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

铜川市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3-11 09:20
单位名称 铜川市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中药材产业化提供服务保障。中药材产业规划建议、制定;中药材品种引进、种苗繁育、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生栽培、质量控制、产业扶贫技术服务;省级道地药材良种繁育推广、试验示范;中药材市场建设,供求信息收集、预测、发布,产销对接
住所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11楼
法定代表人 高印奇
开办资金 12.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4万元 3.29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6月,办理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办资金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主要工作抓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作。按照“品种道地化、种植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工作思路有序稳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努力提升种植效益和产业发展水平。一是认真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任务。年初印发了《2021年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作的通知》,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任务逐级分解,并和重点企业进行对接,了解企业年度特别是生产安排、计划,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确保规范种植。为保证培训效果,我办采用集中培训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交流研讨相结合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培训指导。三是高质保量完成规范化中药材种植任务。抓好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发展工作。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是铜川转型,打造休闲康养城市的新兴产业,我办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抓监测服务产业发展。一是积极组织各区县填报全国休闲农业统计监测分析系统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信息系统。通过数据监测分析,及时、全面、准确掌握产业发展现状,为科学指导产业发展提供依据。二是积极推荐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三是抓机遇打造美丽乡村休闲精品线路。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产业发展调研50余次,开展技术服务90余次,组织各区县中药材产业负责人、全市相关企业、合作社等开展10余次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培训2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3条。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强抓技术推广,截止年底,全市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建成中药材种苗基地2600亩。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98个,从业人数1600余人,营业总收入75010万元,接待人数270.3万人,产品销售收入515万元。存在问题:一是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形势的关注,“粮药争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企业和合作社(特别是市外企业)大规模投资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明显减弱,甚至有将资金外投其他地区的趋势。二是随着粮食(特别是玉米)价格的上涨,大宗中药材(黄芩、丹参、连翘、大艾等)的种植效益优势不明显,且中药材种植一次性投入高、收获期长,农民投资种植的能力和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三是技能型人才与产业需求不均衡。四是发展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没有专门的产业发展资金,特别是休闲农业如何发展的定位不清,是农业三产融合的短板。四、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创新产业发展方式,鼓励林下种植,加大规范化种植技术宣传与推广力度,争取稳定中药材面积。五、下年工作计划:中药材主要工作是集中力量培育10个左右在黄芩、丹参、连翘、党参、黄精等产地药材发展具有示范引领,实行种苗供应、技术服务、收购、鲜精加工及贮藏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主要工作结合全市农业特色产业链的发展,重点做好果业、食用菌、设施农业及中药材专业村镇的培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增强农业发展的厚度,并继续做好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产业培育壮大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创建更多的“国”字号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