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拨付·管理个人账户的核算、转移·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离退休费标准的核定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便民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杨峰 | |
开办资金 | 20.7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1万元 | 20.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1、抓好单位参保促进基金征缴。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不断强化单位参保缴费意识,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及时征缴归集,确保应保尽保,应收尽收。截至目前,全市机关养老参保单位1349家,参保人数4.29万人,其中在职2.87万人,退休1.42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7329.19万元,其中征缴收入52100.41万元,各级财政补贴33218.46万元,转移等收入2010.32万元。基金支出89351.38万元,基金结余8148.22万元。职业年金收入27464.28万元,其中征缴职业年金21870.59万元,累计上划归集28197.08万元,职业年金结余2831.97万元。2、调整养老保险待遇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政策落实,积极筹措资金,规范审核发放流程,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按时足额支付。截至目前,为1.42万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待遇89053.99万元。代发市本级24名离休人员离休费283.2万元,代发退休人员独生子女费231.37万元、护理费62.76万元,代发退休人员丧葬费抚恤金671.42万元。完成了2021年退休人员调待工作,参与调待退休人员13965人,调待补发养老金1425.86万元,调待后全市退休人员平均月增资178.75元。其中市本级调整3647人,调待补发养老金395.54万元,调整后退休人员平均月增资181.38元。3、全面启动年金发放严格落实转移接续制度。积极协调各级财政部门,筹措落实职业年金利息4527.03万元,对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底前退休“中人”进行了批量记实核定,率先全面启动了职业年金发放工作,截至目前,为2288名退休“中人”核发职业年金待遇345.91万元。积极对接上级业务部门及软件公司,优化完善系统功能,严格落实转移接续制度,加快转移接续业务经办进度,截至目前,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跨省及跨制度转入922人,转出43人。4、积极落实改革政策加快开展试点清退。按照市人社、财政相关文件精神,完成了市级及下划474家单位7789人试点期间个人缴费审核工作,其中涉及老人176家2317人,下划单位37家1273人,中人261家4199人,涉及清退或转移资金4169.46万元。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落实了已退休“老人”和下划单位清退资金1432万元,并就改革后退休“中人”清退资金问题与财政部门协商纳入2022年度市级部门预算。目前,已发文通知涉及单位对清退金额等基本情况确认后及时拨付清退资金。5、顺利完成审计整改和改革中期评估工作。以社保基金审计检查为契机,认真梳理工作短板,对审计报告提出的37家单位欠费167.16万元的问题,逐一催缴整改,目前已全部追缴到位。对58人未及时清退已死亡1年以上或已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确认清退金额和所属日期,办理相关退费手续。对违规领取养老待遇8人12.83万元,积极对接单位及其家属,目前已全部追回。按照《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期评估实施方案》要求,对照8项39条评估内容逐条逐项进行研判,进行自评整改,顺利完成了省级中期评估检查组的检查。6、扎实开展基金风险排查防范控制内部风险。按照全省《关于开展陕西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排查工作方案,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审核、发放、资格认证及与其相关的信息系统、稽核内控、社保卡管理等十个方面对标对表逐项逐条进行了排查,建立了风险台账,督促整改问题14项,核查疑点数据1045条,落实整改问题11条。深入部分部门对参保征缴情况开展稽核,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切实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重大风险行为,全市共追回27人多领养老金37.97万元。7、优化提升服务模式增强群众满意度。持续优化生存认证方式,推行单位代认证模式,主动上门服务模式,提倡推行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两条腿”走路,截至目前,全市应认证13986人,已认证13986人,认证率100%。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开通养老金发放手机短信提醒服务,待遇调整及政策宣传短信提示服务,解决退休人员额外负担银行短信提醒费用,让退休人员不用再去银行排队、跑腿查询养老金到账情况,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向退休人员发送短信提醒17.3万条。8、加强经办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经办水平。梳理业务经办、基金财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风险防控现行政策,制定相应内部管理规范,细化岗位设置,划分个环节岗位职责,重新配置业务权限。实施科级领导干部包抓区县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区县经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深入区县督导调研、查找问题,提炼对策,形成了《关于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统筹管理的思考与建议》,已在铜川经济社会研究刊发并获得了全市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全年举办业务培训1期,基金财务培训1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满意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三、存在问题一是内审稽核工作开展不深入,内部风险防控工作开展不够扎实。二是经办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各区县基金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高,需要不断提升基金财务人员基本业务技能。四、改进措施1、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服务能力,以业务学习为抓手,切实提高经办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2、持续加强对区县经办机构基金工作检查和指导,加强与税务、财政等部门协调沟通,加大基金风险防控稽核工作力度。3、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手段积极宣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法规,营造舆论氛围,加强政策宣传工作。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理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完成三家单位人事代理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整体转移工作。二是实现职业年金足额征缴,落实好社保转移接续制度,运用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机制。三是扎实开展我市机关事业单位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预发转计发”工作及警衔套改后退休人员待遇计发及重新核算工作。四是全面完成职业年金待遇发放工作,扎实做好离退休人员各项待遇审核拨付,资格认证完成率100%。五是完成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期间缴费清退工作,保障参保人员合法权益;调研市本级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由虚账转为实账运行事项的可行性。六是强化基金监管,增强风险防控排查力度;继续探索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实施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基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七是推动业务培训、在编干部窗口轮班学习、科长包抓区县常态化,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内部管理规范,推动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新成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评为全省经办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退休人员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