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清涧县> 清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挂清涧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牌子)

清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挂清涧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牌子)

发布时间: 2022-03-10 10:01
单位名称 清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挂清涧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牌子)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与合格证推广、农产品产地监测,开展认证申报、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体系建设、农药残留的例行抽样检测及抽检。
住所 清涧县岔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大楼4楼
法定代表人 霍海港
开办资金 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清涧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万元 21万元
网上名称 清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以来,我中心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民生工程,紧紧围绕“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工作,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现将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情况坚持“四个最严”的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强抓工作落实,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县有效期内认证“二品一标”企业有6家,其中:绿色农产品认证2家企业2个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3家企业6个农产品,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提升索养与能力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理论和业务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等学习,并要求单位职工记录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技能,2021年派出业务人员杨凌学习3人次,西安、榆林学习12人次。(二)多措并举,加强检验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坚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文件精神,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基地、批发销售市场监测力度,全年农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达到100%,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向好。一是制定了《清涧县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清农发[2021]75号),对农产品监测地点、承担单位、检测品种数量、抽样要求、检测目的和标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二是认真开展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加大检查频次与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截止12月底全县共抽检农产品样品2088个,其中蔬菜样品1044个,水果样品870个,食用菌样品174个,速检合格率100%。三是配合农业农村部和省市农安中心抽检蔬菜、水果样品95个,未反馈有不合格产品。四是印发全县扶贫产品专项监测抽样方案,以纳入陕西省扶贫产品名录的农产品为重点,对扶贫产品进行专项监测抽检,共抽检红枣、苹果、红梅杏等样品15个,农药残留速测合格率100%。(三)以“二品一标”认证登记为载体,强抓农产品认证监管服务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优质粮食、瓜菜、标准化种植基地为重点,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出口农产品认证为载体,强抓“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监管服务工作。一是抓好“二品一标”专项监管服务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知识解答、传授“二品一标”标志防伪查询等方式方法,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标生产,按标上市。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供咨询220多人次。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2021年新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企业4家,全县累计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企业达304家。累计培训农产品追溯系统企业人员60余人次,并积极向上级业务单位申请为49家企业免费刻制了农产品追溯电子印章。三是根据中省市精神,全力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试行。通过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宣传培训,加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推广力度,选择13家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作为推行试点单位,累计发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16万余枚。(四)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服务活动结合农资打假“春雷”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等活动,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开展指导服务。一是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上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宣传及实地指导,依法告知种植者法定义务和违法犯罪后果,严格要求农产品企业及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农药使用安全剂量、严格安全间隔期,确保上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完善用药档案,建立生产记录。累计发放安全宣传手册、宣传单3000余份,农产品生产记录登记册2000余份,出动车辆15台次,检查人员40人次三、取得社会经济成效1、农产品执法监管持续强化。今年开展了对蔬菜、水果、食用菌农药残留专项整治;开展农村“红盾护农”农资打假行动,严厉整治农村市场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严厉查处“假农药”、“假化肥”等违法行为;水果滥用膨大剂、保鲜剂专项整治等行动。共检查生产企业120(家)次,出动人员40多人次。确保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了广大群众农产品消费安全。2、检测能力大幅提升。截止12月底全县共抽检农产品样品2088个,其中蔬菜样品1044个,水果样品870个,食用菌样品174个,速检合格率100%。对扶贫产品进行专项监测抽检,共抽检红枣、苹果、红梅杏等样品15个,农药残留速测合格率100%。3、强化了农产品认证。2021年新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企业4家,全县累计加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企业达304家。累计培训农产品追溯系统企业人员60余人次,并积极向上级业务单位申请为49家企业免费刻制了农产品追溯电子印章。选择13家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作为推行试点单位,累计发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16万余枚。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加之受疫情影响,单位正常工作经费没保障;二是专业人才缺乏,单位大型检测仪器无法启用,不能开展农产品定量检测工作;三是农产品追溯系统及合格证应用效率还需提高。四是生产企业和种植户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意识差,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差距。整改措施:一、抓好农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二、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服务;三、加强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筑牢质量安全底线。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抓好农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典型引路,培育知名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全县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二)加大工作力度,压实农产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贯彻落实农业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制度,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程,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切实将合格证制度落实到位,创出亮点。(三)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服务。鼓励引导有条件企业进行“二品一标”认证登记,积极开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自我承诺,发挥规模经营主体标准生产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质量安全自律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健康发展。(四)加强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筑牢质量安全底线。加大对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风险监测抽检力度,严防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2022年全年计划抽检农产品2000个以上,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