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婚姻登记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婚姻登记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0 10:2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婚姻登记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办理婚姻登记,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婚姻登记管理
住所 榆阳区榆林大道160号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婚姻登记处
法定代表人 李正亮
开办资金 24.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36万元 10.7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婚姻登记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已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业务方面榆阳区婚姻登记中心现有工作人员十六名,党员10人,预备党员1名。全体工作人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本科7人。平均年龄33岁。婚姻登记员全部通过省民政厅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主要业务有: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建立和管理婚姻登记档案、宣传婚姻法律法规、倡导文明婚俗等。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截至11月底,共计办理结婚登记3581对,补发婚姻结婚证2235对,补发离婚证138件,为626对新人举行颁证宣誓仪式。登记合格率100%。查询调取婚姻信息2600多人次。受理离婚申请2143对,办理离婚登记905对,离婚冷静期制度效果明显。(一)提质增效,推进婚姻登记智能化服务水平今年1月份以来,婚姻登记中心在每个登记窗口统一配备集高拍仪、人像采集、人证验证,指纹化对比功能的一体机。在办理业务时,全部实现人脸识别和电子档案扫描上传应用,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有效融合。在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采购婚姻登记自助申请终端服务机,当事人可自助申请婚姻登记业务,为群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畅通的婚姻登记服务。在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当事人的人证合一性和信息准确性。(二)优化服务,创新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化解矛盾,走向和谐,降低离婚率。2021年与榆阳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合作协议,在离婚冷静期内参与、干预,婚姻家庭调解辅导咨询等。传播正面、弘扬正气、倡导男女平等,减少了非理性离婚现象,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创造出良好社会效应。据统计,目前调解和好成功率达60%以上。(三)“我为群众办实事”弘扬婚姻文化,打造品牌服务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岗位为民服务,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首先在“2月14日”情人节、5.20、“七夕”节、国庆节等婚姻登记高峰期,采取增加窗口人员,延时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等措施。全力满足群众的登记需求。以党建品牌“我宣誓我践行”为引领,在新人领证环节免费开展集体或单对的颁证宣誓仪式,让每对新人在浪漫温馨的气氛下感受婚姻的神圣,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支部建设结合开展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并制定详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落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学习教育,规定了学习指定书目、主要内容,明确了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以谈心谈话,意见征求,认真盘点检视,谈体会、找差距的方式,总结半年来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并对党史学习教育和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规范党员日常管理,落实“双报到”,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年共开展了九次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基层党建“灯下黑”“两张皮”问题专项治理,把党建“灯下黑”“两张皮”问题专项治理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将专项整治与支部实际结合起来,认真对照检查,剖析问题,建立台账,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坚持把本职工作、服务群众、建设队伍与专项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了专项治理成效。(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认真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深入落实“两个责任”,持之以恒遵守中央各项规定精神,紧紧围绕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坚定不移地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组织全体干部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党员干部的的廉洁教育。3月份,组织观看反腐电影《不一样的焰火》;8月份,观看反腐电影《信仰的力量》,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意识。结合干部作风整顿,加强窗口服务行风建设,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以案促改,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结合干部作风整顿,加强窗口服务行风建设,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以案促改,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有序推进干部作风整顿的纵深开展。(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利用干部职工大会、党员大会,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形式主义。在服务窗口大力宣传婚前健康检查、婚姻辅导、婚姻改革、创文工作等。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七)积极推进婚姻登记“跨区域通办”工作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婚姻登记“跨区通办”工作的通知》和榆林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全市婚姻登记“跨区通办”工作要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22年10月底前将实行婚姻登记“市内通办”,2022年12月底前实现“省内通办”,2025年12月底前实现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结婚登记“跨省通办”。婚姻登记机关的主要任务是补录完善婚姻登记历史数据,实现婚姻登记档案实时电子化。我中心现存有15万份之多婚姻登记历史档案,需电子化补录上传于现行婚姻登记系统,为加快推行电子化补录工作,在现有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及办公设备的条件下,我们争取错峰上岗和协调第三方服务相结合,抓紧补录,现已完成婚姻登记历史补录信息129028条,占比85.75%,位居全省前列。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补录工作,建成婚姻电子化档案库,实现婚姻登记信息资源共享,可有效解决群众办理婚姻登记“多地跑”“多次跑”等难点堵点问题,为实现“跨区通办”打好基础,确保此项改革工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八)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时代新风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因地制宜;为全区人民创造健全的婚俗改革体制机制、完善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传承良好家教家风,积极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面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努力在全区上下形成婚事新办、简约适度、文明向上、群众欢迎的良好氛围。三、存在的问题(一)开展“跨区域通办”工作,预估我中心结婚登记量将翻倍,现有的办公场地,设备将严重影响制约婚姻登记工作的正常开展,需增加服务窗口和独立办公用房。(二)现办公用电脑、打印机、桌椅等设备,基本都为八年前所购置,多数已达报废年限,同时“跨区域通办”需要增加相应办公用设备数套,现资金缺口较大,须财政专项经费予以预算。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升“窗口”形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作为,促进各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将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到每个党员干部、服务窗口,细化便民利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2.加快对新婚姻登记系统的学习运用,继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本职岗位为民服务,重点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婚姻登记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索学习。3.落实省厅安排部署,2022年10月底前有序推动全市在本辖区内进行“市内通办”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婚姻登记历史数据,查漏补缺,简化登记程序。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补领婚姻登记证,全面推进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4.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可以使当事人感悟婚姻、家庭所蕴含的责任与担当,从而增强法律意识、家庭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进而推进我区婚俗改革。5.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做好特殊日期的婚姻登记,开展网上、线下预约登记,有序开展免费颁证宣誓仪式,有助于新人在庄严的场合、圣神的时刻,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6.积极主动与区婚调委的合作协作,重点参与冷静期内婚姻家庭调解辅导的工作,降低离婚登记率,提高我辖区居民婚姻家庭幸福指数。7.推进部门间婚姻信息数据共享,全面升级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婚姻登记自助终端运用。榆阳区婚姻登记中心2021年12月2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