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2-03-10 10:32
单位名称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建设绩效财政,服务经开发展。业务范围:做好全区各项财政收支及税收政策,预决算编制、国库管理、政府采购、住房公积金、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管理等相关工作。
住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大道3号
法定代表人 司攀科
开办资金 72.5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79万元 26.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一、工作开展情况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坚决落细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非税收入征管、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公开制度,加强涉企收费督查力度,坚决杜绝各类违规涉企收费。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持续推进税收保障工作,对重点行业、税源实行动态监控,查找薄弱环节,严防收入漏洞,促进应收尽收。全力争取上级支持。紧盯国家支持重点领域,认真研究政策要求,精准把握政策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用好用活债券政策,大力争取上级资金。同时,加强与上级的互动、部门的互通,形成工作合力,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多渠道争取各类资金,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推进财政改革。一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财政云”人员台账模块上线运行工作,抓好会计核算和预算执行监控模块运用,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和效率,强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水平。二是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定财政管理绩效提升年活动方案,组织部门开展绩效自评、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充分运用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国有资产全范围、全周期的动态监管。委托第三方机构扎实开展相关国有企业资产债务排查工作,并制定整合方案,完成划转企业的审计与划转资产的评估工作。四是全面实施公务卡改革。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大力推动全区公务卡改革,制定了公务卡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规范公务支出管理,增强支出透明度。五是规范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执行“先有预算、再进行采购”的预算管理制度,所有政府采购一律通过政府采购综合管理平台,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建设,完成系统搭建、业务培训等工作,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管理,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水平。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千方百计保障民生。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政府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新增支出,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和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2021年12月底,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514万元。“三保”支出累计完成31,502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4,385万元、“保工资”15,681万元、“保运转”1,436万元。不折不扣落实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政策要求,强化政府隐性债务管理,规范举借融资行为,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坚持政府隐性债务月报制、月度提示函制度,及时督促部门落实化解任务。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污染防治有关要求,保障“双替代”等政策落实到位,全力支持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大疫情防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紧急拨款、物资采购“绿色通道”,强化资金监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工作,为中省市区各项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支持“十项重点工作”措施得力。加强与主管部门精准对接,督促及时落实项目计划,积极筹措财政资金,全力支持“十项重点工作”。严格落实工业发展基金政策,设立区级工业发展资金,积极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大农林水资金投入力度,及时拨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全力支持我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涉企收费排查,坚决治理各类乱收费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建立工作任务清单,制定周、月、季度任务分解表,明确具体落实措施,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相关资料,做好考核相关准备工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我区税源结构单一,虽然近年来不断加强招引企业力度,但部分企业正处于优惠期、建设期,支柱税源企业较少;二是预算执行、会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等管理水平,与新时代财政管理改革还存在差距,财经纪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部门绩效意识不强,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财政资金闲置沉淀等问题依然存在,绩效激励约束作用不强,预算绩效管理亟需强化。整改措施:一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管好用好政府债券,积极防范债务风险;二是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全力支持“十项重点工作”;三是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持续推进“四讲”财政文化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强化税收征管措施,不断提高收入质量,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强化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审核,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加大争取资金力度。紧盯中省市政策动向、资金投向,及时掌握信息动态,会同部门精心策划、包装、储备项目,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全力争取上级各类资金,支持区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按照中省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做好税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会计管理等工作,加强财政法治化建设,不断提高依法科学理财水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强化底线思维,高度警惕防范财政领域的重大风险,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政府债务、“三保”运行、财政资金安全等方面的风险点。严格落实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严禁违法违规新增政府债务。聚焦机关管理、财政业务等风险点,建立健全财政管理制度,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防范单位财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政府债务管理政策要求,提前测算到期债务付息情况,按时偿还债务本息资金。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全力做好新增债券争取工作。按照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及时督促部门完成年度化解任务。加强专项债券资金监管,扎实做好债券资金穿透式监测工作。推动财政绩效提升。把财政管理绩效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的重心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统筹推动阶段性工作,确保财政管理水平、干部综合素质等迈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