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堡县> 吴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吴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09 14:27
单位名称 吴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种植业技术指导、引进、试验示范、抽查验收工作;农业植物检疫,农业植物病虫害监测及防治;种子质量监督体系指导;全县农机化技术、机具引进、管理、试验示范、推广、职业技能鉴定、;农机购置补贴。
住所 吴堡县文艺巷23号
法定代表人 慕卫喜
开办资金 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堡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1万元 85万元
网上名称 吴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变更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春耕备耕今年春季我县春耕面积达6万多亩,其中坝地13000余亩,出动农机具春耕6500余台次。储备化肥2900余吨,农药15余吨,发放马铃薯种子414000公斤,玉米种子15000公斤,高粱种子7650公斤,谷子种子3000公斤,黄豆种子10000公斤。(二)农业技术推广我中心强力推进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推广1万亩,涉及5个乡镇54个村3579户,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和旱作节水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在张家山镇上辛庄村示范旱作积水农业1000亩,其中谷子300亩,高粱400亩,大豆300亩,全程半程机械化精量播种。在于家沟村和辛庄村示范推广种植玉米300亩,在车家塬村示范推广种植马铃薯100亩,在杨家塬村示范推广种植谷子95亩,在尚家坪村、前畔村示范推广种植高粱200亩。(三)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4.34万亩,技术覆盖率达80%,落实测土配方肥施用面积7.86万亩。全县使用配方肥0.19万吨,有机肥1.2万吨,有机(堆肥+商品有机肥)施用量(实物)1.2万吨。全县开展农户施肥调查100户,掌握了一些当前广大农户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大力提倡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增施有机肥,推广新型肥料,改进农作物施肥方式,提升肥料利用率,达到耕地质量提升目的。我中心建立省级长期耕地质量监测点4个,按时按要求完成了“全国耕地质量保护体系建设数据信息调查系统”的填报。采集土样30个送西农化检,并完成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检测、耕地监测质量数据的录入工作,实现对我县耕地土壤情况的有效监测。(四)植保植检工作1、智能虫情测报。为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和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我中心引进3台害虫预警监测系统,即物联网智能虫情测报灯、高空测报灯、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便、设置灵活等特点。2、试验示范田的绿色防控。今年我县试验示范面积1000亩,全部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和粘虫板等技术和方法将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水平,全生育期喷施防治玉米螟农药一次,最大化的降低农药的使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植物保护措施,综合防治效果较好。3、二代粘虫、草地贪夜蛾、及马铃薯茎线虫调查和普查行动。通过走访与实地详查相结合原则展开调查,未发现草地贪夜蛾,二代粘虫零星发生程度轻,蚜虫发生面积1.2万亩,红蜘蛛发生面积0.28万亩,发生程度轻,为了有效的达到综合防控效果,我们免费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发放自动喷雾器30台,手动喷雾器15台,农药200箱。期间发布了两期病虫情报。4、植物检疫工作。我中心于5月1—30日组织了技术人员在全县开展了红火蚁的普查,共普查全县6个乡镇、1个苗木种植地,机关、学校、绿化带、苗圃、垃圾场等区域,普查面积有3700亩,调查询问了2个医院、诊所、3个设施蔬菜基地,询问人员107人,均未发现红火蚁的迹象和疑似红火蚁发生为害症状。(六)农业机械化1、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升。基于我县耕地特殊情况,今年机耕机播种面积6.38万亩,机耕机播率达100%。同时以机耕机播为重点,狠抓农机化先进技术的推广,广泛开展农机技术人员包村联户,组织开展机耕机播技术培训1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200余份,抓机播、抓源头、促成效。二、取得的效益1、良种引进、免费发放。为守住我县耕地红线,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县粮食安全,我中心向全县各乡镇免费发放农作物良种共计44.965万公斤,此次良种发放是近年来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一次。其中发放马铃薯良种冀张薯12号,共计414000公斤,可推广种植面积4140亩;发放玉米良种登海9号,共计15000公斤,可推广种植面积10000亩;发放高粱良种晋杂22号,共计7650公斤,可推广种植面积5100亩;发放谷子良种晋谷21号,共计3000公斤,可推广种植面积5000亩;发放黄豆良种汾豆79,共计10000公斤,可推广种植面积5000亩。2、物联网智能虫情测报。我中心引进3台害虫预警监测系统,即物联网智能虫情测报灯、高空测报灯、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辛家沟镇深贬村果园安装了一台高空测报灯,高空测报灯对迁飞性害虫(如草地贪夜蛾、棉铃虫、黏虫、小地老虎、草地螟、飞虱等)有很好的诱控作用。我们在使用中发现高空诱控灯诱捕威力巨大,一晚上开灯4小时,最高诱捕虫量能达到5公斤左右,这大大增加了果园收益,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有效助力了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值得提倡。岔上镇前畔村果园安装了一台害虫自动测报系统,它是一台性诱捕器,今年我们投放的是针对苹果蠹蛾的诱芯。本系统集害虫诱捕、数据统计、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为一体,实现了害虫的定向诱集、分类统计、实时报传、远程监测、虫害预警和防治指导的自动化、智能化。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便、设置灵活等特点。疫情的实时监测成为苹果蠹蛾早发现早处置的主要手段。及时将疫情扼杀在摇篮中,避免流入市场。三、存在问题及建议意见一是各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面临青黄不接的状态。二是经费不足,以致于有些工作难以实施和开展。三是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积极探索推广新型提质增效技术,将新技术、新思路、新规划推向农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服务“三农”。五是引进先进装备,发展数字农业,建立农业生产物联和数据库,准确掌握农业生产动态情况。六是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从上到下通过鼓励激励机制培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四、2022年工作计划1、粮食安全。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六稳”“六保”的方针政策,认真做好保粮食安全工作,加强粮食生产指导及技术服务力度,坚决制止耕地撂荒、耕地“非粮化”,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建设小杂粮产业示范基地,做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加强惠农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严格落实种粮补贴政策。2、中药材种植项目。加大中药材种植力度,在张家山镇寺沟村、寇家塬镇车家塬村分别种植黄芪1024亩、116亩,示范和引导全县农民种植中药材,弥补我县中药材的空白。从而推动我县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道路。3、良种统供。提升良种覆盖率。继续申请资金实施玉米、高粱“两杂”良种补贴,推动马铃薯良种繁育,全面提升我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围绕优势特色杂粮产业,安排整合资金452万元,在全县范围内重点实施谷子统繁统供1万亩,推广马铃薯良种1万亩,推广玉米良种2万亩,推广高粱良种0.5万亩、推广黄豆良种0.5万亩。真正把良种用在有需求、有优势、能发展的地方,不断提升良种覆盖率,持续扩大优势品种种植规模和产能,助推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黄豆等县域内主要农作物提质增效,确保粮食安全。4、试验示范。安排整合资金120万元,实施玉米增密度示范面积1000亩、小杂粮示范面积500亩、薯类作物示范面积500亩,包括土地深松、品种选择、全膜覆盖、机耕机播、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5、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把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措施,大力推广“一增三改一防”的密植高立高效技术,全县开展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3万亩,其中核心示范1万亩、辐射带动2万亩,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粮食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参与示范项目,建立示范田,带动群众提高种植密度,促进粮食生产。6、农机提升项目。积极争取市级专项资金30万元,开展农机深松整地1万亩。安排整合资金100万元,大力提升我县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质量和水平,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向规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计划扶持5-1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用于新机具新技术引进、农机装备提升、库棚建设、开展农机机械化作业培训等,每个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奖补最高不超30万元(中、省、市、县累加补贴最高不超购机价格的80%)。7、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安排整合资金1152万元,实施旱作节水农业入库项目9个,面积3050亩。其中李家河、寺沟、张家沟村实施提升+供水等二期工程,计划投入整合资金295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设计、预算、评审、立项、招投标等前期程序,来年解冻后即可开工建设。剩余7个村于家沟1000亩、后焉300亩、前王家山500亩、红湾200亩、刘家焉300亩、均为青梨栽植项目,寇家塬200亩为山地苹果项目,横沟村550亩为小杂粮种植项目,全部实施“四位一体”(即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土工膜窖高位储水+膜下滴灌补水)节水灌溉模式,项目正在进行预算、设计、评审、立项等前期程序。8、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安排整合资金30万元,做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各项工作,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9、植保工作。继续做好植保植检工作。争取中省市县病虫害防治专项资金40万元,充分利用现有三台测报系统,开展好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草地贪夜蛾、二代粘虫等病虫害监测及常规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