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宜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培训服务中心)

宜川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宜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培训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0 09:23
单位名称 宜川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宜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培训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扶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组织开展人员业务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
住所 宜川县政府东院
法定代表人 夏建新
开办资金 17.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万元 12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县农业农村局:今年以来,我站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总结如下:一、工作进展情况1、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薄弱村”提升行动。召开了全县产改“回头看”工作推进会,传达了全省推进“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现场会会议精神,并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报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录入等工作做了安排部署。目前,各乡镇已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录入工作,其中成员信息重复工作正在进一步核实中。全县115个村组全部完成了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营业执照颁发、对公账户开设等工作,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组织、有章程、有人管,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村民,为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截止目前,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980.44万元,112个村平均收入17.6万元,其中5万元以下的村22 个,占比19.6%;5-10万元的36个,占比32.1%;10-50万元的46个,占比41%;50—100万元以上的村6个,占比5.4%;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秋林村年收入235.5万元、曲里村年收入189.35万元),占比1.8%。2、集体资产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了《宜川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实行)》和《宜川县违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农村集体资产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移交后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步理顺了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关系。同时,全面结合国家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集体资产管理上的职能作用,把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大力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不断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3、认真做好宜川县202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项目。制定了《宜川县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方案》,召开了宜川县202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项目承接主体遴选会,对9个合作社公开遴选评审,最终确定7个合作社并予以公示。4、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今年以来,我们继续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建设工作为契机,不断加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政策宣传和引导,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力求惠及更多群众。截止目前,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471.4万元,累计发放1.5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破解了农民、合作社等贷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有力推动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5、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抓规范管理。对10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社、24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进行了监测;二是抓示范创建。初步建成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4个、龙头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托管主体4个。截至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累计达到421个,家庭农场培育累计达到3385个。6、对宅基地矛盾纠纷、土地流转等问题进行摸排。我站制定了宜川县农村宅基地、土地流转矛盾纠纷排查摸底统计表并下发各乡镇,将农村宅基地矛盾纠纷及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摸底,共解决宅基地纠纷5起,土地流转暂未发现存在流转期限超过二轮延包期、强制土地流转损害农民权益问题。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薄弱村”提升行动。2、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集体资产管理上的职能作用,把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大力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不断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3、加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政策宣传和引导,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力求惠及更多群众。4、大力培育、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三、存在问题一是村集体组织经济经营人才匮乏。全县大多数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眼界不够宽,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能力和经验不足,特别是缺少敢变、能变、会变的带头人,缺乏有眼界、有思想、有办法的理事长。二是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弱发展后劲不足。全县大部分村自然资源禀赋差,经营性资产缺乏。一些村虽然有好的发展计划和设想,但缺乏贷款平台和融资渠道,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仅限于互助资金利息、征地补偿款等收入,发展后劲乏力,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工作任重道远。三是利益联结不紧密。在推进“三变”改革的进程中,其承接的经营主体主要依靠公司、合作社等,但不同程度存在公司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的业务对接、利益联结方面不协调、不到位,形成联动协同合力不够的问题四、整改措施挖掘优秀人才,选好用好村集体经济领头人。要紧盯人才瓶颈制约,定位长期目标,打破地域、身份、行业限制,从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优秀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中挑选优秀人才进入理事会,推动农村“三变”和主体带贫项目发展水平、运营能力全面提升。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等培训,提升合作社规范化发展。3、加大财政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4、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业绩与管理人员报酬待遇挂钩机制,允许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好的村,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进行适当奖励,全面激发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按逐步期完成“薄弱村”消除工作。依据《宜川县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指导各乡镇一是摸清集体经济底数,分年度制定清零计划。二是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选举产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三是推行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提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水平,增强集体经济发展能力。3、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压实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责任。将“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压实一把手“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政治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地结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收入分配上兼顾村集体和社员的利益,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