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红旗街小学

铜川市红旗街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3-09 17:41
单位名称 铜川市红旗街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铜川市育才路21号
法定代表人 高红
开办资金 1877.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77.7万元 1791.6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红旗街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铜川市红旗街小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法定代表人由魏群学变更为高红,无任何违法违规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校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全体教职工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出色地完成了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党建工作(一)严肃组织生活,全面从严治党。本学期,党支部共召开“党组织生活日”活动12次,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6次,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党员微党课4次,宣讲活动4次,召开支委会12次,党建工作信息报导12次,检查党员学习笔记4次,严格做到按月、按规定比例收缴党费。(二)加强班子建设,校务公开透明。党支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工作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十六字方针,实行党务、校务公开。(三)常抓党风廉政,夯实师德师风。本学年,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廉洁从教承诺书》和《知准则、明底线、崇师德、守纪律》教师承诺书。本年度无一人违反廉洁纪律。(四)开展主题教育,赓续精神血脉。本学年开展了5次“党史大讲堂”活动,2次学习心得的撰写。喜迎“七一”建党日诗朗诵,认真落实党史教育总要求。二、学校管理(一)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一是做好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利用电视台、国旗下演讲、法律知识竞赛、红领巾法学堂、警校共建等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保障有章有法的学校管理。学校依据法律法规,修定和完善了学校章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加强“两项常规”管理,制定《消除大班额》方案;严格执行《王益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实行阳光招生,签订“零起点教学”承诺书,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二)学区管理,资源共享。本学年,通过大学区小学第二学区QQ群进行教育教学、党建工作研讨交流活动6次,开展校际间教学能手经验交流、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教学研讨(线上研讨)活动4次。送课12节;开展足球友谊赛;开展“幼小衔接”活动7场,有效推动学区教育教学优质均衡发展。(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一是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做到课间各楼层、校园各点位安全管理员到位,放学路队班主任护送到位,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应急演练,使学生掌握基本逃生技能。二是进一步完善了系列安全工作预案。如《安全疏散预案》、《突发危机事件应急预案》、《安全工作网络图》等。三是加强校舍、用电设施、教学器材和防火、防盗、防事故的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全面检查,通过校园雏鹰电视台开展防火等安全知识、自救、自护知识讲座,建立健全了门卫值班制度,确保了校园安全。(四)控辍保学,掷地有声。开学初召开教育脱贫培训会,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每月按时报送“五表一单”。每月对帮扶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五)强化宣传,弘扬正气。本年度《学习强国》平台发布我校信息3次,《陕西新闻联播》发布信息1次,陕西省教育厅发布信息2次,《陕西日报“群众新闻”》发布信息1次,《铜川日报》发布7次,《今日王益》发布3次。在王益区教育信息群和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美篇发布教育教学各种信息180余篇,并装订成册。三、队伍建设(一)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师德考核。完善了《绩效工资考核方案》《课后服务活动方案》《岗位竞聘方案》《岗位设置方案》《职称晋升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王益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细则》,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考勤结果纳入师德师风考核工作中。(二)强化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学校认真落实《铜川市王益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管理暂行办法》,本年度参训教师658人次,培训率达100%。(三)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成长平台。本学年,共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66次,德育活动15次,党员志愿者活动6次,评选出各类先进75人次。5月份组织开展了“教学能手选拔赛”活动,推荐3名教师参加省、市、区级教学能手比赛,2人获市教学能手,1人获区教学能手。本年度1人荣获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2人获王益区教育质量明星校(园)长。9月份开展“班班通”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1人获市级大赛三等奖,1人获区级二等奖;省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活动中3人的教学成果获市级奖励并推荐省级参赛;线上教学优秀课例有3人被推荐至市级大赛;2人参加市中小学教师“思政课说课”活动,分别获一、二等奖。1人获铜川市优秀教师,1人获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人获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5人在区优质课大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5人在区书画作品大赛中获奖。四、德育工作(一)养成教育常规化。通过制度与各类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消防蓝”进校园升旗仪式;开展“每一个你,我们都记得”网上祭英烈活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学党史少队主题活动;开展红领巾传承“红船精神”主题实践活动;“童心向党,颗颗闪亮”新队员入队仪式,举行“新生入学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国庆系列活动等。(二)专题教育系列化。学校坚持组织开展艺术节、科技节和运动会,利用“我们的节日”和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红领巾大讲堂”“班级微讲堂”等道德讲堂;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三)社团活动特色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积极探索“1+X”课后服务综合课程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目前,全校37个班有1303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占学生总数的74%,成立各种社团78个。学校落实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韵律操”展评活动,开展跳绳、踢毽子、拔河比赛。(四)健康教育规范化。通过雏鹰电视台、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坚持晨、午检制度,一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8%。(五)三结合教育网络化。学校坚决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构成了三位一体育人环境。本学年,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3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2次。(六)国文巩固提升工作常态化。继续巩固国家文明城市优秀成果,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活动;开展“结对帮扶农村学校”相关活动3次;志愿者服务活动4次。本年度,我校的“创文”工作系统资料目前已得113分。五、教学教改(一)强化管理,健全机制。我们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学校继续完善三至五年发展规划,补充多项管理制度。(二)依据《课标》,丰富课程。依据“减负”工作要求,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小学生礼仪》《足球校本教材》等13种课程,丰富了课堂活动。(三)落实双减,做实常规。成立了“双减”专项工作小组,全面落实“双减”工作。学校管理人员坚持代课。每月进行教育教学常规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优秀教案、优秀作业展评等常规工作。创造积极教研的良好氛围,全年11个教研组完成教研简报212期。(四)信息教育,拓宽视野。利用网络学习、研修等方式,提升教师修养,开展“青蓝工程”活动。目前,参加信息技术2.0培训的教师已全部合格。(五)校本研修,助力成长。本学年,高红校长为家长、教师、学生分别做了《“双减”路上同心同行》《落实“双减”提质增效》《支持“双减”自主学习》等6个报告,开展读书交流活动8次,“落实双减提质增效”等系列主题教学研讨活动16次,完成区级课题3项。3项市级课题、2项区级课题中期成果丰富,新立项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2项,参与人数55人次,校本课题16项。(六)积极课改,创新模式。学校组织开展大学区联片教研、教学论坛、网络教研等活动。开展了“美术教学研讨课”、“识字教学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教学能手赛教”“信息技术2.0成果汇报”等活动。六、总务后勤(一)财务制度,严格执行。一是经费开支制度。校长审批学校一切经费开支,大额开支均经过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审核通过后执行。二是财务公开制度。长期公示开学收费项目和标准。每学期末向老师公开学校收支明细。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做到日清月结。本学年,无乱立项目和乱收费现象。(二)后勤服务,未雨绸缪。针对学校存在问题,先后完成了校园绿植美化、照明设施维护、教学楼暖气管道更新维护、供暖锅炉检测、教学楼修缮、充实防疫物资等工作。七、重点工作(一)攻坚克难,完成综合楼主体建设工作。目前学校综合楼主体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二)开拓进取,骨干体系创建成效显著。6月创建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红旗街红军小学”。(三)群策群力,完成其他任务。本学年,代表铜川市参加全省“课后服务”现场会交流发言;参加铜川市“幼小衔接”工作现场会交流,承担教育部“五项管理”督导调研1次,承担省“五项管理”督导检查1次,承担陕西省督导培训班的观摩活动;承担丹凤县创建红军小学观摩活动,承担省、市、区“双减”检查、督导、调研等工作16次,多次承担区局会议服务工作。八、各项获奖情况2021年学校荣获“铜川市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优秀学校”“陕西省2020年‘9.5中华慈善日’慈善募捐先进集体”称号、荣获“铜川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王益区两节两会一等奖”、“王益区教学质量明星学校”、“王益区建党100周年师生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授予“陕西省幼小衔工作接试点学校”。2022年,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续写我校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