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临渭规划管理中心
渭南市临渭规划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1 09:55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规划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规划服务。审查旧城改造项目的申请,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办理“一书两证”工程验线与规划核实。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4号
法定代表人
杨雷明
开办资金
26.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万元
2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科学规划促发展。紧紧围绕“十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规划“三覆盖”,完成沋西片区控规专家会意见修改工作并报市局。把保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落实“项目突破年”战略部署,如期办结老旧小区改造等1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规划手续。出具了西潼路西段南片区棚户区改造等10个规划条件,完成了12个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促进了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二是集中力量补短板。全年规划小学2所、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3880个;新规划社区服务中心5个,日间照料中心3个,医养结合小区1个,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三是“一网通办”优环境。全面推行网上审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推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对重点项目灵活采取“容缺+承诺”办法加快办理。全年利用多规合一协同平台生成项目37个,办理“一书两证”31份。四是强力攻坚破难题。对历史遗留问题,多方沟通,及时处置,有效化解了车雷四组城改安置房项目和渭通片区旧城改造项目上访问题,对历时十年的贠张城改安置项目提出了整改方案,并通过市局局长办公会研究。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1、完成沋西片区控规修改工作,提高了控规覆盖率;2、如期办结“十项重点工作”中15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规划手续,促进了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3、新规划小学2所、幼儿园6所、增加学位3880个;规划社区服务中心5个、日间照料中心3个、医养结合小区1个,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4、开展“工作质效提升年”活动,全年办理规划条件10个,审查规划方案12个,报批规划方案7个,办理“一书两证”31份。三、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规划水平急待提高。城区高品质小区、有特色的公共建筑不够多,规划整体质量有待提升。干部业务能力还不强,规划指导和服务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项目前期工作需深化细化。部分项目前期缺少联合审查,有的项目生成阶段部门意见落实不到位,导致后续审批存在突出矛盾。2、整改措施:一是规划体系需尽快完善。目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正在编制,主城区控规没有全覆盖,专项规划缺项较多,直接影响规划审批和城市建设,需加快完善。二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技术审查与行政措施并举。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应尊重历史,面对现实,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在不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通过行政集体决策消化处理。三是创新才有出路,担当才有未来。对一些复杂问题,还需解放思想,开拓新路,寻求新的解决之道。在当前追赶超越、严管重处的形势下,没有担当寸步难行,有担当才能长才干,有作为才会有进步。四是必须紧紧依靠市局的指导和支持。管理中心作为基层派出单位,没有行政审批权,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市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市局的沟通协调和请示汇报。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准后,积极配合市局全面展开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的修编工作。加强城市核心区及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指导临渭区做好城市更新片区规划工作。二是提高规划质效。引导建设单位聘请甲级以上高水平规划团队编制规划,全面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对重大项目提前介入,联合审查,全程指导,按时限完成重点项目规划手续。三是加强规划指导。城市更新行动是“十四五”时期城市建设的重头戏。作为规划部门,将按照社区生活圈设计指南和居住区设计标准,重点管控好公共设施、生态指标、沿街景观等核心要素,分类推进城市更新,规划建设宜居社区、花园城市,提高城市品质。四是开展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做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规划工作,全面落实教育、医疗、养老、托幼、全民健身等公共设施规划,推进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五是加强规划培训。今年将集中开展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一些疑难问题,组织专家会诊,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六是重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干部轮岗和培训力度,以政治建设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规划队伍。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和延安精神再教育,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强效能考核,严格奖惩,激励担当作为,以新的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