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

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9 16:03
单位名称 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提供管理保障。潼关、华阴两县(市)泵站工程管理及灌溉。
住所 潼关县开发区民生街东段南侧
法定代表人 马军杰
开办资金 18599.4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886.15万元 21377.5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中心在市水务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1.强化管理,灌溉工作平稳发展加大灌溉宣传力度,转变群众用水观念,提高灌溉节水意识;积极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分类计价,超定额累进加价等机制,既让群众得到实惠,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自动化计量,确保水量科学调度,水费准确收取;加强水工建筑物管理,及时排查处理隐患和险情,确保行水安全;严格按计划配水,强化用水量指标、泵站安全运行考核奖惩制度,圆满完成灌溉任务。2.规范实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执行项目“四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形成“法人负责、企业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项目管理体系,顺利完成各类工程项目。实施了2021年南头低支渠改造项目施工Ⅰ标项,主要改造南头低支渠3920m,改造建筑物31座,其中:涵洞2座,斗门15座,农桥14座,安全防护渠道1.8公里;完成省级水利救灾(抗旱)资金港口灌区南头支渠4#隧洞修复工程、港口抽黄灌区零级站、港口站护岸水毁修复工程,累计投资780万元。同时,编制上报了渭南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重点项目11个,估算总投资68919万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规划重大项目,总投资11.4亿元,为灌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落实责任,机电运行能力提升开展机电业务技能培训,提升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泵站自动化运行能力;购买并发放了《泵站运行工》等专业书籍,组织干部职工以站为单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武装头脑,提升技能水平;严格执行机电设备管护责任制,每季度考核一次;组织以机电设备检修为主的“春修春检”和“三修两清一绿化”活动,整修渠道80.97km,清淤3700余立方米,修复水毁渠道及涵洞327米,修复水毁护岸220米,维护水工建筑物243座,检修水泵机组50台套,检修闸阀90台,检修变压器8台,清理输电线路树木通道7km,金属结构刷漆600㎡,修剪站区花草4200㎡,补栽常青林木1520株。全中心共动用各种机械360个台班,投工投劳0.35万个工日。4.全力以赴,开展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了全面提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构建科学高效的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灌区建设管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灌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成“设施完善、设备完好、工程安全、调度科学、管理高效、节水节能、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我中心成立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出台管理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在因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按照重点推进,逐步实施的思路,完成了四个大型泵站及五个灌溉管理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5.统筹兼顾,防汛和安全生产两不误一是严格落实防汛责任。主要领导与防汛主体单位签订《安全防汛责任书》,落实三个责任人,坚持领导防汛带班和值班24小时工作制度;加强防汛后勤保障,新储备防汛物资达49万余元。设立地质灾害多发警示牌和警示标志602处,突出做好巡堤查险;全中心参与巡堤查险450人次,累计排查隐患16处,防洪抢险成效显著。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安全防范合同书》,明确目标、夯实责任;修订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行安全生产领导干部带班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将安全生产及落实情况纳入单位季度考核;坚持安全生产检查,每月对各站区所辖渠道、管坡、厂房进行分片巡查,依法打击破坏水利设施、妨碍项目建设、灌溉运行的行为。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全年机电设备完好率达到98%,工程完好率达到90%,设备安全运行达到100%,圆满完成灌溉任务,渠首总引水量1459万m3,斗口用水量1045万m3,灌溉面积12.37万亩次,为潼华两县(市)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年来,我们紧密团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灌区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灌溉自身效益低,田间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二是机电管理、灌溉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仍需提高;三是职工收入低,工资福利待遇不能足额兑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四是人才断档紧缺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改观;五是灌区发展速度和水平与职工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改进存在问题,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加强和潼华两县(市)水利、农业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项目建设,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学习兄弟单位的标准化、规范化样板,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要求,使管理中心的各项工作更上新台阶;三是提振灌溉主业,强化自身造血功能,保障职工各项福利待遇足额兑现,避免职工队伍人才流失;四是继续依托渭南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参与灌区发展,逐步缓解人才断档问题。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节水型、生态型、智能型”灌区建设,内强管理,外拓供水,灌溉生产与项目建设齐头并举。1.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入库项目的设计和勘察,不断增强灌区发展后劲。2.进一步提振灌溉主业,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不断完善田间设施配套,同时积极与潼华两县(市)协商,实施多元化供水,助力城市化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