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生态水利治理中心

神木市生态水利治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0 15:58
单位名称 神木市生态水利治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参与中省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重点工程,含流域治理、淤地坝建设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前期规划、建设指导、安全运行监督等工作;协助市水务局进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水土流失动态和防治成效的监测工作,收取水土流失补偿费;参与开展全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和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西路水利大楼1711室
法定代表人 张建成
开办资金 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4.53万元 221.7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生态水利治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中省市检查接蹱而至、各级督导密集到访、风险隐患排查覆盖全市2000余座中小淤地坝、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深挖到2011年,黄河流域拦沙(淤地)坝和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更是史无前例的短时间、高投资、严要求,中心上下众志成城完成了各项工作,总结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一)党建引领、从严治党中心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从严治党原则,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将主题教育作为学习常态,制定“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支部书记带头上党课、组织所有党员观看教育片,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做好党员争先创优评比和三类五星评定,切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全年共组织集体学习20余次,每人撰写心得体会文章三篇、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每个党员原原本本通读5本书喜欢书籍并要求写读后感文章,召开读书交流会2次。培养发展马虎军、常键两名同志转正成为正式党员;杨奇同志被评为神木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干部;高会刚同志组织选派袁家圪堵村第一书记;李强、刘利霞、李晓英代表党支部在水利局组织的“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二)争创文明、提振精神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班子建设、制度建设、道德建设、素质建设、作风建设和形象建设,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先后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土保持月”宣传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神木解家堡卧虎寨开展徒步健身活动、志愿帮扶、道德讲堂系列讲座等,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三)科学谋划、夯实责任2021年中心提前谋划、科学布局、罗列清单、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年初开始谋篇布局,排好工期,确保全年各项工程有序开展。今年中心承担黄河流域拦沙坝和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任务,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点多面广,为此我项目办积极主动,密切配合水利局,成立了综合协调、信息档案、工程质安、维稳保障、法律咨询五个小组综合调度项目。整个项目分四个会战区,28个作业区,划片管理,由4名副科以上领导“挂帅”、26名业务骨干技术负责,夯实责任。自10月29日全市黄河流域拦沙坝和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第一次例会召开后,各项目区负责人及技术干部铆足干劲,积极联系沟通施工单位、镇街村组、设计、监理单位落实项目实地交桩、施工进场工作,全力推动工程建设。(四)持续监管、形成体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加大无人机、移动终端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检查发现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台账、严励查处,公开曝光重大违法违规案件,起到震慑作用,切实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效能。取得的社会效应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同时创新宣传模式,做到宣传进社区、进工业园区、进企业,上门对生产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等关键少数精准宣传。中心一贯坚持宣传是执法工作的基础与保障,每年结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宣传,重点做到宣传精准。一是进园区针对园区管理层及园区窗口人员以召开宣讲会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今年聘请专家在经开区举行执法讲座,邀请园区内所有企业负责人全程参加,会后反馈效果良好。二是进企业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品和宣传资料,三是进社区悬挂宣传条幅安排宣传志愿服务员发放宣传单,四是制作普法(包括扫黑除恶)宣传片和宣传画、在市政务大厅、广场、交通枢纽路口的电子屏和立柱广告全年展播,五是利用新媒体邀请电视台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进行专访,向新闻网、公众号、手机彩信等推送宣传内容。在搞好集中宣传的同时,中心提出了水保宣传“一刻钟”,即结合水土保持日常督查、方案评审现场勘验等机会对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这些关键少数进行点对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宣传,这种见缝插针式的宣传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为更好的推动水土保持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存在的问题2021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中心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生态水利治理保护任务艰巨。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现状治理水平不高,措施配置不优,水土保持综合防护效能发挥不充分,质量亟待巩固提升。流域性、系统性生态修复框架还急需搭建完善,离习近平主席要求的黄河流域生态发展要求还有明显差距。二是病险淤地坝存量大。我市有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1479座,其中211座列入了水利部一、二期除险加固名录,目前仅安排加固了58座,仍有很大一批需要进行除险加固。三是监测管理还不到位。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人员业务水平低,监测手段单一,水保技术支撑能力不强。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未得到全面有效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还不到位、不细致,水保执法总体仍偏于宽松软。四、改进措施为此我单位将继续科学谋划、提前筹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同时加强干部培训力度,调动干部积极性,夯实责任,健全链条制度,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生态水利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五、下一步打算一是夯实责任,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基础支撑能力。普查全市水保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建立全市淤地坝电子档案,着重推进全市黄河流域拦沙坝和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重点做实做细前期选址、建设管理工作,初步建成一至两个流域坝系典型精品工程,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水土保持措施和成果展示、宣传示范、科研试验、技术推广提供载体,把神木市建成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市(县)。努力推动神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是完善制度、强化监管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对生态水保监管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将继续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机队伍、技术装备建设,推动监测站点加密布点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验收核查,善用水土保持信用监管体系,提升水保监管能力,健全和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破坏面积精准测绘系统,实现专业监管系统与相关行业信息共享,努力做到应管尽管实时监管,形成长效有力的监管体系。神木市生态水利治理中心2021年12月11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