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黄陵县>
黄陵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黄陵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0 10:55
单位名称
黄陵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救助家庭困难学生,为教育事业服务。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核,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接受社会组织对教育事业资助。
住所
黄陵县商业街
法定代表人
李军成
开办资金
4.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陵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1万元
12.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业务工作:(一)加大贫困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教育资助政策的知晓率。1.利用一年一度的“乡镇春季物资交流大会”,组织全体干部分组深入各乡镇进行设点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办条件及办理程序。2.主要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做了深入的宣传。3.走进县四所初级中学和黄陵高级中学宣传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重点是让各中学教师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通过教师对初三和高三毕业学生做好中高职资助政策宣传,向初高中毕业学生发放《致初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让学生知晓国家的教育资助政策。4.在高考期间在黄陵中学考点外设立宣传点,向考生及家长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为群众发放了8000余份宣传彩页。(二)加强信贷催收力度,鼓励借款人提前还款。依据年初工作安排,在六月份资助中心组织干部电话提醒每一位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在学生毕业当年的8月15日前还款是不产生利息的,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尽力提前还款,上半年,组织干部通过QQ群、微信群、电话友情提醒等形式,共有488人进行提前还款,合同数618份,还款金额360.58万元。11月份,对859名应还本息学生及家长进行反复电话通知,耐心与贷款学生家长沟通,讲清利弊,正确引导按期还款,尤其是对部分单笔贷款到期借款人及时电话通知,对无法联系借款人组织干部深入借款人家长告知;截至2021年12月20日,还款800余人,提前还款100余人,还款金额合计707.32万元,完成今年还款任务的99.97%。目前逾期3人,待完成还款金额1.94万元。(三)认真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审核办理工作。2021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分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办理。7月5日,将线上办理方式方法以及流程示意图发在QQ群,续贷往届大学生依据要求在线上进行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21年线上共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14人次,发放贷款金额311.68万元;在线上办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下线办理工作,7月6日开始调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仪器设备,准备相关表册,培训干部,7月20日下线开始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线下共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06人次,发放贷款金额470.53万元;贷款工作截止2021年10月20日结束,共签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1020份,办理成功1015份,贷款金额779.21万元。二、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一)2021年入学资助65人(其中建档立卡17人,低保户4人,残疾人1人,一般贫困户43人),对符合条件的65名学生,每人0.2万元,8月27日全部发放到位,资助金额计13万元。(二)2021年滋惠计划(大学生入学路费)104人(其中建档立卡35人,低保户5人,一般贫困户64人),其中省外就读学生16人,每人0.1万元,省内就读学生88人,省内就读每人0.05万元,2021年9月22日全部发放到位,资助金额计6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是宣传工作虽然充分利用高考、乡镇物资交流会进行了设点和组织干部入村宣传,但利用县市级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还不够;2.是对黄陵学籍在外就读学生动态管理不够积极主动,导致部分休学返校学生信息不够准确。(二)改进措施:加大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重要时间点,做到常态化宣传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提高教育扶贫政策知晓率,确保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落实不漏一人。四、2022年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资助机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对资助人员的培训,提高资助队伍的工作水平,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和战略,完善工作机制,增强资助工作的使命感和职责感,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职责落实、科学管理、提升水平”,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资助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