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法律援助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0 09:57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法律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经济困难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审查及律师指派·相关指定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使用·律师事务所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指导、检查、监督·相关社会服务及宣传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桃源路残联十字
法定代表人 杨琦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保证目标任务,加大办案质量监管。今年我区按照上级要求需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70件。目标任务下达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法律援助工作站全年任务,截止10月底,我区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余件,挽回各项经济损失510余万元。对群众来电来访进行情况登记,认真细致解答群众问题,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共2322人次:来电1922人次,来访400人次。2、案件数量提升的同时,更要保证案件的质量。中心紧紧围绕“机构规范、管理规范、服务规范”的要求,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和服务规范,保证了法律援助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是对来电来访人员进行情况登记,认真细致解答群众问题,二是通过受援人签名归档、审查结案报告等管理监督措施,严格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程序,保证了法律援助的工作质量。全区至今未出现一例受援人投诉法律援助人员的情况,窗口服务群众满意率达100%,法律援助实现了零投诉,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3、持续发挥法律援助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心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今年截至10月底,中心共办理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的法律援助案件7件。4、积极推进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已进入常态化,今年截至10月底,中心共办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案件751件,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案件84件。5、依法保障军人合法权益。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有关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省市《关于完善法律援助的意见》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做好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临潼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021年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余件,挽回各项经济损失510余万元。对群众来电来访进行情况登记,认真细致解答群众问题,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共2322人次:来电1922人次,来访400人次。2、不断加大法律援助案件的督促检查,提高办案质量,让每一名普通群众在全年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使困难群众通过法律援助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实担当起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任。三、存在问题1、经费保障紧张。根据市财政局、市司法局《西安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刑事案件每案补贴1500元,但是区司法局由于未得到同级财政部门专项经费拨款,经费紧张,根据临潼实际情况,刑事案件每案补贴900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900元的办案补贴难以维持办案律师正常的费用,长期积累,势必影响辖区刑事辩护律师对办好、辩护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及辖区律师力量薄弱。临潼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有限,除法律援助日常业务外,还承担局机关有关职责,工作繁重。自法律援助参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工作以来,我区法律援助案件数量激增,进一步突出了人员匮乏与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的矛盾。四、今后工作打算1、继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中心——街办——村组三级网络,降低申请门槛,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2、加大对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宣传力度,力争使法律援助工作更加深入人心。3、加大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监管力度,积极采取重大疑难案件的集体讨论、出庭旁听、结案回访等措施加大对法律援助律师和工作者的监督,保证案件质量不下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