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公证处

渭南市公证处

发布时间: 2022-03-09 14:51
单位名称 渭南市公证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优质高效公证法律服务。继承、赠与、现场监督等公证事项;合同、经济等公证事项;所有涉外公证事项。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东段43号渭南河务局五楼
法定代表人 雷继虎
开办资金 48万元
经济来源 非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3.51万元 220.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市公证处在市司法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2021年,市公证处在市司法局党组的领导下,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规范公证执业行为,全年办理各类公证事项7053件,较2020年增长9%,其中民事类3289件,经济类592件,涉外涉港澳台类3125件,承办法律援助公证事项265余件,为当事人减免公证费50余万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完成公证费收入3840973元。社会效益:大力拓展民生类业务。保全证据、声明、委托、继承、赠与、遗嘱、财产比例约定等民事家事类业务数量显著增长,民事业务量的全面提升,实现了公证工作在民事权利确认、降低交易风险、防范矛盾纠纷等职能作用的发挥,体现了执业为民的工作理念。优化营商环境业务。以“强服务、解难题、促发展”为抓手,紧盯企业需求,服务企业发展。为助力中小企业在疫情中发展,再次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了企业负担。今年证据保全业务显著增加,特别是针对陕西信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甘肃二建施工合同纠纷中,我处业务部昼夜奋战,历时5个月顺利完成保全业务,有效保障了各方权益。践行初心,积极推进公证便民利民服务举措。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贯彻“最多跑一次”、一次性告知等相关制度;要求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标准“零投诉”;优化办证流程,精简办理手续,实行“一窗受理、一站办结”“首问负责制”服务,建立延伸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制度,新增“零接触”办证系统,有效解决了群众异地办证难的困扰。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进一步拓展公证服务领域,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改进措施:一是扩大公证知晓率,完善业务拓展的渠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做好“公证+”文章,与银行、法院、社区、学校、律所等相关部门保持沟通,促进协同发展。二是继续规范职工教育管理。建设学习型单位,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规范岗位职责、工作标准,激发公证队伍内在活力;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充实公证员队伍,为完成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提供保障。三是继续完善以绩效考核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公平可持续的收入分配原则,坚持同岗同责,同工同酬,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积极性。继续完善企业化财务制度,统筹兼顾职工收入和事业发展,机构运转健康有序。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业务开展方面。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继续坚持民事业务为主,拓展金融、知识产权、等新型领域业务,把满足人民群众公证法律服务需求作为首要职责,切实发挥公证工作预防矛盾纠纷,确认民事权利,降低交易风险的职能作用。全年业务量实现10%的增长。二是内部管理方面。严格办证流程,严格落实公证质量监管、档案印章管理、服务管理等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公证质量标准,杜绝错证。继续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激励作用,优化考核指标和方式。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化便民惠民措施,克服逐利倾向。完成法律援助公证事项500件。三是队伍建设方面。健全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全体从业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进行集中交流学习;骨干公证员坚持参加全国性高层次培训。加强重点和新兴公证业务研究,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执业为民理念,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