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榆林古城保护建设服务工作;承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授权或委托的其他事项。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北大街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朱冬娥 | |
开办资金 | 2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1.98万元 | 314.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住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年初制定了《中共榆林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2021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明确了今年我中心党建工作要点,落实了党建责任清单。向每位党员干部发放《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学习书籍。制定《党支部学习计划》和党员个人学习计划,切实增强学习实效。通过微信群、学习强国APP、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二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今年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2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在重大节假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的通知》,对纠正“四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建立节日期间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治情况台账。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全年我中心党支部组织召开党员大会14次,集中学习23次,观看专题片1次,撰写心得体会3篇。开展了发展党员及党员档案专项检查工作,按要求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工作,今年共转入党员3名,转出党员2名。每月按时收缴党费,全年共交纳党费9063元。三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时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会议专题研究,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了组长、副组长及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督导检查。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学习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保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话说延安精神》、《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篇目,坚持学习不放松,全年共开展集中学习18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中心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利用早餐、午餐时间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党史学习教育专栏”进行学习交流,细化深化党史教育。利用职工微信群每日分享中国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的《党史故事100讲》,全体党员职工每日听读,增加了党员干部学习的互动性。今年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活动7次。为进一步深入党史学习教育,回顾党的奋斗历史,我中心在古城街区设立了榆阳名人展览馆,馆内汇聚了多位榆林名人事迹,以及在榆林留下重要足迹的人物,记载着不同时期的榆林娇子们为榆林建设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设立名人展览馆,不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榆林名人的传奇人生,更能领略到浓厚的榆林历史文化。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今年我中心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14次,全年共开展察民情访民意工作5次,为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响应市住建局开展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我中心积极参加主题朗诵活动和歌咏比赛排练,并在朗诵比赛和歌咏比赛中取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四是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按照市住建局在全系统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的部署要求,我中心积极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及成立干部作风集中整顿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广泛宣传动员。通过走访群众,发放意见函,公布举报方式、设立举报箱等方法,广泛征求听取群众、社会各界对我中心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按照方案要求,建立单位和个人问题清单,通过对照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按照时间节点及时进行整改销号,确保整改不走过场,进一步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二)古城日常管理工作情况。每日对老街全段进行巡查,认真记录地砖、树池、公共座椅、雨水篦子、路障石球、垃圾箱等公用设施破损程度并及时维修更换。对老街绿化行道树进行了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以及冬季涂白防冻等工作。全年累计清扫路面1.2万平方米,维修破损路面1000多平方米,维修大理石树台面86个,补植国槐4棵,刨挖死树根8个,拆除破损树池15个,拆除仿古广告宣传栏7个,拆配安装公共座椅16次,维修石球路障50余次,清运垃圾400车次,累计清运垃圾3200余吨,清理各类野广告2000余次,老街全段雨水篦子清淤300余次。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期间,全年在老街设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栏4块、宣传条幅10条,向市民发放创文倡议书、创文宣传资料3000余份,向沿街商铺发放张贴统一的佩戴口罩标语倡议书700多张,纠正乱摆乱停非机动车4000余辆,全年累计配合相关部门接待中、省、市各界人士、社会团体等40余次。为了认真落实做好防汛值班工作,从6月份开始防汛值班,要求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值班制度。截止目前已上报市住建局工作简报32篇。全年回复百姓问政、12345便民服务热线共300余条。第十四届全运会期间,我单位共组织36职工参加城市志愿者服务活动并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好评。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中心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全年有184干部职工接种新冠疫苗。二、主要工作成效2021年确定启动实施项目10个,计划投资188905万元。其中:续建项目2个,计划投资12172万元;新建项目5个,计划投资154733万元(含西城墙拆迁15亿元);前期项目3个,计划投资18000万元。具体如下:一是城墙项目。东城墙抢险加固工程项目6月底基本完成工程量。完工后,我中心积极开展验收工作,9月24日组织各参与方进行四方验评和质量初验,验收结果为合格。加之榆林卫城东城墙抢险工程又是一项文物保护工程,11月25日我中心组织并邀请文物专家进行了初步验收,通过评审,专家组通过现场查看、会议评审,一致认为该工程设计方案科学,施工质量较好,达到了设计方案要求,一致通过初级验收。北城墙修复方案的审批,根据国家文物局2021年4月13日批复的意见是不同意所报方案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计划近期再次上报。西、南城墙的保护修复,目前正在深化方案设计和概算编制,主要因审批影响项目推进。对此,2021年4月14日李博市长带领相关部门专程赴国家文物局协调城墙审批工作。二是街区提升。启动了东城墙展示利用设施配套项目,完善东城墙登城踏道、服务厅等基础设施,计划投资1000万元。目前正在方案编制。老街综合整治,包括路灯、沿街门面和亮化等,6月15日向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目前待批复。三是特色示范巷道改造,完成了(一期)新楼巷、钟楼巷、解放巷3条古城特色示范巷改造尾留工程。启动(二期)肉丝巷、磁店巷、田丰年巷3条巷道改造,已完成前期工作,目前,具备招标条件,经请示上级领导,由于业务变化,暂缓实施。四是景观片区。优化6个景观片区的规划设计,通过政府主导+社会投资的方式,力争启动2-3个片区改造提升。目前,旧榆林县委党校已具备改造条件,其功能定位为:游客服务区、榆林文化展馆、榆林党史研究陈列馆,占地约2047m2,概算投资2000万元。当前正在与国内古城产业发展领军集团商洽和对接,计划年内完成改造方案论证。五是完善规划、出台古城各类保护政策。《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修编初步成果于2020年8月已上报省住建厅进行第一轮技术审查,根据会议专家组意见,修编单位进行了修改完善,计划12月进行第二轮技术审查。根据省厅要求,我市公布的3片历史文化街区(南大街、北大街、米粮市顶)需单体编制规划,为此,我中心启动了《榆林历史文化街区专项规划》专项编制工作,目前,编制进展顺利,计划年底提交初步成果。第一批公布的50处历史建筑,已完成历史建筑(第一批)挂牌保护工作并全部测绘建档。起草的《榆林古城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榆林古城普通建筑管理办法》《榆林古城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榆林古城招商引资管理办法》4个办法,2021年1月6日市政府进行专题研究,根据相关部门意见已修改完善,市司法局正在会前审核,计划将再次上报市政府研究审定。三、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中心党建工作虽取得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新的理论和政策的学习还不够。二是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还有待增强。三是对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还需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全面深入。四、整改措施我单位将以全市干部作风整顿为契机,全面加强干部职工对新的理论和政策的学习,进一步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管理。五、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中心将严格按照市住建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扎实做好党建工作:一是进一步突出思想引领。始终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全力抓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学习工作,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二是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踩“红线”、不闯“雷区”,坚持原则、守住底线,老实做人、踏实干事。三是全面完成报批《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年—2035年)修编工作、榆林历史文化街区专项规划以及深度挖掘古城内潜在的历史建筑。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2022年,我单位全体职工将继续团结一心,努力工作,全力以赴完成上级各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