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防汛抗旱防灭火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防汛抗旱协调服务工作;参与编制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抗旱应急供水调度;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参与协调森林草原和草原火灾防治工作,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参与协调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做好火灭扑救分级响应。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长兴路25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国鹏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1.24万元 | 8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防汛抗旱防灭火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把“六个进一步”作为重点,对表对标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结合开展“学史悟思想强根铸魂奋进新时代追赶超越”主题活动情况,交流学习体会,查找差距不足,组织党员干部赴定边县石光银治沙展览馆、三五九旅旧址,开展党史学习交流座谈会,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谈体会讲认识,结合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专题活动,并撰写心得体会、学习笔记。用以坚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信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加强党支部委员会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始终把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强化对党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及工作指导,真正形成了党支部书记亲自抓,支部委员配合抓,党务工作人员具体干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一是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以“三会一课”和“党员主题党日”为主要内容,及时组织集中学习、定期召开党员民主评议和民主生活会。二是加强党员考核管理。提高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三是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壮大党员队伍。遴选高素质干部1名发展为党员。四是助力乡村振兴。为清涧县高里寺郝家焉村贫困大学生捐款1500元,为困难群众捐赠衣物50余件(套)。五是开展党员干部“双考评双报到”活动。认领社区“庭院建设”工程项目,给与1万元项目支持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万佛楼社区西亚小区参与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六是积极接收转隶人员党员信息档案,足额补缴收缴党费。(三)强化廉洁教育,正风肃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顿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全体党员干部结合自身问题撰写剖析材料,建立个人及单位问题台账和整改台账。二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强干部职工监督管理,建立廉政责任约谈机制,提高其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坚决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管理监督,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均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保证了决策过程的科学民主和结果的公正合理;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参观“反腐倡廉走廊”等形式开展廉政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廉政守纪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积极开展“清廉榆林.建设最美家风”活动。与党员干部签订倡议书,用良好的家规家训来影响家人,鞭策家人,树立“以德立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良好家风,让家庭文明为社会正风正气。(四)防汛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有序开展。一是防汛抗旱工作业务开展情况:机构改革后,防汛抗旱应急值守工作由水利部门转到我单位承担,面对新的业务领域,我中心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困难,落实了工作人员,协调了值班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用品。中心通过购买防汛专业书籍、请专家讲课、视频授课、外出培训等方式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工作状态,熟悉了新业务,提高了业务水平,圆满完成了为期4个多月的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任务,及时上传下达预警信息、收集统计上报旱灾受灾情况、协调防汛抗旱物资,为市防指对灾情预判、汛情、旱情指挥调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配合参与全市防汛抗旱检查督查6次,对12县市区、2个管委会的防汛准备工作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进行了重点督查、检查,并通报督促整改,确保市防指的各项指令落到实处。二是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业务开展情况:在市森防指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森林草原防火条例》,熟悉防火值班流程,制定了防火期值班表,明确了处理预警信息、森林草原火警的程序。配合市森防指参与春冬防火检查2次,选派2名骨干参加省厅组织的防灭火专业培训。三是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11.9消防日”等宣传日,发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资料8000余份、纸杯、纸盒2000余个,大力宣传遇险自救、紧急避险、防火防灾知识,大力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对防汛抗旱业务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对县乡两级政府负责人、应急、和乡镇全体防汛工作人员共1800余人进行了视频业务培训。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11.9消防日”等宣传日,发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资料8000余份、纸杯、纸盒2000余个,增强民众防灾避险意识。(二)通过社会购买服务,建立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各类灾害预警信息,做到信息全覆盖,向全市所有手机用户发送预警短信1800余万条次,确保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及时向各县市区防汛抗旱、城市、主要河流、水库行政、技术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提醒上岗到位,落实各项防御措施。(三)对12县市区、2个管委会的防汛准备工作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进行了重点督查、检查,并通报督促整改。(四)上传下达领导批示、省防总、省市水文、气象各类预警信息、信号,确保传达到基层应急值守工作人员,并要求抓好贯彻落实。(五)始终将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在及时排查风险隐患点的基础上,坚决落实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的决策部署。9月3-5日和10月2-7日两次降雨过程全市共转移3613户8354人(分别转移1218户3147人、2395户5207人),对撤离区实行严格警戒管理,严防灾害威胁解除前擅自返回。(六)为清涧县高里寺郝家焉村贫困大学生捐款1500元,为困难群众捐赠衣物50余件(套)。(七)认领社区“庭院建设”工程项目,给与1万元项目支持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万佛楼社区西亚小区参与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八)配合市森防指参与春冬防火检查2次,选派2名骨干参加省厅组织的防灭火专业培训。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在党建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党建基础工作仍不够扎实,部分党建工作制度落实还不够严格;以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不多,解放思想的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不够,党员组织活动开展与防汛应急值班有冲突;受场地、经费、人员等因素影响,开展党组织生活的频次不高,效果不突出,党支部阵地建设还不规范。(二)班子人员配备不到位,缺乏专业人员。我中心6名工作人员与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原防汛办)7名人员转隶人员临时共同承担防汛抗旱日常工作和值班值守任务,工作人员配合磨合不够,制约工作的全面开展。(三)因榆林市防汛抗旱防灭火服务中心为新组建单位,现有的人员对防汛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是初次接触,存在缺乏专业知识、工作衔接不到位、工作流程不熟练的问题,新业务、新领域还需要时间适应。四、整改措施(一)严格按照学习制度,认识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力度,提高业务水平。(二)不断加强用制度管事管人的力度,不搞特殊化,确保制度落到实处,提升中心管理水平。(三)积极与上级协调沟通,理顺机制,健全班子,落实专业人员。(四)组织培训全体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继续开展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二)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三)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抓好领导班子,带好干部队伍,确保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成果常态化。(四)组织全体干部参加省市应急局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五)加强对全市各县区乡镇从事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专职人员专业培训。(六)加大对各县市区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宣传,尤其在主防汛主汛期、防火重点期要扩大宣传面,让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知识深入千家万户。(七)积极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办公室对接,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防汛抗旱、防火期应急值班值守,确保防汛、防火工作顺利完成。(八)继续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组织党员下沉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榆林市政府评为2021年度防汛抗旱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