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政务服务中心

渭南市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9 14:59
单位名称 渭南市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是为人民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业务范围:管理市政务服务中心日常运营,开展中心信息化建设任务,制定业务运行和人员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推进驻厅许可、审批项目标准化管理;受理有关投诉,实施效能监督。
住所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车雷街69号
法定代表人 郭文平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
举办单位 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53万元 35.2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依据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制度建设,不断优化政务大厅管理。一是出台巡查追责办法、窗口工作人员“十要、十不准”、廉政风险防控“十严禁”等制度,严格规范窗口单位服务行为。二是修订完善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和季度考核办法,明确管理标准,细化、量化考核要求,全年共评选星级服务窗口40个,星级服务标兵80人次。三是修订完善《投诉处理规范》,通过线上线下投诉渠道及时收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全年处理有效投诉48起,回复受理网上咨询230人次。(二)强化作风建设,切实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一是开展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年、效能提升月活动,推进大厅全面提档升级。二是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巡查检查,及时通报问题,跟踪整改结果。三是拓宽监管渠道,聘请50名社会各界代表担任政务服务效能监督员,全年收集问题建议43条,整改落实38条,跟进协调5条。四是完善跟踪办件工作制度,就跟踪程序、问题反馈、责任分工进行明确,全年共跟踪办件562件次,发现问题62各,均已整改到位。(三)强化服务创新,助力企业群众办事创业。一是设立“一件事一次办”受理专窗,将高频服务事项进行集成,方便群众办事。二是设立“办不成事项受理岗”,协调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对大厅窗口进行调整,设立税务自助办理专区、便民休憩区,配置车驾管业务自助体检机、政务专递自助取件柜等自助终端设备,优化自助服务区。四是坚持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各窗口单位全年累计进驻领导544人次,接待办事群众3799人次。五是开展首席代表讲业务活动,各窗口单位首席代表,围绕本部门职能工作进行讲解,接听热线电话,一对一进行政策解答,全年共录制发布32期。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扣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目标,以党建为引领,在强队伍、定制度、抓管理、优服务上持续发力,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政务服务队伍还需加强。部分窗口单位未能按要求选派业务骨干进驻,个别甚至选派临聘人员进厅办公,导致窗口工作人员业务不熟、队伍不稳,直接影响服务质量。二是政务大厅运维保障不足。政务大厅建成已近七年,设施设备维修更换压力较大。加之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繁重,大厅运行维护资金保障还有较大缺口。三是政务服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尽管已经建立,但落实不够,监督不到位。政务服务中心对进驻窗口人员管理手段单一,激励措施不足,效果不明显。(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自身建设。畅通与窗口单位派驻部门的沟通,加强人员培训,修订完善有关制度,确保有人员管事、有制度理事、有考评定事。二是提升政务大厅软硬件环境。对政务大厅办公电脑进行全面升级,配备完善好差评、监控等设施设备,增加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设备数量和种类,加快“渭好办”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探索推广“7x24”不打烊工作机制。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继续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要求,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二是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评价有机结合,实时上报服务评价、差评核实、整改反馈等情况。三是优化抽叫号系统。升级抽叫号系统,增设抽叫号设备,优化抽叫号及评价页面,提升事项办理统计和分析能力。四是建立回访反馈机制。通过对办事企业、群众的回访,掌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情况,破解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赌点。五是加强纪检监督力度。协商推动纪检监察部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对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实现全程嵌入式监督,推动解决工作中的“庸”“懒”“散”“拖”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