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华州区环境监测站

渭南市华州区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2-03-10 10:26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辖区内环境质量监测,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监测及酸雨监测、工业污染源监测等专项监测。
住所 华县军民北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种星
开办资金 84.4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环境保护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万元 38.6万元
网上名称 华州区环境监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9月变更法人的事项,由陈立军变更为种星,没有违法违纪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华州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年初,按照《渭南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要求,及时细化分解任务,制定监测工作方案,通过“自测+委托”的方式,保证常规监测任务按期完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面:一是安排专人负责,落实保障责任,积极对接有关镇办和部门,扎实做好省控空气自动站运维和市控站点建设保障。二是每月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做好降尘采样、送样工作,截至11月,我区降尘均值为4.5吨/平方公里·30天,与去年持平。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一是完成对赤水河入渭、遇仙河入渭、石堤河入渭、罗纹河入渭、方山河入渭、二华干渠地表水水质监测12次,及时上报监测结果。二是完成了6条重点控制峪道水质监测12次(其中全分析1次),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三是每季度开展城区自来水公司水源地和桥峪水库、麻家砭水库水源地监测,水质达标率100%。声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完成功能区噪声监测4次、网格噪声监测1次(104个点位)、道路交通噪声监测1次(6条主干道),全区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良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方面:每季度对柳枝镇新拾社区的1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和2个农业污染面源污染河流开展监测,逐步摸清农村环境质量状况。执法监测方面:一是每月对华州区北控水务有限公司进、出水进行监测,全年完成12次;二是按时完成了县控重点排污单位执法监测和信息公开任务。自行监测方面:一是与机关有关股室和大队紧密配合开展联合督办,确保第一时间与新发证企业取得联系,第一时间指导企业开展填报工作;二是不断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工作交流群、面对面指导等方式,直接、及时解决企业填报出现问题,帮助企业填报人员迅速熟悉有关政策要求、掌握填报系统操作流程;三是积极配合市局自行监测检查,进一步发现企业自行监测工作和自行监测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扎实推进整改,促进全区自行监测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截止目前,全区43家自行监测信息公开企业全部公开,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率达到100%,位于全市前列。能力建设方面:为积极落实“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和“环境监测能力提升年”活动总体安排部署,我站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扎实开展创亮点工作。一是业务培训常态化,全年先后开展技术培训4次,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测试12次,水质现场测定培训5次,监测人员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硬件建设有序化,先后购置了便携式浊度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一批实用仪器设备及器具,为监测能力提升蓄能筑基;三是争先创优积极化,对标对表、认真准备、努力提高,在市局举办的两次监测技术比武上取得团体三等奖1次,个人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在环境监测三项评比活动中,按时上报了环境监测论文2篇、先进个人1名和优秀实验室自评表1份。四是环保设施开放品牌化,6月4日在分局的统一安排和策划下,成功协办“环保设施开放日”活动,为增进公众对环保工作的了解架起一座桥梁,以环境监测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开放为主要载体的环保设施开放日活动已成为华州环保的一个品牌。服务中心工作:以“测管协同、提质增效”为工作目标,我站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强化责任担当,牢固树立局队站“一盘棋”思想,扎实做好监测服务,全年共配合股室、大队在区政府网站公开水源地水质报告4次;完成噪声投诉监测5次、金新社区污水处理站水质监测1次、金堆镇栗峪河水质调查监测2次、机动车尾气路检1次;制作报送华州区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送阅件4期,较好为中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美丽华州建设”、水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各项监测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掌握了华州区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农村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状况及其变化情况,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下重要基础,助推华州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内部管理有待强化;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3.监测能力有待加强。改进措施:1、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2.加强人员培训和引进;3.逐步增加监测设备,提高监测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制定年度监测工作计划;2.加强工作保障,确保各项监测任务顺利完成;3.强化人员培训和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