外立面进行清洗粉刷,实现园区环境全面提升,形成“园区环境提质、备战训练增益”的良好局面。同时,多渠道创收创效,2021年上缴创收400余万元。(五)树牢底线思维,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始终把确保安全贯穿园区管理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加大园区安全管理力度,着力打造平安园区。一是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以确保赛事安全为目标,全面排查“政治、网络意识形态、反兴奋剂、赛风赛纪、竞赛组织、党风廉政、市场开发、疫情防控、日常生产”九个方面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实现赛事组织安全顺利。二是加强园区疫情防控。结合赛事期间疫情防控形势,紧盯薄弱环节,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严格落实扫码出入、体温检测、定时消杀等举措,同时按照组委会要求科学设置运行流线,对涉赛人员进行全封闭和半封闭管理,特别是赛事期间封闭管理园区各训练单位、参加开幕式的陕西代表团方队和闭幕式人员,全封闭管理十四运会现代五项竞委会全体筹办人员,划分办赛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实行点对点管理,实现比赛期间未发生一例确诊或疑似疫情。三是全力创建平安园区。以创建平安园区为抓手,加强定时巡查、隐患警示,全年园区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同时,按照局党组要求,对园区内场地外租经营情况进行摸查,厘清资产隶属关系,为园区规划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六)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升党建质效。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各项党建要求,努力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是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组织全体党员集中收看总书记在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年开展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13次,撰写心得体会50余篇。二是丰富党建形式。邀请省委党校阎蒙教授为园区各单位讲主题党课,与省青少年体校党委等开展共建活动,中心第二党支部与十四运会组委会相关部室临时党支部联合开展“砥砺初心践使命、凝心聚力办盛会”主题党日活动,有效锤炼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三是持续改进作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中心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与各处室负责人签订责任书,组织观看《围猎》等警示教育片4次,在中心上下营造出了干净干事的浓厚氛围。二、存在的问题(一)园区现状与竞技体育发展速度不匹配。园区现有的备战训练场馆、设施老旧,场地、场馆布局不合理,科技化程度还不高,园区环境亟待改善,特别是科技八路提升改造对原有训练场地造成破坏,严重影响园区单位备战训练,与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和现代化园区建设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二)园区管理模式还亟需创新优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散式、粗放式管理模式,造成园区资源集约化利用率较低,加之各训练场馆管理主体不清晰,在一定程度出现多头管理、管而无效的情况,不利于园区管理模式改革创新。(三)临聘人员过多增加园区负担。因单位人员编制不足、园区业务不断发展等原因,园区目前聘用大量临时人员从事辅助性岗位工作,加之临聘人员普遍工资水平较低,且未购买社会保险,极易产生劳资纠纷。随着下一步现代化体育训练基地建设进程,大量临聘人员会对工作效率和质量造成极大限制。三、2022年工作计划(一)以更高的站位做好园区规划。围绕规划现代化、建设现代化、设施现代化、运营现代化目标,立足我省竞技体育发展实际和“后全运时代”,精准定位、合理布局,科学做好园区规划设计,统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发展,制定“十四五”园区建设投资方案,加快“国内一流现代化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步伐。(二)以更新的理念强化园区管理。积极探索现代化园区管理新模式,扎实做好固定资产回收,开展“大后勤”管理试点,尝试园区服务外包,建设园区服务保障统一管理体系,进一步放大集约效益和精细化管理优势,努力建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园区服务管理体制。(三)以更快的步伐完善人才体系。坚持服务发展、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原则,打破原有岗位设置,调整优化岗位职能,灵活各类人才培训渠道,强化知识技能培训,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优先培养紧缺性人才,努力建立一支熟悉园区业务、自主创新、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促进中心事业长远发展。同时,不断建立健全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四)以更实的举措保障备战训练。瞄准备战十五运会,进一步加大场馆场地、设备设施提升改造力度,强化科技赋能备战训练,不断提升后勤保障水平,着力把园区建设成为集训练、科研、医疗、教育、比赛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基地,打造成为我省竞技体育金牌的集中区。(五)以更大的力度抓好党建工作。突出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引领和关键,全面压实党建责任,创新开展党建主题活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发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联合各项目中心开展青年党团员读书沙龙活动,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不断夯实党建根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