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传媒中心(榆林日报社、榆林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沟通党和人民的联系,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激励民众的意志。制定、实施传媒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的出版、制播、运营和管理;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 |
住所 |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闻大厦(阳光广场南侧) | |
法定代表人 | 韩万胜 | |
开办资金 | 24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榆林市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22万元 | 564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传媒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9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主要工作:高密度做好高质量发展宣传报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媒体推出贯穿全年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等专栏专题,深入宣传全市推动绿色发展、聚力乡村振兴、继承红色血脉、传承传统文化、保障民生福祉、建设平安榆林、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的新思路、新举措。紧紧围绕市委全会、市“两会”、“丝博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全市重大活动,全媒体浓墨重彩地开展宣传报道。紧紧围绕提升榆林对外美誉度,在中省主要媒体发稿749件,其中新华社9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6件,对外宣传榆林再创佳绩。积极有为地开展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报道。坚持“以学促宣,以宣促做”原则,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建党百年宣传报道融合起来,深入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采访活动,全媒体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等20多个专栏专题,累计刊播相关报道1600多件,特别是开展“传承延安精神重走转战陕北路”采访活动,推出鲜为人知党史报道40多件。《榆林日报》推出收藏级的以“榆林红色记忆”为主题的手绘党史四连版特刊。制作播出30集榆林首部党史题材纪录片《薪火榆林》。深化改革创新,媒体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媒体融合改革取得新成绩。以打造全媒体记者为目标,积极推进新闻采访部融合改革,实行“4321”考核办法,改革成效凸显,一专多能型记者不断涌现,现有60%的记者具备新闻文稿撰写、拍摄视频、制作短视频等融媒体产品生产技能。新出台短视频考核办法和突出贡献奖励办法,激励创作生产出一大批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舆论引导力、新闻影响力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媒体用户量突破1100万,原创产品阅读量超过1000万的作品达15件,各平台总阅读量超17亿次,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媒体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学习强国榆林学习平台上线运行,总发稿量6000多条,总浏览量8100万,订阅用户859万,内容质量、数量和月均浏览量均居全省前列。3套广播频率直播节目上线听见广播APP,均实现视频化、网络化、移动化传播,彻底转变广播传播方式,年活跃用户由60万人次增长到300万人次。百姓问政平台累计浏览量达到2580万人次,联系群众更加紧密,入选全省网上群众路线工作典型案例。纯文学刊物《陕北文学》(内刊)双月刊复刊,成为榆林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的新平台。二、取得主要效益:贯穿全年开展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宣传,为推动榆林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深入推进采访队伍融合改革,“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快速成长,“短实新”内容供给大幅增加,移动媒体总用户量突破1100万,主力军大踏步挺进互联网主阵地;坚守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百姓心声》内参片、暗访片,列入市政府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新组建“小红热线”报道组,积极反映、助力解决群众急难盼问题,主流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凸显;扎实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和“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四不一任性”问题基本解决,形成人人谋发展、干工作、抓落实的良好风气;圆满承办第二届榆林文创大赛,由中心选送的文创产品“镇北台煤化艺术品”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创榆林参加同类赛事历史最高奖。成功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作文书法绘画大赛和全市广场舞大赛,为普通老百姓搭起展示才华的舞台。圆满承办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歌咏比赛、党史知识竞赛等重要庆祝活动50余场次,服务全市重大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聚力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优,融合改革做法入选《中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年鉴》和《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实战案例蓝皮书》,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性、省级和市级荣誉共计212项,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榆林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尽管一年来榆林传媒中心领导班子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理论学习联系实际不紧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够严实,优质内容产能供给不足,新技术运用还跟不上时代前沿等问题。四、整改措施:中心已确定2022年26项重点工作,关键在狠抓落实。中心党委已建立一个事项一位领导包抓、一个部门负总责、多个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中心将成立重点工作督导组,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月调度季通报,全力推进既定目标任务按要求完成。全中心上下一定要积极顺应媒体融合改革新形势、用户受众新期待、事业发展新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推动中心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同时我省、我市将召开党代会,做好新闻宣传等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创优主基调,把牢正确方向导向,深入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采访,讲好榆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着力营造踔厉奋发、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着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新型主流媒体,为榆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强大舆论支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纸出版许可证证号:陕报出证字第03号《榆林日报》证号:陕报出证字第52号《三秦广播电视报·榆林版》有效期自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证号:第3327004号《榆林市广播电视台》有效期自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榆林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春光》获2020中国广电公益广告大会“白兰杯”共同战疫电视类优秀奖;“坚持守正创新破立并举,构建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入选2020年度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东方红》系列获陕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视听短视频大赛一等奖;“镇北台煤化艺术品”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百姓问政”平台入选“全省网上群众路线工作典型案例”。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