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强化城市管理执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受委托组织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专项活动;查处跨区县及重大复杂案件;组织开展城市管理方面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保障、抢险工作;按照职责承担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长虹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宁晓玲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2.96万元 | 129.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业务开展情况2021年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以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成果为目标,按照观念创新、工作创新的整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整体形象。(一)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补齐城市管理短板一是户外广告规范行动。要求各区县对道路隔离栏、路灯杆、墙体、楼体及独立户外广告设置许可,严格审批,对手续完备、设置合理的户外广告牌匾,从源头控制,统一管理,规范设置。对不符合规划要求、未经审批、影响城市容貌、存在安全隐患的大型户外广告、楼体广告、立柱广告及门店招牌进行集中拆除。共约谈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牌主体单位50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66份,拆除和规范户外广告287处。二是施工围挡提升行动。督促各区县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按照“三类”施工工地,对围挡设置低、中、高三个档次,分别统一颜色、统一规格,对在建工地围挡设置不符合标准的及时进行整改,提升施工围挡26处。三是私搭乱建拆除行动。督促各区县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对辖区范围内私搭乱建,开展全面摸排,制定整治方案,集中拆除私搭乱建19处。四是占道亭体清理行动。对全市范围内投放亭体,开展全面摸排,集中清理占道、有碍观瞻、影响市容市貌各类占道亭体73处。(二)全力整治市容秩序,全面提升城市环境一是常态化维护城市环境秩序。根据“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逐步规范”的工作方针,以教育劝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突出整治重点。全年累计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16000余次,清理出店经营、“三堆六乱”3100余处。督促门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1300余家次,清理乱悬乱挂横幅、乱贴乱画野广告1500余处,拆除破损门头牌匾148块,饰新污损门头牌匾77块,备案登记门头牌匾57家。二是城警联勤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对违停车辆采取劝离、处罚、拖车等方式集中整治,共劝离违停车辆19000车次,张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并移送交警部门处罚6100余辆,拖移非机动车136辆,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8500余车次,张贴违停非机动车辆“温馨提示卡”800余张,对“僵尸车”进行集中清理,共劝离12辆,拖移3辆。同时,饰新停车位560个,新增停车位142个,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17000余米。在城市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设置隔离墩81个。三是规范夜市经营管理。通过“网格化”定时定岗定区域值守与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软引导、硬约束、强服务,维护良好夜市管理秩序,对不按规定经营的夜市门店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53份,处罚16家。四是认真践行“721”工作法,按照“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在小区周边设置临时便民点,方便当地农户销售自产时令农产品,同时也方便了周边居民。五是按时按质处置群众投诉。针对市长信箱、12345群众工作部、12319群众热线等投诉的夜间施工噪音扰民、占道经营、违法停车等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精准快速处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累计处理各类投诉960余件,办结率100%。(三)突出重点,强化攻坚,持续推进“两违”治理一是开展房屋建筑违法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专项清查整治工作。按照铜川市房屋建筑违法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专项清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统筹推进,明确清查范围、内容和整治重点,定期督促工作进度,确保违建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二是检查崔家沟煤矿棚改办、坡头工业园区和西安理工大学项目等在建工地14家,约谈世纪花园等11家的项目负责人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已全部限期改正。对银座北侧洗车房、天籁小区售楼部、华阳小区幼儿园楼顶私搭乱建等28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拆除面积18800余平方米。三是按照全市不动产遗留问题专题会议安排,要求各区县建立工作台账,定期报送工作进展期情况。对世纪花园A1、A2等五栋楼、天籁小区6#9#楼、正大华庭2#5#幼儿园楼未按规划建设立案查处。截至目前,三个案件已完成调查取证阶段,世纪花园、天籁小区违建案件已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后续工作按法律程序持续跟进。(四)狠抓源头,重拳出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一是以辖区内在建工地扬尘污染为整治重点,要求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六到位”和“两个全覆盖”标准,加强对扬尘、噪音污染的管控治理,安排专人对进出车辆、施工道路进行清扫冲洗,严禁带泥上路。全年累计检查施工工地390余次,约谈在建项目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68份,下发《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34份,行政告诫42家。二是加大餐饮门店油烟排放检查力度,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限期整改,做到油烟达标排放,共摸底排查餐饮门店710余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90份,经过督促,已全部整改到位。(五)强化监管,加强联动,从严治理渣土车违法行为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私拉乱倒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实行“5+2”“白加黑”执法模式,通过设卡临检、蹲点布控、专项检查、要案侦破等手段,24小时全天候执法管控,重点加强夜间渣土车巡查整治,严厉打击偷倒乱倒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违法行为,发现一辆处理一辆,对渣土车违法行为“零容忍”。共盘查各类运输车辆500余辆,查扣40辆,规范拉运公司和私营拉运车辆33辆,取缔无资质拉运车辆20辆。取缔违法乱倒点14处,查封私设垃圾场5处,整改规范垃圾填埋场2处。立案查处违法拉运27起,结案23起。(六)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今年以来,支队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方法灵活、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共查处城管执法领域案件78件,目前已结案65件,处罚罚金32.904万元。其中:建筑工地噪音、扬尘污染案件7起,处罚罚金22万;违规运输建筑垃圾案件23起,处罚罚金10.2万元;占道经营、违规停车、围挡不规范等案件33起,处罚罚金0.704万元;侵占损坏绿化设施案件2起,均予以行政警告处罚,并按苗木定损价值予以赔偿和按三倍数量予以补植。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巩固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绩效,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为契机,积极推行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创造优美的市容环境和良好的市容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较好成绩。存在的问题:一是行政执法体制不顺,需进一步厘清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行政处罚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管,造成城管部门处罚缺乏依据,难以行使处罚权,造成推诿、不作为的印象,有违国家集中行使城市管理处罚权的初衷。二是长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由于疏导分流市场数量和容量有限,很多摊贩采取流动游击的方式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整治过后反弹较快,长期性和反复性仍然存在。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化执法。2021年,支队成立了行政执法案审委员会,制定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审核制度,明确了重大执法案件范围、审理程序、法制审核要求,进一步规范城市执法行为,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水平,累计组织案件审核会议4次。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执法“三项制度”,确定行政职权执法事项10项,对执法事项、执法依据、执法权限、举报电话等进行公示,完善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记录制度,进一步统一执法文书制作标准,有力推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公平高效、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常态化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坚持“定人、定时、定岗”原则,采取“错时值守+延时管理”措施,积极应对人流高峰期市容秩序管控。以教育劝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突出整治重点,讲求工作实效,细化管控措施。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提升队伍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队伍大练兵活动,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技能培训、城市管理相关法律知识、通用法律知识培训和军训演练,特别注重对新上岗的执法人员加强教育培训和军训练习,进一步提高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二是巩固文明卫生城市成效,持续推进市容秩序提升工作。进一步加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乱建、扬尘噪音和油烟污染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启动疏堵结合、联合整治、错时值守、延时执法等工作方式,切实提升城市市容市貌。三是用足绣花功夫,扎实城市管理网格。实现“一网统筹,多网融合,多方联动”新格局,持续落实网格责任,切实完善管理薄弱环节,抓重点、攻难点、强弱点,完善常态化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各项措施,保障市容秩序持续良好。四是围绕“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目标,坚持服务型执法理念,充分发挥执法专业化优势,集中力量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综合运用“加融合、减差距、乘效应、除影响”四项举措,确保查办案件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