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

渭南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9 15:02
单位名称 渭南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建立健全开放、高效、有序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平台。政务大厅办理事项管理、督查考评、信息化建设等。
住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大道3号
法定代表人 邢军红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98万元 16.4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落实落细“十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三服四化”改革工作。6月、9月分别对辖区四个街道便民服务站进行检查,同时抽查了安王村、龙背村、南焦村、陈滩村等便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即时反馈发现问题,要求尽快整改。组织辖区四个街道办主任、便民服务中心分管领导、大厅日常工作负责人、村(社区)示范点书记,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进驻单位分管领导36人赴富平实地观摩学习富平县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并于当天召开“三服四化”改革暨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观看了百姓问政营商环境专题片,通报前期检查情况,明确指出街道办、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安排部署了我区“三服四化”工作推进计划。从事项、流程、标识和平台等方面不断规范完善,公布街道事项清单,形成以区中心为主体、街道便民服务站为纽带、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延伸的政务服务体系。印发《渭南经开区“三服四化”便民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形成周报进展制度。为街道、村(社区)统一加挂陕西政务服务LOGO标识门头,完善基础配套。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四个街道办、3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室)在百度、高德、腾讯地图标注工作。二季度“三服四化”全市考核排名第一。(二)加快“一网通办”工作纵深化,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一是对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强化事项梳理、加强培训支撑、及时跟进督促,涉及全区的889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梳理。二是组织召开两次“一网通办”专项培训,对我区政务服务平台的办件操作流程、事项信息管理、后台审批系统、“好差评”评价机制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公布了200项“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可实现网办事项315项,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3%,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把政务服务平台延伸到街道便民服务站,对各街道开展现场业务培训和宣传,街道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工作要求和操作技能,提高网上办事效率。三是全面完成办事指南“交叉互审”工作,详细部署我区与安康市办事指南“交叉互审”工作,协调督促17个单位完成整改发布及13个单位审核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指南等工作,1113项事项审核通过率达100%。四是全力做好“全省通办”试点工作,设立全域通办综合窗口,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养老、企业开办等重点领域,梳理我区首批20项全域通办事项目录,统一申请材料、承诺时限等关键要素,对综合窗口充分授权,确保首批全域通办事项的业务工作顺利启动。(三)想方设法解难题,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落实落细“十项重点工作”、主要业务工作等,形成了“周小结、月调度、季考核”的工作机制。一是走访调研掌实情。立足辖区企业和群众需求实际,建立红色帮办代办队伍。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广开言路听取意见建议,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访谈等方式,“面对面”商讨帮办实事,了解企业的所需、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建议。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精细化”四化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二是紧扣服务抓谋划。从我区实际出发,从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出发,从企业、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出发,研究制定了5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入企走访调研8次、制定“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套餐10个,设立“办不成事”和投诉窗口、公开投诉电话、落实“好差评”及随机回访制度,即时补齐服务短板,完善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动“一门”“一窗”“一次”,让群众少跑路,确保群众办事满意。优化大厅窗口布局、梳理整合事项、细化引导标识、明确办事流程,帮办代办及工作人员时刻牢固树立服务群众无小事的观念,认真做好进门登记、排队抽号、办事引导、服务点评等全流程微笑服务、礼貌服务、人性化服务。三是简化程序提效能。全面推广“一件事一次办”,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实施一批”的要求,印发了《渭南经开区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梳理并公布了《渭南经开区“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标准化办事指南》(第一册、第二册),目前已公布“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事项共100项。简化企业开办流程,设置“企业开办咨询专窗”,为企业提供设立登记、刻章服务、银行开户、税务登记、员工参保等政策咨询,召开了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化工作座谈会,印发《关于征求企业开办“一表申报”综合表格意见建议的函》,试行企业开办“一表申报、一窗出件”综合表格的应用;同时大力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建立容缺受理机制,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提供免费印章刻制及免费快递等服务措施,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专人负责、专人指导、帮办代办、快速办理、特事特办;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满意度评估,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征集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群众多方监督评价。四是见行见效办实事。注重学做结合,树立良好工作作风,广泛宣传党的政策、联系服务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形成政务服务评价受理、核实、整改、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确保审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限和人员,夯实工作责任,动态管理,督查考评、结果运用完整链条机制。按照“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全覆盖、多渠道、立体式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差评投诉件件有整改、事事有反馈,差评整改率达到100%。二、社会效益情况1.强化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认真贯彻“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理念,为群众打造办事好服务、优体验环境。2.全力打造“一门、一窗、一次”办事模式,推广网上办事、预约服务、容缺受理等服务机制,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办事企业及群众的办事时效。3.开展“好差评”,进行一事一次一评,设立投诉窗口,公布投诉电话,及时处理群众反馈问题,打通群众反馈诉求渠道,提供满意服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服务的主动性、精准化、效能性有待提高;二是“一网通办”工作需向纵深推进;三是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还需提高。整改措施:一是认真走访企业,仔细摸排问题。建立问题清单,逐一销号,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二是加快事项梳理,推进网上办事。完善平台办事事项库建设,公布办事流程及咨询电话,大力推广网上、掌上办事。三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服务能力。鼓励工作人员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学习中省政策,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精准打造政务服务清单。立足辖区建设方向和企业发展需求实际,逐一详细定制个性化服务清单,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二是完善网上办事功能。立足“三级四同”标准及网上办事平台,以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为抓手,深化开展“全域通办”,推广秦务员APP,积极构建“一张网”,实现数据共享,缩短办事时限,提高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水平。深化“三服四化”便民服务改革,加强街道办一体化平台建设运行,打破信息壁垒,推广“一网通办”,让企业群众就近办事、快捷办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