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营工作站

安康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营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3-09 10:46
单位名称 安康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营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机械化、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机购置、更新报废、安全免费管理和作业补贴,全程全面机械化生产、设施农业装备建设、丘陵山地农田“宜机化”改造、农田机耕道建设,全市农业机械化科研和推广,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技能培训,农村产权交易事务性工作,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指导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养服务。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新城新铺子20号
法定代表人 张善平
开办资金 133.0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市茶叶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8.86万元 72.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农机化工作完成情况1.主要农机化发展指标超额完成。2.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壮大。确定安康市宏盛惠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旬阳市利民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2021年市级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主体,进行重点培育、强化指导、加大扶持。3.精心组织重要时节农机化生产。在“春耕”“三夏”“三秋”期间,组织投入使用各种农机具完成机耕330.34千公顷、机播30.55千公顷,机收67.3千公顷。9月29日,在平利县召开了全市秋粮机收减损暨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培训会;9月30日,在恒口示范区召开了玉米全程机械化演示会。同时对农机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共培训12000余人(次)。4.新机具引试工作再上新台阶。5.“宜机化”改造试点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在汉阴县平梁镇新河村,依托汉阴县兴汉农机专业合作社,对320余亩农田进行连片宜机化改造。6.项目示范实施监管效果显著。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圆满完成。制定2021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下发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县区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资源台账,在“三夏”“三秋”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示范演示油菜机械捡拾收获及秸秆粉碎还田,水稻、油菜联合收获及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旋耕秸秆还田和秸秆揉丝、铡草、制作颗粒饲料(燃料)、打捆包膜等作业。8.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范实施。严格按照陕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及有关政策规范实施。认真做好资金测算和分配下达,转发陕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文件,召开全市农机购置补贴业务培训会,全力抓好政策实施的指导、督促检查、信息公开、违规查处、延伸绩效考核管理等工作,发信息专栏检查通报2次,推广运用手机APP申请办理补贴。9.农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培训。利用省农机化专项资金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选择了平利县农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安康山地情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基地建社,已达到承担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培训条件,通过验收。10.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一是年初印发了《全市农机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农机经发〔2021〕9号)。二是结合“农机安全生产月”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印制了安全宣传彩页4万余份发放至各县区。三是为推动报废更新业务,9月28日召开了全市农机报废更新业务培训会。四是制订了《农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由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安农发〔2021〕47号)。截止目前,我市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二)农经工作完成情况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工作。二是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安排部署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及时安排各县区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填报及系统录入工作,现已100%完成。2.农村承包地管理不断加强。一是加强土地确权及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逐步减少暂缓确权面积,做到应确尽确。二是进一步规范县区仲裁机构硬件设施建设。3.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不断推进。一是各县区严格按照新的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做好农村宅基地审批。二是按照省市安排,继续做好以平利县省级试点,汉阴、岚皋2县市级试点,其他县区40个村级试点为重点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4.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不断发展。一是夯实示范引领。围绕“百社引领百场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个提升”行动。二是加强学习培训。召开了全市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三是促进村社对接。四是落实项目带动。依托中央转移支付项目资金530万用于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60个家庭农场进行规范化提升。五是狠抓示范县建设。5.“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一是构建集体经济政策体系。今年出台了《安康市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加强农村“三资”监管,已制定拟出台《安康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二是力促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三是合力推进汉滨、紫阳、平利、白河县第三批中央财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县。四是开通“银农直连”系统。五是对各县(市、区)组织、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负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股(站)主要负责人170余人进行了培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2021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31.2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率39.1%,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为65.51%、48.2%、40.08%、32.88%。二是围绕稻油、设施蔬菜、畜牧养殖、茶叶等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产业引进推广各类农业新机具6000余台(套),水稻机械化直播面积1200余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2.3万余亩。三是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自有茶园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皇山茶业有限公司、号房茶业有限公司、鸿鑫茶业公司建设年产茶100吨的自动化加工生产线3条;依托平利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病虫害统防统治和茶园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组织2个,利用项目资金,采取政府招标采购的方式为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农业统防无人机2台、微耕机15台、修剪机20台、山地施肥机2台,培训无人机操作员5名,开展茶园统防统治服务和茶园社会托管服务。四是截止2021年,全市清理农村集体资产总额210.9亿元。五是目前全市确权面积434.07万亩,颁证农户65.1万户。六是全市10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厅已全部规范建立,全年共受理土地承包纠纷1796件(次),已调解处理1780件,调处率达99.1%,无群访事件发生。七是我市共办理农村宅基地审批手续2664宗,面积506.54亩。八是全市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社321家,其中国家级22家,省级101家,认定市级示范合作社321家,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23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53个、市级423个。九是我市1782个涉改村(居)实现村集体经营收益全部破零。十是全市已有702村(居)全部纳入“银农直联”系统,办理180笔业务,涉及1077万资金获得“秒批”。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难。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管职能机制不顺,集体经济组织分账、建账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改进措施:一是各县区将围绕五大主导产业按照区域布局、重点突破、板块推进的方式,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二是将引进适用、高效、安全、环保的先进农业机械,积极开展试验、示范,适时组织召开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及培训会。三是将落实安康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政策指导。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全力提升机械化水平。二是全力推进“一社一区”建设。三是着力提高农机经营效益。四是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五是做好农机购置补贴业务指导服务工作。六是加强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七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八是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九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十是规范项目资金及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