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在科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紧紧围绕科技工作,认真落实科技宣传培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狠抓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功能和手段,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1、履行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一年来始终坚持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在抓好各项工作的首位,组织职工干部认真系统的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新《党章》、《条例》以及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重要理论和文件,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身体力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按照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自己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通过抓党建、抓制度、抓执纪监督,加大压力传导,不断强化领导干部政治素养,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较好的履行了个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有力保障了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履行一岗双责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周一例会日,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风党建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每周集中一次的党史学习教育及讲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反面典型案例通报等,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性觉悟,持续筑牢拒腐防变道德防线,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夯实工作责任。年初支部对全年党建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对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同时与局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夯实了领导一岗双责。三是亲力亲为抓党建。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坚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讲专题党课2次,召开组织生活会2次。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去丹凤县马炉村红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传统教育,消除享乐主义思想,激发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勇气。四是全面落实好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干部作风专题整顿”为抓手,着力解决干部队伍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搞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强化科技管理,助力经济发展一是产业发展成果转化效益成效显著。目前,园区已有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康诚药业公司、商洛德润公司、商洛盛泽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商洛市精旭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千牛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商洛市丰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商洛市秦绿源食用菌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区润科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笃诚科技公司等10余家企业入驻,入驻企业围绕园区产业发展采取“订单”方式开展经营活动,促进了商州区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建立了种植示范园、智能产业园、智能物流园、科技创新园等现代化园区。累计投资16亿元打造了占地375亩的森弗健康养生产业园,按照“互联网+特色农业+大健康产业”的企业运营思路,全程参与原料种植、加工和销售,通过建立现代互联网服务业体系,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绿色工业深度融合,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建设。公司在商洛积极推广菊芋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免费为农户提供菊芋种子,指导农户进行种植,收获后公司以保底价进行收购,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2021年,公司与商州区234个村27498户农民签订了47854亩的菊芋种植收购协议,累计收购菊芋72602吨,为种植户带来收益8700多万元,企业的销售收入也达到了3.59亿元。二是带动产业综合效益。目前,全区菌类生产公司达11家,注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41家,家庭农场1家。食用菌生产企业或合作社采取“统一基地建设、统一菌包发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回收”,贫困户可通过托管、领养、借棒、入股等形式参与生产经营。食用菌基地达70多个,其中50亩以上基地25个,100亩以上基地7个,工厂化、专业化食用菌生产基地2个,引进专业化菌包生产线15条。2018年食用菌总产量达6560多吨,实现产值5904多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65371亩,产量达32608吨,实现产值88929万元;核桃产量达6300亩,实现产值18900万元;2019年食用菌总产量达8387多吨,实现产值8949多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66695亩,产量达35623吨,实现产值93919万元;核桃产量达11000亩,实现产值17400万元;2020年食用菌总产量达8560多吨,实现产值11294多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68135亩,产量达36681吨,实现产值107551万元;核桃产量达12000亩,实现产值22184万元;带动贫困村197个,1632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全区中药材新发展面积5.3万亩,新建500亩以上示范基地1.05万亩,培育1000亩以上中药材专业村4个,新发展专业合作社5个。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21.751万亩,产量达15.6435万吨,产值49863.5万元,中医药产业总产值113148.6万元,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三是科技宣传及技术培训服务持续用力。一是精心组织开展好各类主题活动。自今年3月份起,组织人员广泛深入的开展了“科技宣传月”、“知识产权周”、“科技之春”等主题活动,营造公众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浓厚氛围。二是组织专家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农技部门、专技培训、职校、科技示范园等培训机构的作用。同时我单位组织农技专家、专业协会会长、农村致富带头人等10余名技术人员,结合商州区产业布局和特色,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广泛开展了劳动力就业、科技特派员技能提升、中药材栽培技术、核桃科管技术、樱桃科管技术、专业养鸡技术、农技人员“乡村产业发展”技术等培训活动。联合企业全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40余期50多场次,发放资料及教材2.4万余册份,受益群众达6.5万人次,安排科技培训项目经费6万元。四是配合市局做好商州区科普调查及录入工作。对涉及科普工作的20多家相关部门、区级单位开展了2021年度科普统计调查。此次科普统计主要是调查商州区科普资源投入状况,包括科普机构和人员、科普经费投入、科普场地以及科普传媒等。针对商州区科普统计调查工作数据量大、协调面广等特点,通过上门走访、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全面完成了统计工作,确保了统计工作不重不漏。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包村与乡村振兴衔接任务一是完成各级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对照中省市各各批次反馈反馈问题抓实整改。对照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严格实行问题倒销号制度,强化台账管理,举一反三开展问题自查。对标反馈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深刻开展自查自纠,制定有力措施,确保问题不反弹。二是开展脱贫质量提升和防止返贫工作。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开展大排查大整改、三排查三清零和大走访对标补短工作。三是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面做好档案材料的查漏补缺工作,确保数据准确、资料齐全,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后评估准备工作。四是按时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创园、垃圾分类工作。结合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达到“六清六治六无”目标,持续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