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堡县职业能力建设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1.拟定全县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2.负责全县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农村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竞赛、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初级工考评和晋升申报等工作;3.承担局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 |
住所 | 吴堡县宋家川镇新建街155号政府大楼二层 | |
法定代表人 | 贾海霞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吴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1万元 | 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吴堡县职业能力建设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能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八项规定等,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二、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以工代训情况为鼓励企业新吸纳就业岗位、支持困难企业以训稳岗,使“以工代训”政策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我县“以工代训”从2020年11月初开展以来至2021年6月底培训全部结束,共有14家企业297人参加了以工代训。目前已完成最终的审核、资金发放等工作,累计给培训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资金62.286万元。有效发挥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帐资金稳就业、促就业、扩生产的作用。(二)职业技能培训情况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服务吴堡县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为我县产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并切实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有效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我中心完成培训各类人员614人次。其中含脱贫人口完成25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人,14-35周岁青年13人、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6人。1、中式烹调师培训:我中心统筹利用各类培训资源,依托吴堡职工餐厅、三星大酒店三楼餐厅大力开展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培训。2021年4月1日至5月20日,委托陕西新东方烹饪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50天的中式烹调师培训,共培训86人,全部考核合格,培训后就业34人,就业率为40%。专账资金支出34.4万元。2、家政服务培训:今年委托榆林千家创职业培训中心共开展家政培训32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188人。其中:家政服务员培训2期,共计培训107人(其中脱贫户74人);育婴员培训4期,共计培训186人(其中脱贫户91人);养老护理员1期,共计培训35人(其中脱贫户23人)。累计支出专账资金59.958万元,其中培训费用47.673万元、脱贫户交通生活补贴12.285万元。3、保育员培训:于10月22日—10月29日,委托榆林皓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了为期8天的保育员培训,共培训8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人。专账资金支出7.53万元,其中培训费7.29万元、脱贫户交通生活补贴0.24万元。4、农业技术员培训:于11月19日—11月28开展了农业技术员培训。通过培训设施建设技术、番茄种植技术、玉米种植技术、马铃薯种植技术、林果种植技术(苹果、山地梨、葡萄等)。使受训人员掌握了实用的农业技术,切实做到培训有针对性、实效性。培养了一批专业技能强的农业从业人员,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共计培训11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5人。专账资金支出13.842万元,其中培训费11.092万元,脱贫户交通生活补贴2.75万元。(三)技能鉴定及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技能等级考试情况:1、职业技能鉴定情况:保育师(初级工)职业技能鉴定75人参加考核,其中67人合格;母婴护理员(初级工)职业鉴定41人报名,其中27人合格。2、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技能等级考试情况:2021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核共有93人报名参加:其中技师28人、高级43人、中级13人、初级9人。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任务分配过重。我县为农业县,全县常住人口只有5.39万人,无大型工业企业,存在的企业普遍为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用工不稳定、不规范、工资低等特点。而下达的企业职工培训任务1100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10人次、县校合作530人次、重点建设项目300人次难以完成。2.培训就业难。由于省市两级文件只要求按照就业率拨付补贴资金,对就业标准无硬性指标,对于特定行业,就业难认定。例如家政行业,就业学员多数通过亲戚、朋友、熟人介绍私下签订协议或者只是口头协议,不经过正规的家政中介机构实现就业,所以就业率统计困难,合同协议大多签订不规范。3.学员身份证明困难。根据政策文件重点就业群体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对于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现在城乡一体化,很多居民户口簿为登记为居民户口,仅根据户籍址难以认定其为农村劳动者;对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很多城镇户口人员无工作、也无失业证,有培训意愿但是不符合政策;另外,为了认定报名学员无就业单位需要对比核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工作量大、难度大,尤其是外县、外省报名人员无法对比核查,难以确定身份。根据陕人社发〔2021〕33号文件,将培训补贴政策范围扩大到易返贫致贫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工勤岗用工。易返贫致贫人员身份难证明,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工勤岗身份难以证明导致政策无法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覆盖范围局限。根据我县现状能够享受生活、交通补贴的人员只有脱贫户能够明确证明身份,可以领取培训补贴。多数农村转移劳动力家住农村或者乡镇有较高培训意愿,可是无法享受生活、交通补贴导致参训积极性降低,无法参加培训。四、2022年工作计划: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计划2022年度培训总人数500人次(贫困劳动力培训达200人次),其中:家政培训200人、农业畜牧培训200人,其他培训100人,培训后合格率争取达到100%。拿到职业资格证书50人。2、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技能等级考试的审核、上报等工作。3、落实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稳步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化水平。4、持续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好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市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的培训和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促进技能就业、技能稳岗、技能增收。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工作衔接、机制衔接。5、做好局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